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超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教育,尤其是素質教育,每個家庭都希望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更是不遺余力,美術專業(yè)教學應注意不但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更要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事實上,很多學校和家庭都想通過臨時突擊美術專業(yè)的方式,讓一些文化課分數(shù)比較低的學生考上本科院校,對學生將來發(fā)展、學生自身興趣愛好頗欠考慮。很多學生畢業(yè)后美術技能一塌糊涂,從事的都是和美術無關的行業(yè),對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美術專業(yè)人才無疑是個極大的諷刺。本文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美術專業(yè)教學基礎上,分析教師乃至學校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提高美術生的整體素質,激發(fā)他們對美術的求知欲,把他們從一個只懂得按照老師指令畫畫的學生變成一個會思考、會探索、會創(chuàng)作的畫家。
關鍵詞: 速寫 素描 素質教育
提到素質教育,更多人想到的是依據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形成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所有學校及教育部門都在提倡素質教育,與素質教育相對應的便是應試教育,在如今這樣一個仍然以升學率衡量學校辦學成功與否的大背景下,素質教育很難真正開展。隨著時代發(fā)展,實施素質教育勢在必行,美術專業(yè)教學亦是如此。
從2000年開始,江蘇省美術統(tǒng)考就在不停變化中,2000~2006年,素描是半身像寫生,由于美術高考熱不斷升溫,美術考試人數(shù)驟增,2007~2014年,素描改為半身像默寫。2013年江蘇省高考報名人數(shù)比上年下降了2.5萬人,但是2013年江蘇省報考美術統(tǒng)考人數(shù)為48726人,比上年反而增加了近1800人,上升比例約為3.69%。江蘇省美術統(tǒng)考閱卷組組長、南師大美術學院院長劉赦教授說,美術統(tǒng)考人數(shù)不降反增并非喜歡美術的學生多了,而是希望通過美術“走捷徑”進高校的考生越來越多,可以看出,畫了8個月到10個月,甚至3個月到5個月的學生占了三分之一。這對于美術高校招生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很多學生只想通過美術上大學,并不是真正喜歡美術,更不可能將精力投入到美術研究中,將來畢業(yè)有很大可能從事和美術無關的行業(yè)。針對這種情況,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做出了相應調整,如2015年美術聯(lián)考將原本的兩科變?yōu)槿疲瑢⒅昂荛L一段時間拋棄的速寫重新納入考試范圍,還將素描半身像改為人物頭像。分值上素描和色彩各讓出30分給速寫,也就是素描120分、色彩120分、速寫60分??瓷先ニ孛韬蜕蕛煽贫冀捣至耍薪涷灥拿佬g專業(yè)教師明白其實這樣變革大大增加了素描的比例,因為速寫嚴格意義上講屬于素描的一部分。2016年美術聯(lián)考的題型已經出來了,在素描科目上進行了大的調整,也就是常說的四選一:在素描靜物、素描石膏像、真人頭像、臨摹大師作品四個項目中選一個。這也是針對很多美術培訓機構對學生采取“考什么就畫什么”的應試教育做出的應對策略,學生再想通過“走捷徑”的方法拿高分或者通過考試幾乎不可能了。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的孫勝銀教授在江蘇省第四屆美術高考研討會上明確指出,分值的改變,導致素描占的比值更大,而學生想取得高分的關鍵就在速寫上,再想采用以往“九宮格”的方式畫速寫已經不太可能了,因為速寫只有30分鐘,時間上不允許。下面我就對如何在美術專業(yè)培訓中針對速寫和素描采取相對應的教學思路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速寫方法
首先是速寫,談到速寫,很容易讓人想到“速度”,繪畫過程是需要速度的,更重要的是在“描繪外形、體現(xiàn)結構”上,同時注意合理性。因為速寫不是靜態(tài)的,所以要求學生不但把握住素描關系,還要能掌握肌肉骨骼等部位的變化,并且要求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積攢經驗。以前速寫不是必考,我們只將其作為一門輔助課程,現(xiàn)在它變成了必考科目,難度提升。具體實施上,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速寫用筆,線條豐富多樣
西方繪畫注重“形”,東方繪畫講求“神”,在速寫中,東西方都有同樣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線”?,F(xiàn)在的速寫教學中更普遍使用的是線面結合的教學方法,線條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實踐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各種線條的表現(xiàn)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到位,所畫線條都很生硬,就像用鐵絲粘上去的一樣。一幅好的速寫作品對每個地方的線條處理都是不一樣的。流暢的線條可增強畫面表現(xiàn)力和生動性,但同時要注意線條的穿插、取舍和提煉,注意線條的對比、變化和節(jié)奏,總結起來就是注意線條的曲直、濃淡、虛實、長短、疏密、粗細的對比。如“衣紋線”應注意忌平行,體現(xiàn)機構的“結構線”要準確,貼皮膚處要實一些,線要準,“慣性線”刻畫時不要畫得太多等。
2.注意觀察和理解
人物速寫既是美術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又是美術專業(yè)考試的基本內容之一。在我多年的教學過程中,觀察到速寫畫得好的學生,繪畫素質和綜合應用能力明顯強于其他學生,他們在長期訓練中懂得怎樣觀察和理解,遇到什么樣的題目都能應對自如。人物形象速寫說白了就是小頭像速寫和人物動態(tài)速寫的結合。動態(tài)速寫要求畫者不但具備較高的造型能力和整體意識,還要具有敏銳的感受能力和熟練運用解剖知識的經驗,這樣在寫生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人體的內部結構是沒有變化的,變化的只有隨著人體運動的動態(tài)、衣紋等。我們只有理解和掌握了人體特點,才能在速寫中用線條和塊面體現(xiàn)出來。
3.進行大量練習
學生時常問我同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畫好速寫,我的回答只有一個字——“練”。什么時候你能像很多大師一樣速寫本不離手,隨手就畫,堅持不懈,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熟能生巧”,速寫中線條如何運用,結構如何理解,學習掌握規(guī)律和擅長多種技巧,都是建立在大量速寫訓練之上的。只有堅持不懈地刻苦訓練,才能練就動態(tài)速寫的硬功夫,為將來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藝術品打下堅實的基礎。
4.懂得如何借鑒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品
中國寫意畫講求“惜墨如金”,這句話用在速寫里也比較貼近??v觀中外大師都力求用最簡練的線條表現(xiàn)出最完整的形象,他們都是善用線條的高手。西方雕塑巨匠羅丹留下了五千多幅速寫和素描作品,其線條洗練飛動、造型生動精彩,有音樂般的節(jié)奏,有詩一般的律動。中國唐朝著名畫家吳道子素來有“吳帶當風”的美譽。我們只有在大量速寫訓練的同時,接觸與學習多種不同表現(xiàn)手法,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造型藝術作品之長處,博采眾長,才能描繪萬物,無一不精。
二、素描
下面再談談素描,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從素描教學的本質目的講,它是素質教育,是“用手思考”,是學會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手段。我們在加強專業(yè)課的同時,要重視學生的文化課,因為一種教學體系如果不站在文化角度,就不能以科學的態(tài)度,宏觀地把握一門學科的進展,美術教學也不例外。2016年江蘇省美術統(tǒng)考的改革就是驅使各個培訓機構或者學校從學生基礎開始抓起,而不是針對美術考試內容進行突擊訓練,那樣是站不住腳的。與美術培訓機構有合作關系的學校應在美術生報名上設置一定的門檻,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無論什么樣的學生都能學美術,這樣的招生方式對學生來說沒有憂患意識。應限制一定的文化分,并挑選出對美術有一定愛好的人。這樣無論是對美術專業(yè)教學還是學生將來發(fā)展都有極大好處。對于素描教學,我有下列幾點看法:
1.必須遵守“循序漸進”的法則
素描教學應本著“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訓練,并且要求訓練善始善終。2016年美術統(tǒng)考中的素描考試是從四個內容中選擇一項進行考試,這就要求美術生必須從基礎開始抓起,不要指望走捷徑。對于剛剛起步的學生,首先必須練習好線條和結構,對線條結構有一定認識后才可以開始畫明暗素描。內容上應先畫好幾何形體,并由單個形體逐漸過渡到組合形體訓練中,幾何形體訓練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對形體的理解和對構圖的把握。其次進行靜物素描練習,在靜物素描訓練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技法表現(xiàn)不同物體的質感,如表面比較光滑的水果、瓷器、不銹鋼等,或者表面比較粗糙的毛皮、棉布、陶器等,表現(xiàn)方法都是不一樣的。要讓學生擺脫習慣性的單一排線條的繪畫模式,盡可能多地嘗試其他素描手法,如劃、描、擦、印、噴、磨等。還應讓學生多進行一些長期作業(yè)練習,訓練他們深入塑造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耐心。接下來才是石膏像練習,為將來畫好真人頭像打下基礎。
2.寫生與臨摹相結合
17世紀意大利畫家卡拉奇兄弟在創(chuàng)辦美術學院的時候就要求學生首先對先輩大師的作品進行臨摹,然后對希臘、羅馬的雕塑進行寫生,再進行模特寫生。由于美術素描考試的形式不是默寫就是畫照片,學生對寫生已經很陌生了,甚至有的美術生從學畫畫開始就沒有進行過寫生練習。在素描過程中,寫生的過程就是觀察的過程,長期堅持能使人心思精細,善于觀察,處處留心,發(fā)現(xiàn)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東西。當然,臨摹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就說:“臨摹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所有成功的藝術家都研究和學習過先輩畫家的作品,最偉大的藝術家常常是學習最多的人。剛剛入門的美術生更應學習大師們怎樣把眼中的自然形象轉化為藝術形象,在有限的平面上創(chuàng)造出三維空間和多維空間。但臨摹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方法,不要只注重表面,如線條的排列整齊,而忽略輪廓線的運用、具體位置線條的粗細、虛實變化和空間,應在學習中注重觀察方法和表現(xiàn)方法。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現(xiàn)在素描專業(yè)教學中,“重實踐,輕理論”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最大問題在于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學習理論知識,素描教學的實踐需要理論支撐。很難想象一個不懂得結構和透視的學生能學好西方素描,就像不識字的人能寫好一篇文章一樣。現(xiàn)在市場上的素描教學書籍對理論的研究不全面,甚至有錯誤,這就要求我們慎重選擇,最好學習西方藝術大師的理論系統(tǒng),如伯里曼的《人體結構繪畫教學》就是一本不錯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書籍。
4.開放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社會在變革,自然在更換,人類精神世界在發(fā)展,反映人和社會、自然發(fā)展的藝術不可能靜止不前,教學上應遵循毛澤東同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原則,這是思考素描教學發(fā)展的現(xiàn)實依據?!皫煾殿I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讓他們成為第二個自己,同時我們應該具有包容的心,以豁達、不帶個人偏見的胸懷鼓勵學生繼續(xù)從自己的角度觀察描繪事物,用真切的內心體會自己對表達事物的認識。事實證明,一幅好的素描作品絕對可以超越照片,把人的視覺帶進表現(xiàn)物的體積空間中。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素描作品中,提高學生的覺悟,調動他們的想象,讓他們懂得如何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激發(fā)他們奮發(fā)向上的勇氣和力量,讓他們懂得如何“用手思考”。
總之,素描專業(yè)教學離不開素質教育,想要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必須先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yǎng)。真正的藝術過程應該是愉悅的、自由的、充滿激情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平衡理性和感性兩方面,感覺不是隨心所欲,要靠理性來支撐。素描訓練中我們的感覺會變得敏銳,認識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只要學生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學習、感悟、思考,相信他們會在藝術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郝秀麗.淺談學習素描的方法.
[2]許峰.淺談個性化素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