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林
(吉林省長春市綜合實驗中學)
語文是對生活的一種感悟,但是前提是你要先“看到”生活,才能夠“感悟”生活。因此,觀察生活的能力非常重要,除了看到眼前的事物之外,還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深層次挖掘,才能找到更多的“語文點”。老師可以讓學生平時去寫日記或是周記,抑或是每天寫一個自己觀察到的社會現(xiàn)象,然后從現(xiàn)象延伸到內(nèi)在的本質(zhì),并做思考。
語文知識來源于哪里,是從課文或是課外書籍,又或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論是來自哪里,我們對其的感悟和思考都是一瞬間的,因此除了要善于觀察之外,還要注意積累。無論是喜歡閱讀書籍還是喜歡看新聞,都可以動動手中的筆,將自己的感想記錄下來。除了文字的積累之外,學生也可以利用手機錄音,及時將自己的靈感記錄下來,然后再整理成文字的形式。而對于周記和日記,老師要讓學生及時反過來重新閱讀總結一下,說不定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創(chuàng)新能力來自于生活,因為只有現(xiàn)實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無限的思考能力,才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才有可能進步和提高。在生活中如何完善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呢?就要給他們一個思考的空間和引發(fā)思考的素材,一般可以選擇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因為它們既來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的一個想象品。多讓學生從如何構思的角度去體會電影的意義,并且思考如果是自己的話會怎么進行想象?;蛘吆蛯W生玩一個鍛煉想象力的游戲,如,從老師開始提出一個詞語,第一位學生快速用三句話編一個故事,然后第二位學生用老師給的詞和第二位學生句子中的詞再用四句話說一段問題,可以是前者那段話的擴充,也可以是更新的一個“段子”。
總之,生活就是一個大的素材庫,只要你有能力,其內(nèi)容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生活中取材,是語文老師的智慧,更是學生應當培養(yǎng)和具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積累和創(chuàng)新生活的能力,讓生活給他們最好的語文教育。
王婷.讓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活躍起來[J].教育天地,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