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貞 王新偉
(山東省昌邑市柳疃初中)
多媒體教學給現(xiàn)代教學帶來了生機,近幾年尤其在農村,多媒體教學已經很普遍了。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越性師生們深有體會,教師更是獲得了更大的便利。但是,多媒體在現(xiàn)代教學中的使用也出現(xiàn)了不少困境,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下面就是筆者就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的幾點思考。
每節(jié)課都有其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無論是新知識的導入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再到知識的深入理解直到鞏固,如果借助多媒體的直觀演示,這樣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優(yōu)美的學習環(huán)境,生動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充分感知。例如,我在教學《松鼠》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松鼠,我制作了幾張有關松鼠的教學課件,有松鼠在樹上跳躍,在地上覓食,松鼠那蹦蹦跳跳的可愛的樣子,讓沒見過松鼠的學生有了深刻的印象,也為本課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環(huán)境。
現(xiàn)代教育觀認為,教學不單要求教師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在傳授書本知識過程中把學生智力的開發(fā)、思維能力的培訓、實踐能力的提高,既要授以魚,更要授以漁。使用多媒體教學,讓許多生澀,難以描繪的東西變得更容易理解,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愉快。我在教授《恐龍無處不在》時,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展示了多幅畫面:恐龍的化石,恐龍的種類,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恐龍蛋,恐龍在世界各大洲的分布等情景,并通過動畫展示緩慢移動的板塊以及板塊被拉開的畫面,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同時,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并對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理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些教學課件的展示,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這一課文主旨的理解,而且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在教學時有些知識只靠教師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學生的知識面也就變得很窄了,網絡的廣泛應用,資源的共同享有,這樣則彌補了這一缺陷。如我在教《故宮博物院》這篇說明文時,從無憂無慮語文網、百度中搜索了大量的故宮博物院的圖片,利用多媒體演示故宮博物院的整體布局,故宮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tǒng)一的特點,一一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對故宮博物院就有了形象性的認識。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文字、圖形、視頻和音頻等媒體信息,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功能,調動了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使單一的教學活動變成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從而大大地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學習負擔,使學生由消極被動的無意活動向積極主動的有意活動方向轉化。這是消化吸收知識的最佳選擇,從而加深了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多媒體的普及,讓農村的孩子和老師都時髦了一把。在多媒體教學的實踐中,我們農村學校更是積極籌措資金建設多媒體教室,老師更是盡可能地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學校和老師的這種積極態(tài)度我們應該肯定,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并不排除“趕時髦”和“盲目崇拜”的傾向。這樣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上級部門評價老師公開課的標準則是看其是否上的是多媒體課,“不使用多媒體課則不成為公開課”已然成了當下思維定勢,多媒體教學成了教師授課的必須途徑。大多數(shù)學校將多媒體搬進了教室,學校要求教師上課必須用多媒體,尤其是上級來檢查時。因此,學生有時一天下來要聽多節(jié)課的多媒體教學,這樣容易引起視覺上的疲勞,新鮮感沒有了,上課學習的興趣也就蕩然無存,學習效率也可想而知了。所以,過分崇拜和依賴多媒體教學,不但發(fā)揮不出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還有可能適得其反。讓多媒體變成了師生偷懶的道具。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多媒體卻一步步主導了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都“退居二線”成了被動的教和學。過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體的使用功能,過分的依靠多媒體教學形式,過分地夸大多媒體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成了觀眾,教師成了播放者,“演戲主角”卻成了多媒體課件,學生和老師都迷失了自我,讓多媒體“霸占”了整個課堂,由多媒體來指揮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多媒體在現(xiàn)代教學中全盤包辦了。傳統(tǒng)教學的媒體有粉筆、黑板、標本、模型、掛圖等。但在實踐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不但替代了粉筆黑板,還替代了其它媒體的地位,“包辦”了所有的教學工作。這種全盤“包辦”必然帶來問題: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師板書,尤其是中小學的語文教學。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現(xiàn)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先是黑板即時重現(xiàn)力強,隨寫隨看,內容還可以方便地增刪,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會有突然而至的靈感,這些靈感往往是教學藝術的動人之處,能激發(fā)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閃光點,卻往往無法加到板書中去而產生許多遺憾,如果借助黑板這種“靈感”就會得到充分展示。
這樣看來,作為教師首要的應把握住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靈活多變的操作,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使多媒體在教師的駕駛下真正地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多媒體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使用多媒體為教學注入了許多新的活力,讓很長時間困擾師生的某些過于抽象、生澀的知識點和教授內容中的難點很好地得到了解決,授課老師在感到喜悅之余,就會對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效果,像朗讀錄音、動畫、圖片的特效等喜愛有加,將它們統(tǒng)統(tǒng)都應用到教學中去,讓自己的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每次點擊鼠標都會發(fā)出聲音,產生動畫,有的動畫和聲音跟教授的教學內容沒有絲毫的關系,學生看得眼花繚亂,聽得心里厭煩,這樣不但沒有起到掌握知識的作用,反而將學生的注意力都分散了。因此,使用多媒體時用得不適當,反而會成為教學的干擾源,降低了教學效率。為此,實施多媒體教學要真正做到褪去浮華,返璞歸真。
多媒體教學就像一把雙刃劍,應用好了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許多疑難點迎刃而解,加深學生的印象,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師過分欣賞和崇拜多媒體的教學效果,不懂得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特點,沒有學習到足夠的教學設計思想就來指導自己的多媒體教學,這樣的多媒體教學課堂效率會可想而知了。所以,解決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問題,最根本方法是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教學設計指導思想,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綜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科學地設計自己的多媒體課件,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