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存
(四川文理學院,四川達州 635000)
發(fā)表于1992年的《黑犬》是英國當代“國民作家”麥克尤恩的第5部長篇小說。主人公杰里米8歲那年,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雙親,從此格外注意同齡人的父母。直到30多歲,娶詹妮·崔曼為妻,才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杰里米認為愛情發(fā)動了他,生活主動擁抱了他。在本書中,杰里米主要回憶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剛剛結束1946年到1989年,杰里米的岳父母伯納德和瓊的故事,試圖重構二戰(zhàn)后歐洲歷史形態(tài)下的個人歷史。如:本書第二部分,以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為大背景,杰里米陪同伯納德飛到柏林,親眼見證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途中二人談論了伯納德和瓊的過去。從伯納德的話中,讀者看到他和瓊對同一事件的不同思維和看法。毫無疑問,戰(zhàn)爭的殘酷會波及渺小的個人和家庭。
1992年該書一問世,就引起評論界廣泛關注。國外學者研究《黑犬》主要關注它的歷史意蘊、身份認同、暴力等話題。戰(zhàn)爭的殘酷、人性的扭曲、個人的恐慌抒寫了人類的過去,那么如今人們該忘記這痛苦的過去、重新開始,還是應該牢記前車之鑒,這是麥克尤恩寫作生涯中一直辯論不休的問題。而國內評論界最關注的話題是“黑犬”的意象解讀、歷史擬寫、倫理意蘊以及主題解讀等[1-6]。吳超平在《“黑犬”: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抑郁癥》中認為,“黑犬”指代的是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抑郁,具體體現(xiàn)為懺悔精神的匱乏、恃強凌弱以及愛的缺失[5]。在借鑒國內外學者的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筆者從婚姻和家庭的角度來評析這部作品。
瓊是本書著墨最多的人物。敘述者杰里米多次提到想為瓊寫一個回憶錄。起初瓊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面對生活熱情洋溢。1946年,瓊在德國旅游途中偶遇兩條兇狠的黑狗,有孕在身的瓊奮力與黑狗搏斗,有驚無險。后來得知這些黑狗可能是當時納粹黨養(yǎng)來欺辱百姓的,還聽村長講述了二戰(zhàn)時納粹黨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罪行。瓊在善良與邪惡的思考中,投入了上帝的懷抱,退了黨,從此成為一個神秘主義者,與丈夫伯納德分道揚鑣。此后,瓊在法國南部買了一座房子,獨居冥想,尋求精神世界的寧靜,還寫出了暢銷小冊子《十大冥想》。而伯納德居住在英國,繼續(xù)做許多社會活動。
瓊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年輕貌美、活力無限時,嫁給伯納德,認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一個溫馨的家庭和一個孩子。二人去歐洲旅游,在地中海美麗的春天里,盡展她浪漫、善良的一面。她熱愛鄉(xiāng)村生活,反對伯納德這個昆蟲學家把一種罕見的紅蜻蜓制作成標本。最終,瓊在法國南部一個鄉(xiāng)村買了一個宅子,并長期獨居其中。她堅信上帝的存在,相信宿命論,思考親情、羈絆和心靈。她還讀老子的《道德經(jīng)》,教育杰里米“天之道不爭而善勝”“抗兵相加,哀者勝矣”,認為運用從中學到的心靈之道能把杰里米調教成圣賢之輩。她排斥伯納德的理性主義。
在被診斷為白血病后,瓊心甘情愿地生活在單調的療養(yǎng)院里,讀書、寫作、沉思、打盹,毫無怨言,且平易近人。1987年7月,她在睡夢中安詳?shù)厝ナ懒?。在瓊的葬禮儀式結束后,伯納德躲在陰影里哭泣,真情仍在。而在女兒詹妮看來,她的母親獨自生活在法國的一塊窮鄉(xiāng)僻壤里,為尋求一種精神冥想的生活而拋棄了這個世界。
瓊的丈夫伯納德畢業(yè)于劍橋大學,是一個理性主義者。他一生對科學堅信不疑,是一位頗具才華的昆蟲學家、實力派。他反對瓊的直覺主義,認為她只會無止境地輕信受騙。在瓊獨居法國鄉(xiāng)村后,為人父、為人夫的伯納德居住英國,依然活躍在社會生活領域。
伯納德是一個專注的人,略顯自我中心主義。他可以專著地觀察毛毛蟲的行為,并饒有興致地做速寫。而那時那刻,瓊在離他三百碼的地方被兩條兇狠的黑犬圍攻,她喊伯納德,但他聽不到。最終造成了瓊獨自面對這么危險的時刻。事后,瓊訴說自己的害怕,而伯納德仍沉浸在自己的發(fā)現(xiàn)里,興致勃勃地給瓊講述他的觀察。瓊失望、生氣,丈夫太專注于自己的研究,而忽略了她的感受。
價值觀和信仰的不同使伯納德和瓊爭吵不斷,然而他們仍然愛著對方。既不愿完全分開,也不愿生活在一起。于是就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分居?!安{德在瓊去世后,總是注意年輕女孩的臉,試圖找到一絲她的痕跡??偸窃噲D尋找當年那個與他結婚的年輕姑娘?!保?]89
杰里米作為一個中間人,穿梭在瓊和伯納德之間,為讀者講述了二人的故事,同時也試圖為二人建立溝通的橋梁。從小缺失父母的杰里米對家庭充滿了渴望,長期處于找尋之中,青少年時期,杰里米經(jīng)常與他朋友的父母成為朋友,相談甚歡。直到他與詹妮結婚,仍與其岳父母伯納德和瓊相處甚好。在杰里米內心深處,把瓊和伯納德當成了自己的父母,滿足了自己長期尋找的家庭的感覺。他試圖化解二人的矛盾,使二者建立聯(lián)系,讓家庭重新團聚。
作為故事的敘述者,杰里米給人一種可信賴的感覺,游刃有余地行走在瓊、伯納德、詹妮以及小莎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中間,具有極強的協(xié)調能力。他相信真愛可以救贖人生,幸福的家庭是他最好的歸宿。這也是作者麥克尤恩要表達的觀點。
從某種程度上說,杰里米是建立聯(lián)系、救贖人性的杰出代表。
作者用不同的筆墨,描述了3樁完全不同的婚姻。
1946年,瓊和伯納德年輕、新婚、相愛,開始了幸福的婚姻生活。而后來杰里米說“伯納德和瓊向我闡述的理念往往水火不容,難以并存”[7]20。那么是什么使原本親密無間的戀人最終分道揚鑣?
伯納德回憶他們最初相見:一開始無視這位每周都來他辦公室一兩次,取法語文件的女士,無意中聽人談論她的美貌,便仔細瞧了瞧她。后來墜入愛河,邀請瓊吃飯、看電影。瓊的回憶:在她去接手一些法文筆譯工作時,無意中看見伯納德并被他深深吸引,他的聰明、他的笨拙的體型正是瓊想要的類型。后來瓊想方設法接近伯納德,直到二人開始正式交往。愛的開始,在二人看來都是美好的。1944年他們見面,相互吸引,然后在交往中相愛?!叭松糁蝗绯跻?,何事秋風悲畫扇”。
新婚燕爾的瓊和伯納德在熱戀中去歐洲旅行,瓊認為他們在任何問題上都意見一致,無論是馬克思、列寧、斯大林還是前方的道路。真是肉與靈的完美結合!這時,兩個人的親密關系達到了頂峰。
隨著時間的流逝,二人相處中,在有些事情上開始產(chǎn)生分歧,隨之而來的是開始對彼此不耐煩起來。比如“紅蜻蜓事件”,伯納德這個昆蟲學家被一只特別的紅蜻蜓深深吸引,想要把它制作成標本,而瓊想要放生,二人因此激烈的爭吵。瓊告訴伯納德她已經(jīng)懷有身孕,想要積善行德。驚訝的伯納德愉快地等待第一個孩子的降臨。這個孩子就是詹妮,有6個手指頭。杰里米和瓊都認為詹妮的第6個手指頭是昆蟲的報復。
真正造成二人分道揚鑣的是“黑犬事件”。后來瓊每次提到伯納德,都十分怨憤,因為黑犬事件給她造成的恐懼和久久不散的心理陰影。有孕在身的妻子,獨自面對兩條黑犬的襲擊,最需要丈夫在身邊的時候,他卻在300碼之外觀察毛毛蟲的活動,并速寫。事后,仍然沒有理解瓊的恐懼和無助,只顧向瓊講述他的觀察。失望之后,二人開始越走越遠。然而瓊認為:“事實上,我們一直彼此相愛,我們從未停止愛慕對方,我們互相吸引,而且我們對此無能為力。我們沒有辦法一起生活。我們無法停止相愛,但也不會屈從于愛的力量?!保?]43而在伯納德看來,他懷念瓊的認真,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徹悟、智慧。
綜上所述,二人價值觀的不同早已為分道揚鑣的結局埋下了伏筆?!安{德認為我是個愚蠢的神秘主義者,而在我看來,他是個目光短淺的政委,如果可以在地上換來一座物質天堂,他會把我們所有人都出賣?!保?]43所以,二人長期處于喋喋不休的爭吵中。而杰里米認為:“你從來不聽她對你說的話。她也不會去聽你的。你們倆是在同一件事上互相指責。你和她都一樣強硬。兩個蠢貨!你們都在把自己的內疚推卸到對方身上?!保?]100
詹妮是個敏感、干練的迷人女子。她和杰里米的婚姻是幸福的,近乎完美。麥克尤恩借此表達了他自己的理想婚姻觀。8歲失去父母的杰里米,后來與慣于家庭暴力的姐姐姐夫生活在一起,直到與詹妮結婚,才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夫婦二人深愛對方,并育有4個孩子。杰里米與岳父母的關系甚至比詹妮和她弟弟們更好。
在杰里米看來:“假如我不宣告我堅信真愛可以改變人生,可以救贖人生,那就有違于我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我謹將這部回憶錄獻給我的妻子詹妮,還有我那被童年陰影所困擾的小外甥女莎莉,祝愿她也能找到這份真愛。”[7]21“在數(shù)百萬房屋中的一所房子之中或附近,有屬于我的族群——詹妮和我們的四個孩子。我有了歸屬,我的生命之樹扎下了根基,并且枝繁葉茂?!保?]149在麥克尤恩的信念里,真愛可以改變人生,幸福的婚姻可以救贖人生,尤其是對于童年不幸的人們。家庭是普通人們最后的歸宿,而人們一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建立幸福的家庭,并使自己的后代繁衍生息。
小說開頭,描寫了姐姐瓊與丈夫不幸福的婚姻。雖然著墨不多,但一樁不幸福的婚姻及其對孩子造成的惡劣影響卻躍然紙上。哈珀天生就有暴力傾向,他和瓊整天廝混在家,酗酒、打架、和好。在杰里米看來,瓊與哈珀的婚姻就是轟轟烈烈、鞭抽棒打的鬧劇。一個夏末,哈珀永遠地離開了這里,瓊從此移情于酒精和藥片。他們只顧自己吵架,基本不照顧他們的孩子莎莉,更不會照顧杰里米。這樣,杰里米的青少年時期就享有了充分的自由,而有時與小莎莉相依為命。
為了擺脫與瓊和哈珀同住一個屋檐下的糟糕狀況,杰里米為了考大學刻苦攻讀。最后在牛津大學爭取到了一個名額,杰里米離開了,自由了。而小莎莉則跟著他追問他去哪里?什么時候回來?杰里米因為與小莎莉的離別暗自啜泣?!拔矣肋h也不會明白,當時自己為什么不知道,或者沒有猜到:瓊和哈珀之間的暴力沖突會殃及到我的小外甥女。我也沒有想到,直到二十年之后,她才透露出自己的心聲,讓別人知道:苦難會將一個孩子置于多么孤立無援的境地?!保?]14依靠酒精與藥片的瓊早早地離開了人世。而小莎莉在20年后,重復了她母親的悲劇人生。
麥克尤恩的許多作品都是圍繞家庭展開的,他敏銳的觀察力、細膩的筆法觸及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以及家庭與家庭之外的人的關系等,形形色色、林林總總、娓娓道來。
麥克尤恩借他的人物角色表達自己的觀點:愛是婚姻和家庭的基礎;互助、理解和原諒是維持一個幸福家庭的推動力。杰里米和詹妮是理想的幸?;橐觯蚱薅鲪?,養(yǎng)育4個孩子。杰里米認為是愛情發(fā)動了他,家庭拯救了他。而瓊和伯納德雖分居多年,仍然沒有離婚,也是因為還愛著對方。但他們倆的價值觀和信仰后來向著不同的方向發(fā)展,越走越遠,在不耐煩中爭吵不休。而姐姐瓊和哈珀在沒有愛的婚姻中,打打鬧鬧,傷人害己,殃及子女,以完全的悲劇收場??梢姡蚱尴鄲?、和睦相處是建立幸福家庭的前提。
其次,家庭成員之間也應相互關愛和支持。姐姐瓊與杰里米之間沒有關愛和支持,于是他在離開家讀大學之后許多年,都在逃離——住址、工作、朋友、戀人。與姐姐,這個本該親近的家庭成員,形同陌路。這種冷漠也是造成姐弟倆悲劇的原因之一。瓊在不幸的婚姻中,酗酒、打鬧,最后悲慘地早逝。而杰里米在大學是一個沉默抑郁的學生,一個隱形人,跟別人的交往格格不入。然而杰里米是幸運的,他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歸宿,與詹妮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杰里米與岳父母的關系處理得很好。例如:兩人圍觀柏林墻被推倒時,伯納德被暴徒襲擊,杰里米回擊,保護伯納德。這是家庭成員之間應有的支持和保護。
綜上所述,在麥克尤恩的倫理中,愛是救贖一切的力量。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夫妻二人必然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同之處。作者借伯納德之口道出男人和女人之間的一些事情,認為生理上的差異只不過冰山一角。杰里米分別與瓊和伯納德聊了他們的過去,發(fā)現(xiàn)二人對同一事情,有不同的回憶和看法。伯納德認為瓊在扭曲很多事實。癡迷于詩意的或者精神上的真相,而對真相本身絲毫不在乎。在伯納德看來,她未把現(xiàn)實與幻想分開,只是從一個烏托邦換到了另一個烏托邦。而杰里米認為她不是從一個幻想的烏托邦轉向另一個烏托邦。這是一種追尋。她沒有聲稱自己找到了所有的答案。這是一種追求,她希望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進行,可是她并沒有強迫任何人[7]84。伯納德和瓊不能接受彼此的不同,而選擇了逃避,分居多年。如果他們能夠求同存異,向對方做出某種程度的妥協(xié),結果可以更美滿。
杰里米在情感上更認可瓊的意識形態(tài)。她信仰上帝,祈禱人類的救贖。二戰(zhàn)后,科學和理性在歐洲迅猛發(fā)展,而人的精神追求在物質文明面前越來越渺小,價值體系幾近崩潰,社會危機愈演愈烈。為所欲為的人們,挑起社會暴力和戰(zhàn)爭,殘害生靈。唯有懺悔、皈依上帝、博愛才能救贖人類。
當夫妻必須面對一些差異,相處之道就是求同存異。愉快地接受對方的不同,才能救贖家庭。
當一樁婚姻陷入困境,當這個家庭不再溫暖,孩子就成為了直接的受害者。幼年時,孩子是脆弱的,需要保護和關愛的。在一個缺乏愛的環(huán)境,孩子的成長尤其困難重重。這也是麥克尤恩寫作一直關注的焦點之一。8歲失去雙親的杰里米,一直面臨成長的荒野,總是無限羨慕別人擁有的父母,后來到了大學無法與人正常交往。而姐姐瓊在愛的缺失下,也完全失去了健康成長的機會。最終導致充滿了暴力的失敗婚姻。與哈珀在一起,棍棒相加。而哈珀離開后,又難以承受孤獨的生活,陷入酒精無法自拔,無法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這樣惡劣的家庭環(huán)境直接影響到女兒小莎莉?!吧驇啄昵?,在二十一歲時,嫁了一個男人,他給她留下的是虐待的創(chuàng)傷和一個孩子。兩年后,由于莎莉的性情過于激烈暴躁,不適合撫養(yǎng)她的小男孩,結果她的孩子被別人領養(yǎng)了。多年來她終于克服了酗酒的惡習,但卻又陷進了另一段悲慘可怕的婚姻?!保?]66在充滿暴力的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完全重蹈了母親的覆轍。可見不幸的婚姻和家庭是孩子的大災難。另外,杰里米在飯店,親眼目睹了一小男孩遭遇父母的家庭暴力的場景,他心想這個世界對于這個男孩來說是多么糟糕啊!打抱不平的他向男孩的父親提出挑戰(zhàn),并罵他是禽獸。讀者也不禁為小男孩擔憂,小男孩以后的人生軌跡該怎么走?長大后,他該如何面對這個邪惡的世界?真是不敢想象。
麥克尤恩從人文關懷出發(fā),為西方現(xiàn)代文明把脈,并試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他采用巧妙的敘事手法,將個人經(jīng)歷與社會歷史事件在相互交織、相互滲透中娓娓道來。在陪伴伯納德去目睹柏林墻倒塌的過程中,講述了二戰(zhàn)后瓊和伯納德在歐洲度假的經(jīng)歷。二戰(zhàn)后,暴力依然存在,人們依然深受戰(zhàn)爭余孽的傷害。瓊和伯納德因為納粹遺留的黑犬而分道揚鑣。
伴隨著宏大的歷史敘事,麥克尤恩也著重研究了婚姻和家庭問題。他認為不幸的家庭會直接教育出問題孩子。無辜的孩子們需要在一個和睦的家庭里長大。愛是幸福的婚姻和家庭的基石,包括夫妻之間的愛、父母與孩子的愛、及兄弟姐妹之間的愛。愛是救贖人類的唯一的力量。
[1] 郭先進.伊恩·麥克尤恩小說敘事話語[J].作家評論,2015(3).
[2] 羅媛.中國伊恩·麥克尤恩研究綜述[J].文教資料,2011(12).
[3] 宋薇.麥克尤恩《黑犬》的歷史擬寫和倫理意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5).
[4] 王麗云.麥克尤恩小說《黑犬》的主題解讀[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5] 吳超平.麥克尤恩《黑犬》的生態(tài)思想解讀[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8).
[6] 吳超平.“黑犬”: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抑郁癥[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0).
[7] 伊恩·麥克尤恩.黑犬[M].郭國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