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麟++周錦清
中圖分類號:G852.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7-000-02
摘 要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以納西族、彝族、普米族、傈僳族為主,納西族最多?!凹{西打跳”是麗江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的重要項目之一。筆者通過問卷、訪談等研究方法對麗江市區(qū)的束河古鎮(zhèn)、麗江古城的民族民間體育項目“納西打跳”的開展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分析?!凹{西打跳”既能較好地實現(xiàn)參與者身心健康的促進、休閑放松的滿足、娛樂交友的需求,同時較好地弘揚和傳承了納西民族的特有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成為了麗江全民健身活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關鍵詞 納西打跳 民間活動 全民健身
“納西打跳”流傳于麗江市、寧蒗縣、中甸三壩等納西族及一些普米族和彝族村寨。隨著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變遷,“納西打跳”已經(jīng)成為納西族全民健身活動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深受人們的喜愛[1]。該項目參加人數(shù)眾多,練習時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動作簡單易學、節(jié)奏感強、趣味性高,對參與者有較強的吸引力;它不受時間、場地限制,不管是在狹小的院子還是在寬廣的場壩,只要悠揚的笛聲一響,剎時就可圍攏成群結隊的參與者,舞場上頓時一片歡歌笑語;伴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納西音樂和歌曲,腳步輕盈、熱烈酣暢、蘊含了納西民族特有的熱情和奔放[2]。“納西打跳”作為全民健身活動的內(nèi)容之一,由于其具有健身、娛樂、休閑、交流、文化熏陶等多方面的功能和價值,使其成為了麗江市全民健身的主要方式之一[3]。為推動其在麗江市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增強對納西族人民的體質,促進對納西民族的身心發(fā)展,筆者通過問卷、訪談等研究方法對麗江市區(qū)的束河古鎮(zhèn)、麗江古城的這一民族民間體育項目“納西打跳”的開展情況進行調(diào)研。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麗江市內(nèi)的麗江古城和束河古鎮(zhèn)來參加“納西打跳”的人群。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diào)查法
對麗江市的麗江古城和束河古鎮(zhèn)參加“納西打跳”的人群進行問卷調(diào)查。隨機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8份,有效回收率為99%。
2.訪談法
在研究期間筆者先后五次前往麗江,深入走訪麗江市古城區(qū)體育局的相關人員,麗江市老體協(xié)辦公室主任,東巴文化館負責人,麗江市文化館館長等人,對研究的課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并做好相關記錄,獲得許多真實、可靠的一手資料。
3.文獻資料法
查閱文獻資料:通過圖書館,網(wǎng)站,獲取了許多有用的資料,為課題的研究奠定堅實理論基礎。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納西打跳”在麗江市的總體開展現(xiàn)狀
以納西打跳在麗江市的開展效果為主題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認為非常好的達到50.5%、好的達到32.32%、一般的達到15.15%、總的可以了解到96.97%的人認為“納西打跳”在麗江開展得較好,這是因為“納西打跳”的動作簡單、易學,便于廣泛開展,符合全民健身的理念,運動形式不拘一格、種類繁多,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打跳時除吹笛子者動作幅度較大,有很濃的韻味以外,其他舞者表現(xiàn)的相對內(nèi)斂一些,動作自然、輕松優(yōu)美?!按蛱辈皇軙r間、場地限制,在婚嫁、喪事、起房建屋或歡慶豐收節(jié)日,不管是在狹小的院子還是在寬廣的場壩,只要悠揚的笛聲一響,剎時就可圍攏成群結隊的參舞者,舞場上一片歡聲笑語。從參與者中了解到,開展較好的是各級學校,但凡元旦、周末組織的篝火晚會,學生們都會積極參加,從中獲取個人展示“打跳”技能的機會,而對中老年人來說,他(她)們主要是為了鍛煉身體,娛樂身心,并不是想得到什么其它效果。開展不好的是在這個旅游勝地,許多游客由于不了解“打跳”是什么運動?該怎樣跳,在跳的過程中腳步跟不上,也看不懂怎么跳,所以開展的效果不是很好[4]。
“納西打跳”以群眾為基礎,群眾自發(fā)性組織占到了45%;旅游文化局占到了37%、體育局占到了15%、老年人體育協(xié)會占到了3%、政府組織開展占到了55%,這就使“納西打跳”開展的很順利。麗江市旅游文化局推廣較好的地方集中在古城和束河古鎮(zhèn)中,主要原因是束河古鎮(zhèn)和古城都作為麗江市的主要旅游景點,為了吸引眾多的游客,麗江市旅游文化局積極加以宣傳,另外,古城和束河古鎮(zhèn)屬于麗江市的城市中心,群眾的健身意識、生活水平和閑暇時間等優(yōu)勢條件促使群眾自發(fā)組織積極開展。歡快的音樂節(jié)奏和韻律,把大家的“心”收到一起,用心去傾聽,用心去歌唱,還要通過手舞足蹈的方式,讓每一個人的“身心”和“打跳”集體的“全身心”協(xié)調(diào)聯(lián)結在一起。
從參加“納西打跳”的開展組織形式中了解到,10人以上的組織形式達到了99.7%。由于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多數(shù)。很多人都會“打跳”,于是政府就加以引導,支持和鼓勵他們利用業(yè)余時間組織“打跳”,允許他們在廣場等公共場所組織“打跳”[5]?!凹{西打跳”是集體性項目,其開展的氣氛熱烈、場面熱鬧、趣味性強,較好地體現(xiàn)了參與者的團隊性。由此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納西打跳”這一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在麗江市總體開展情況較好。
(二)“納西打跳”參與者的基本情況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納西打跳”參與者的年齡比例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中老年人(40歲以上)占76%、青年人(18-40歲)占21%、少年(18歲以下)占3%。這反饋出參與者受到工作、學習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許多青少年參加“納西打跳”的較少,中老年人吃完晚飯后都有一定的閑暇時間,就想去鍛煉身體,所以參加“納西打跳”健身活動主要是以中老年人群為主。
以“納西打跳”參與者的喜歡程度為主題進行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參與者中非常喜歡的有37%、比較喜歡的有32%、喜歡的有20%、總的有89%的人喜歡“納西打跳”,這說明麗江市是以納西民族為主的聚居地,納西本族人比較集中,所以參與的人群對“納西打跳”喜歡的人數(shù)占多數(shù),而且大都以中老年人為主;有一小部分的人對“納西打跳”不喜歡,不喜歡的人群多數(shù)是其它民族或來麗江旅游的游客。
從參與者參加“打跳”的時間來看:在早晨6:00—8:00的時段有11%,是因為青年人要去上班,少年人要去上學,只有一小部離退休和閑居的老年人在鍛煉;下午16:00—18:00的時間段有21%,這個時段是剛好是忙家務事的時候,人肯定多不了;晚上18:00—20:00的時間段有24%。從以上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有55%的參與者都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因為這段時間是一天中的最佳鍛煉時間,人們下班后吃完晚飯,有了閑暇時間,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人口相對集中的廣場,進行“打跳”健身活動和情感交流。
參與者選擇的地點有83%的參與者都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場地進行“打跳”活動,說明“打跳”需要一種集體的氣氛和熱情場景,也由此映襯出該活動項目能較好地培養(yǎng)參與者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能成為一種極具濃郁民族風情、民族文化的具有強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民族性全民體育健身運動項目[6]。
(三)參與者對“納西打跳”的認識
筆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89%的參與者認為“納西打跳”的推廣有助于對納西文化的傳播,所以說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納西打跳”已成為一種體育文化被人們所接納和認可,也反應了我國體育項目的發(fā)展由“競技體育型”向“文化體育型”的轉型。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納西文化與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但很多納西傳統(tǒng)的民間文化正在逐漸失傳,比如“打跳”的歌曲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會唱,所以要對它加以保護和傳承,進行科學的、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特別是它的健身功效,讓更多人享受到“打跳”這一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獨特魅力和好處。
對人們參加“納西打跳”的目的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選擇比例最高的是“休閑娛樂”32%,其次分別為“增強體質”26%,“體驗文化生活”24%,“溝通交流”18%等。由此可以看出“納西打跳”正以其獨特的活動方式,吸引著人們愉快健康地度過自己的閑暇時間?!凹{西打跳”具有增強體質、體驗民族文化、交流及休閑娛樂等功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納西打跳”隨著麗江旅游的開發(fā),每年到麗江的旅游人數(shù)多達近億,麗江古城也越來越熱鬧。每到傍晚時分,在古城四方街上就擠滿了熙來攘往的人群。這里有老人、小孩、游客以及社會各界人士[7]。他們在這里跳起納西“打跳”。忘掉一切煩惱,沒有任何憂愁。這樣的形式給他們帶來了快樂,也鍛煉了自己的身體。許多中老年人也因為有了更多的時間,就想法設法地尋求鍛煉自己的身體方法。所以“打跳”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他們最好的健身方式[8]。從而“打跳”也成為了全民健身的活動項目之一。納西族“打跳”擁有極易推廣的特點,簡單易教,簡單易學不受場地限制,節(jié)奏歡暢,適宜集體推廣。在麗江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納西打跳”,使民族文化得以弘揚和保護、傳承[9]。這種形式不僅能夠很好的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而且還能夠很好的使民族文化得到推廣和普及。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民族傳統(tǒng)體育“納西打跳”在麗江開展得比較好,在麗江市區(qū)的古城和束河古鎮(zhèn)較為流行,有相關的組織部門對其開展進行了規(guī)劃。同時“納西打跳”是麗江市區(qū)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趣味性強的集體運動項目。
2.由調(diào)查得出結論參與“納西打跳”以中老年人為主,占76%,青年人為輔分別占21%。參與的對象主要是以中老年人為主,因為中老年人有足夠的閑暇時間、精力和能力去從事這項運動。大部分參與者對“納西打跳”比較了解,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的時段參與“納西打跳”。
3.“納西打跳”在麗江市作為一種全民健身體育項目開展較好,且作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手段,既能促進參與者的身心發(fā)展,提高參與者身體素質;也是構建麗江和諧社會,促進麗江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傳播納西文化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還能較好地傳承民族精神,培養(yǎng)參與者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增加少數(shù)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豐富參與者的文化生活。
(二)建議
1.政府部門應加強組織和引導,發(fā)揮相關職能部門和民間團體的各自優(yōu)勢,從實際出發(fā)促使民族地區(qū)的民族體育活動開展。為“納西打跳”發(fā)展成為麗江市最具特色的全民體育健身活動出謀劃策。
2.通過新聞媒體和電視等傳播渠道,加強和開發(fā)“納西打跳”這一傳統(tǒng)民族體育活動的宣傳,使納西族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與旅游業(yè)有機結合,使更多的人能夠了解“納西打跳”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使其在更多領域得到傳播與發(fā)展。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研究學術工作站“云南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教學研究工作站”在站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劉德瓊.中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研究[M].廣西:廣西師大出版社.2004:68-72.
[2] 沙淞.民族傳統(tǒng)體育生存及發(fā)展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7:185-196.
[3] 和少英.納西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l:243-245.
[4] 王世鵬.寧夏地區(qū)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現(xiàn)狀與保護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7.29(5):67,68,71.
[5] 苗大培.體育社會學[M].高度教育出版社.2005(12):48-65.
[6] 白興發(fā).彝族文化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3):368-370.
[7] 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納西族文化大觀[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9):64-95.
[8] 和麗東.納西族“打跳”功能新探[J].大理學院學報.2009(4).
[9] 和春云.動感麗江——納西族體育文化解讀[M].內(nèi)蒙古:遠方出版社.2005:16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