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朝春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求著教師不但要傳授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還應該關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教師還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指引學生掌握住符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保證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只有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才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更加豐富的收獲。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課堂教學是常規(guī)教學中比較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效率對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要想讓課堂教學能夠實現(xiàn)高效率,最關鍵的方式就是要把課堂變“活”。本文主要就圍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活”起來作簡要分析。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活”起來的可行性策略分析
(一)控制感情基調,尋找合適切入點
教師在教授一篇文章過程中,應該在認真?zhèn)湔n的前提上,尋找合適的切入點,讓學生能夠相對自然地接受所要學習到的知識點。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課文的鮮明主題,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所要教學的預期效果。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五壯士英勇跳崖的經典片段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予部分時間先讓學生認真通讀全篇文章,并且引導學生在通讀該片段的時候同時用筆備注好描述的五壯士動作和神態(tài)的相關詞語,并讓學生思考并感受這些關鍵文字,最后可以隨機選擇五名學生到臺前進行即興表演,表演的同時老師可以作相應的示范,這樣能夠盡可能地加深對該段文章的理解。然后通過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立即觀看電影《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的經典片段。最后教師用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體會積極發(fā)言,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并且讓學生之間互動交流,讓學生了解那段感人辛苦的抗戰(zhàn)歷史,并由老師講述其他感人的抗戰(zhàn)歷史片段。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更加直接地傳授知識, 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這里的“活”就帶動著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這是明顯可以滿足學生情感的需要。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開展快樂教學
目前傳統(tǒng)的教育課堂僅僅是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卻忽視著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眾所周知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開展學習最關鍵的核心。因此只有培養(yǎng)其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學好語文這一科目。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作為教學的重點,這樣就能夠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提起相應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提前在上課前準備兩樣東西(類似鉛球),讓學生猜測兩樣東西哪個先落地,然后學生與老師同時將兩個東西從高樓往下扔,結果是同時落地,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并營造出互動情境,以此激發(fā)參與意識。在理解整篇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談自身的體會與感悟。通過與教師、同學間的互動交流,強化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可以在討論中共同進步,突出學生的閱讀實踐,鼓勵學生在課后針對一些常識進行合理的實驗。這樣的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的氛圍。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多地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教室變成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單純的模范聽眾。學生的主體個性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與培養(yǎng)。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擁有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教師的授課是源于教材, 但又不僅僅局限于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課堂教學中,從而直接地將現(xiàn)實的生活展示在課堂之上,學生在互動中學習相關知識點,在活動中探索生活,這樣既能夠保證輕松地掌握一定的知識點,又很自然地培養(yǎng)其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語文課堂真正展示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動”起來
教學活動主要是有意識有目的地影響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選擇教學內容和組織教學時,科學的競爭性教學方法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單純地地讓學生讀課文、提問題、回答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讓學生對此感到厭惡,這樣就會很難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地學習。相反教師引用競賽、獎勵、小組比賽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學,肯定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不僅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還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保證學生能夠擁有更加充足的發(fā)揮空間,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與此同時還應該保持學習狀態(tài),否則會很容易影響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自身專業(yè)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能夠開展高效的語文學習活動。教師還需要培養(yǎng)自身的課堂的應變能力,通過這樣可以對課堂中的各種情況有所了解,從而保證語文課堂可以有效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活”起來,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冬陽.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J].成功(教育),2013(20):58
[2]李新玲.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小議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3(20):94
[3]張蕾.淺談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J].學周刊,2012(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