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漢軍
摘要:閱讀教育在我國的語文教育教學當中一直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閱讀占據(jù)著較大的比重。所以語文閱讀的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及有效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育
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這個載體,領悟內(nèi)涵,受到感染與熏陶,通過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各類信息(各學科、各領域)的收集、篩選、分析、整合等,學得現(xiàn)代公民自主學習和生存發(fā)展的本領。語文在立人、安邦及社會整體發(fā)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近年來,我國語文教育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甚高,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愈加增高,在考試題型的改革中也加大了閱讀題所的比例。由此,怎樣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語文,初中語文閱讀質(zhì)量的提升至關重要。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作為承接小學和高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其教育不僅對學生的高中學習生活起關鍵作用,甚至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fā)展影響深遠,這是因為初中階段是一個人閱讀書籍最大量的時期。小學階段學生對語文有了基本的理解,學習與認知了字、詞、句,學生可以掌握的閱讀資料較少,可以讀懂的內(nèi)容也較少,這是因為小學時期不具備較強的語文閱讀能力。而高中階段由于課業(yè)負擔較重,較多的文化課壓力,導致學生并沒有太多的機會進行語文閱讀。而初中階段恰好介于這二者之間,初中的語文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深與鞏固,初中語文注重閱讀、作文以及語文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應該更好的利用這一機會進行閱讀,以通過閱讀,掌握和捕捉更多的信息,進而實現(xiàn)對知識的全面把握,創(chuàng)造更多新的知識和內(nèi)容,提升語文能力,真正的實現(xiàn)語文水平的提升。語文課堂也可以成為閱讀的重要場所,有效的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增長閱讀能力,將為其一生中不斷地自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有效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一)注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在閱讀中感受文本之美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總是裝在教師的心中,學生得到的是教師制作的“現(xiàn)成飯”。 如果教師提示和指點學生自主讀書,學生就可以通過自己的閱讀實踐來實行閱讀理解的自悟,這樣學生通過誦讀進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出其中的妙處,學生也在自我勞動實踐中悟出結論,感受到作品的抑揚韻律與抒情之美。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質(zhì)兼美的佳作,其語言運用精妙、語境描述恬靜,思想表達歡愉?!洞骸肪褪沁@樣以詩的筆調(diào),描繪了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的圖畫,贊美、抒唱春的創(chuàng)造力和帶給人們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貯滿了詩意的名篇。因此,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其美。首先進行認知性朗讀,讀準字音,疏通字詞。接著進行感知性朗讀,了解課文內(nèi)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三是涵泳性閱讀,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細細地涵泳品味,采用默讀與朗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四是聲情并茂地朗讀,力求傳達出作品的意境、風格與美感。這樣學生在閱讀中體悟到文字豐富的形象內(nèi)涵、意義內(nèi)涵、情感內(nèi)涵,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審美情趣,使學生享受學習帶來的愉悅,讓語文學習充滿快樂。
(二)關注學生的思維與個性的張揚,在閱讀中提高素質(zhì)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文本的意義,而是通過閱讀主體的潛心內(nèi)化,漸進地、動態(tài)地生成意義。課堂的思維空間是開放的,對話的過程,也是學生、教師相互借鑒、補充、激發(fā)的過程,在教師的點撥下,在同學的啟發(fā)下,突有所感,忽有所悟,并且學生會在發(fā)現(xiàn)中享受到莫大的精神愉悅。在閱讀文章《背影》中,作者朱自清兩次描寫父親的背影,一次詳寫,一次略帶,但是通過這兩次的描寫,可以使讀者深刻的感受到,離別之際,父親對作者的不舍與疼愛,作者對父親的感激與尊重。這樣一篇文章閱讀下來,學生也會忍不住去思考自己日常與父母的相處之道,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思考自己對父母有過哪些回報,如何讓父母對自己放心。又如《羚羊木雕》寫的是子女與父母的沖突,其中的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因此,我指導閱讀從是非入手。見到爭執(zhí),旁觀者自然就議論開了。閱讀后學生自然有自己的看法要說,分析、評論人物是非。這樣又推動學生反復閱讀。思考“我如果遇到這樣的傷心事,會怎么處理?”。這樣就體現(xiàn)閱讀的個性化,又是說話訓練,既要求展開求異思維,又是合作學習。學生可以自由談,教師也可以啟發(fā)誘導,學生跳讀課文,看哪個地方不應該這樣說,想一想應該怎樣說才好。例如,媽媽逼我“現(xiàn)在就去把它要回來,”“我”不該和媽媽頂嘴,可以跟媽媽講,自己不知道木雕有那么珍貴,自己沒有征求父母的同意就這樣做,錯了。學生愿意去深思其中的道理,學習那些人物的言行舉止,處事方式。這樣學生的思維與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閱讀這樣文章的時候,要去深究里面的內(nèi)容,學習這些好的品質(zhì)與行為,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
(三)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在閱讀中拓展求知之樂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不能把全部希望僅僅寄托在課堂上,而要把課內(nèi)與課外、校內(nèi)校外、學科內(nèi)外緊緊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學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機會,強化語文活動,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根據(jù)新的課程教學理念,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對課本教材的挖掘以及和課外教學資源整合,準確地加工重組教材,就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比如在學習《丑小鴨》,可及時引進安徒生的其他童話故事,建議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選》;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引進《伊索寓言》;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引進《朝花夕拾》;學習《荒島余生》,引進《魯濱遜漂流記》……。這樣,既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同時又進行閱讀內(nèi)容的拓展。所以,學生通過聆聽和感受,把握文章內(nèi)容,進而實現(xiàn)對文章的全面理解。
語文是有生命的,閱讀更是充滿靈性、充滿快樂的。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與靈魂,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更好的增加知識,發(fā)散思維,增強語文能力,提高寫作水平,進而有效實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真正的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新時期的語文要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與文字共舞,在閱讀中享受學習,享受語文。
參考文獻:
[1]蘇潔.異構課堂精彩,有效教學引思考.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