楊付明
【摘要】目的 觀察長托寧對頸叢麻醉時心血管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 將48例老年甲狀腺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予長托寧和安慰劑對照,比較兩組麻醉前后心率、血壓的變化。結果 對照組麻醉后各時間點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顯著高于麻醉前;觀察組麻醉后各時間點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與麻醉前無顯著差異,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長托寧作用新型的選擇性抗膽堿藥物,具有較強的抗膽堿作用,并且具有高選擇性,能夠對抗頸叢神經阻滯麻醉造成的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減少心血管不良反應。
【關鍵詞】鹽酸戊乙奎醚;長托寧;頸叢神經阻滯麻醉;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頸叢神經阻滯麻醉是甲狀腺手術常用的麻醉方式,是通過將麻醉藥注入頸叢神經叢周圍使其支配區(qū)域產生神經傳導阻滯。但這種麻醉方式會抑制頸動脈竇和迷走神經,從而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心血管不良反應。術前為了減少腺體分泌預防誤吸,一般會應用抗膽堿藥物如阿托品,但由于其能解除迷走神經抑制心臟的作用,加快心率,不適于本組麻醉方式的術前給藥。長托寧(鹽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是一種新型抗膽堿藥,其對膽堿能 M 受體亞型具有選擇性,可以維持術中心率的穩(wěn)定[1]。本研究收集了我院48例老年甲狀腺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長托寧對頸叢麻醉時心血管不良反應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行甲狀腺手術的老年患者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51~77歲,平均(63.1±7.8)歲,體質量48~77 kg,平均(64.3±8.2)kg,甲狀腺瘤8例,甲狀腺結節(jié)性腫24例,甲狀腺癌16例。本組患者術前ASA分級均為1~2級,術前檢查排除心血管、呼吸及神經系統(tǒng)嚴重疾病,無肝腎損傷。依據(jù)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質量、手術類型、麻醉時間、手術時間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患者推入手術室做好手術準備,觀察組在麻醉前2 min予長托寧0.012 mg/kg加生理鹽水稀釋至10 mL靜脈注射,對照組注射10 mL生理鹽水,然后開始行頸叢神經阻滯麻醉,麻醉用藥為0.2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入雙側頸淺神經叢進行阻滯,每側用藥10 mL。麻醉前后使用惠普多功能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并記錄心率、血壓的變化。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麻醉開始前后各時間點
(0 min、5 min、10 min、20 min、30 min)血壓舒張壓(DBP)、收縮壓(SBP)、心率(HR)的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麻醉后各時間點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顯著高于麻醉前;觀察組麻醉后各時間點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與麻醉前無顯著差異,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頸叢神經的交通支有分支連接迷走神經,所以當采取頸叢神經阻滯麻醉方式時,可能因為穿刺深度過深和藥物用量過大等原因發(fā)生迷走神經的組織,交感興奮導致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另一方面,患者在手術中精神緊張,內源性兒茶酚胺大量釋放,也會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壓。手術中發(fā)生心血管不良反應者除了會產生心慌不適等癥狀意外,尚可發(fā)生術中出血較多,心律失常等較為嚴重后果。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心臟功能減退,心血管彈性和心肌收縮力不同程度的減弱,以及心臟瓣膜組織的增生或冠脈硬化等病理改變,心血管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功能減弱,在進行頸叢神經阻滯麻醉時發(fā)生心血管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危險性也增加[2]。而對于本身有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頸叢麻醉的危險性則更大。所以,在選擇頸叢阻滯麻醉方式時,減輕心血管的不良反應尤為重要。
對于老年人而言,心功能減退的特點普遍而言是最大心輸量的受限,對應激的反應能力減弱,而不能承受突發(fā)的心負荷增加。由于老年人心率一般較為固定,心率加快會導致左心室負荷的增加,從而誘發(fā)心肌缺血,導致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長托寧是一種新型抗膽堿藥物,能夠選擇性的抑制膽堿能受體,可代替阿托品等抗膽堿藥物用于麻醉前給藥以抑制唾液腺和氣道腺體分泌[3]。由于其選擇性的抑制膽堿能M1、M3受體的靶器官,而不直接抑制心臟M2受體。長托寧作用于中樞M1受體,并能調控釋放其它遞質,可通過中樞的反饋雙向調節(jié)心率,使其波動在安全范圍。長托寧還具有一定的中樞鎮(zhèn)靜作用,可以減輕患者因緊張性因素所致的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控制心率,減少心肌的耗氧,從而維持心肌供氧[4]。本研究結果表明,應用長托寧的觀察組在麻醉后心率、血壓無明顯升高,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而對照組則在頸叢阻滯后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可以表明,應用長托寧能夠對抗頸叢神經阻滯麻醉造成的心血管不良反應,從而維持麻醉安全和穩(wěn)定,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
長托寧作用新型的選擇性抗膽堿藥物,具有較強的抗膽堿作用,并且具有高選擇性,能夠對抗頸叢神經阻滯麻醉造成的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減少心血管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李春玲,蔡宏偉,孫 蓓,等.頸叢神經阻滯麻醉術前應用長托寧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0,06:
789-791.
[2] 林大偉,菅向東.新型選擇性抗膽堿藥長托寧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2,01:60-62.
[3] 馬海軍,郭淑君,劉軍利.長托寧在頸叢神經阻滯術前用藥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16:2468-2469.
[4] 吳 峰.長托寧用于頸叢神經阻滯麻醉前用藥的臨床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1:2470-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