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淵博
(南安市翔云中學)
一直以來,初中生物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課堂上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聽,雖然記錄了教師所傳授的內容,但學生并不能真正地將其消化、掌握。這樣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還會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育改革的實施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合作學習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禁錮。下面,本文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初中生物教學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欲望,就要為學生營造合作的氛圍,讓學生對合作學習產生興趣,這樣才能主觀地愿意參與到合作互動當中。例如,在學習“人類的起源和進化”一課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幾道與本課相關的思考題,并不急著向學生提問,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過后,進行小組競爭,答題最優(yōu)秀的一組會有相應的獎勵,這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合作討論,都想最快、最正確地找到問題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在競爭中學生燃起了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在合作中掌握了知識,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合作情景的創(chuàng)設,是為學生構建適合合作學習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當中自然而然地對知識進行合作學習,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可以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在學習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進行試驗,教師在旁指導、協(xié)助,與學生一同討論,在學生遇到難題時給予適當?shù)狞c撥,通過合作學習每個學生都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這樣的生物課堂不再是沉悶無趣的,而是更加活躍、富有生機,
總之,合作學習的應用對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應用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還能夠更好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放手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由教師引導他們進行合作探究,在合作、討論、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實現(xiàn)高效學習,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還能夠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
劉凱峰.探究性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