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欣
(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隨著教學方法改革的深入和教學條件的改善,新的教學形式不斷在教學中出現(xiàn)。高職教育界在2012年舉辦了第一屆微課比賽,使得微課在各高職院校逐漸開始了研究與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我國,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基于現(xiàn)有教育信息資源利用率低的現(xiàn)狀,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以微視頻為中心的新型教學資源——“微課”?!拔⒄n”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 “微課”的核心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 (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1]。
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xiàn)方式,圍繞學科重點、難點、考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2011年佛山在廣東省乃至全國首創(chuàng)“微課”模式[2]。微課的核心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資源,視頻短片10-20分鐘,時間緊湊,利于集中精力;突出重難點,便于掌握;資源多樣,易于接受。根據(jù)美國田納西大學Bradley T.Vander Zanden教授研究,成年人可以一絲不茍的集中自己的精力在某個事物上的時間平均約為20分鐘,而未成年人還達不到20分鐘。微視頻的時長符合學生的精力集中時間。
《工程力學》是鐵道工程系各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主要研究平衡狀態(tài)下物體的靜力分析和桿件的強度、剛度以及穩(wěn)定性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工程問題和解決工程問題能力的課程,對于高職學生來講,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是:理論知識欠缺,不喜歡計算性的學科,講授的知識點,即使課堂掌握了,等過段時間再去做題時,又不知從何下手。因此,對于他們來講,力學課是比較難學的一門課,和數(shù)學相關聯(lián),又與高中物理有聯(lián)系。工程力學知識點多,包含《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等學科知識,重點難點多、習題量大,傳統(tǒng)的一節(jié)課2課時內(nèi),有些學生不能完全理解講授的知識點,而且工程力學有些內(nèi)容的前后貫穿性強,前面知識點掌握不好那么對后面章節(jié)以及后續(xù)課程也會有影響。比如受力分析,如果受力分析沒有掌握好那將會影響求支座反力,進而影響求解梁的內(nèi)力、作內(nèi)力圖,還會影響梁的強度及變形計算,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力學中類似的情況比較多。而現(xiàn)有課時緊張,不能無限制的講解某一知識點。教師的答疑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還是做不到解決學生的及時需要。微課的出現(xiàn)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便捷通道。通過微課動畫、視頻的演示能夠使學生更直觀、更明白。對于不理解的知識點,通過微課程的反復學習,能夠加深掌握。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高職學生中,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部,為學生進行微課程的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高職學生的精力集中時間更短,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需要不斷的采取措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學習興趣。而微視頻的時長符合學生的精力集中時間。工程力學重點難點多、公式多,將微課教學應用于工程力學授課中,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學生的預習、鞏固、通過課后評價反饋,老師可以清楚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在工程力學課程中進行微課教學的實施,首先應該做好教學設計,選擇典型的知識點;二是微課的實施;三是對實施效果的分析總結。
選擇合適的知識點在微課教學中很關鍵,針對工程力學的特點以及桿件的四種基本變形,選擇典型的知識點:約束和約束反力、物體的受力分析、求解支座反力、軸向拉壓桿的軸力、軸向拉壓桿的強度條件、剪切的實用計算、圓軸扭轉強度計算、梁的剪力和彎矩、梁的強度計算等進行微課設計。
微課的呈現(xiàn)方式可以是教學錄像,也可以采用錄屏。教師采用普通話教學,語言精練,吐字清晰,不出現(xiàn)多余的話,直接針對重難點,畫面要清楚,注重儀表儀容,錄屏要有旁白,保證學生能夠聽清楚,看明白。
學生通過微課程學習后,對學習效果進行反饋,教師通過觀看視頻和錄屏,以及學生的反饋,反思如何能夠使微課更加形象,更接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課前,通過對微課的學習,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主要知識點,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教師對本節(jié)課重點難點進行微課設計,通過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探究規(guī)律,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掌握本節(jié)課重點難點內(nèi)容,在教師授課的課堂中,能夠抓住重點,側重難點,可以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在課堂上,老師講授的知識點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課堂中的習題也能夠自己解決。很多學生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過了幾天之后再做類似的習題,卻不知從何下手,沒有思路。針對此問題,微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重點和難點,使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
教師在微課制作過程中豐富了自己,不僅需要精通本專業(yè),而且還要掌握很多信息技術:視頻制作、三維動畫、幻燈片設計等,真正實現(xiàn)了“教學相長”。
在工程力學課程中進行微課教學的應用研究,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時間,老師也可以通過反饋信息調(diào)整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同時有利于老師的業(yè)務能力提高。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李曉玲.佛山市教育局全國首創(chuàng)“微課堂”[N].南方日報, 2011-5-19(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