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明
摘 要: 我國的教育教學一直在不斷改革,目前微課已經(jīng)成為最主要的教學形式之一,微課教學依靠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優(yōu)勢,在教學質量及數(shù)量上有明顯的提高,這對我國的教育工作來說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 微課 建設與應用
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數(shù)學可以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科目,數(shù)學學科因為比較抽象及難度很大,所以學生對其興趣不濃厚。所以,深入研究小學的數(shù)學教育如何才能變得情景化、生活化,讓基礎教育在教學效果上有所增強。微課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最快捷及方便的教學方式,可以對實體課堂中的難點和疑點有所彌補,并利用多媒體特有的功能,讓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有所提高。
一、小學數(shù)學微課的建設
1.明確主題突出重點
微課的質量取決于微課的設計,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指向明確、主題突出、完整等。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從何處尋求知識點等不同的因素也要有所考慮。比如,有名的“雞兔同籠”這個問題就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在教材中主要講到的是假設法,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遇到這種題目時總是不能很好地解決。我校的老師經(jīng)過翻查資料后得知,古人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所有的方法是“抬腳法”,根據(jù)相關資料,老師找到一個新的解法,更適用于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利用微課展開解法教學,主要的設計思路是這樣的:先將掌握了的方式進行回顧,然后對“抬腳法”進行了解,最后將新解法介紹給大家。這個微課視頻只有短短6分鐘左右,但是因為動畫演示非常生動有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雞兔同籠最有效、最方便的解決方式,更讓學生知道,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是多種多樣的。
2.設計新穎突破難點
微課的開展其實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所以在進行制作及設計時一定要將學生作為主體。首先,在設計微教案時要將學生的學習體驗及發(fā)展作為重點,老師的講解要做到精,把有啟發(fā)意義的問題滲入其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數(shù)學中還有一些類似《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這樣的抽象知識,往往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容易掌握的,可以運用多媒體演示“扇形的分成越多,所拼出的立體圖形就與長方形更接近”,把抽象變成具體,把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這樣能更好地突破難點。其次,微課學習中的反饋及評價要有所重視,要及時掌握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及學習效果,讓微課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及改進。一個完整的微課主要包含選題、設計、應用、制作、資源優(yōu)化及完善等不同的環(huán)節(jié)。
二、小學數(shù)學微課的應用
1.課前的使用
在課前使用微課是為了讓學生完成課前的前置學習。學習內容不僅要有新知識,還要回顧舊的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老師可以錄制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形成多媒體微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例如,老師在講解“日、月、年”的概念時,這些知識屬于規(guī)定性的,概念比較多、容易混淆、零碎。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講,對這些知識的鞏固、記憶、深化等是非常有難度的。從課堂的具體實施中可以看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時間安排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完成深化練習。面對這些情況,老師可以把微課運用到教學中,利用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前置學習。微課中可以設計一個猜謎的游戲:“有一個稀奇的寶寶,穿了三百多件衣服,一天脫一件,年底時就只剩一張皮?!弊寣W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得到激發(fā)。對學生提出思考問題:你了解日、月、年的知識有多少?觀察年歷卡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等等,這些問題會讓學生與自己的生活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課中的使用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的能動性完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真正的主人。40分鐘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老師設計出的微課內容要精細,且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在課堂上,低年級學生一般都很難將注意力完全集中,沒有良好的控制力,所以老師在進行微課時間的安排時一定要靈活。老師可以將微課運用到教學中,把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變得形象化,例如老師在教授“兩位數(shù)的加減合算”時,提出問題:“女生折花43朵,男人折花39朵,給幼兒園的小朋友送去32朵,還有幾朵?”學生剛開始學習加減法的合算,如果靠抽象的方式解題,思考的時間可能有些長,老師針對這個問題可以設計相應的微課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將題目演示出來。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在以后在面對類似問題時解題速度會有明顯的提高。
3.課后的使用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課后微課的應用相當廣泛,使學習更深入。因此,微課設計時要重注知識面的拓展,把課本上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更好地掌握知識,不斷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比如我們在進行“千米的認識”這個知識點的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初步了解到“千米”的用途是進行長度計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時常都會聽到相關于千米的信息。這個初步的概念建設對學生空間觀念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在學生已經(jīng)理解相關的長度單位,例如:厘米、毫米等長度單位的基礎上,結合一些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個知識。我們可以結合學校周邊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通過步行的方式理解一千米的實際長度,協(xié)助學生有效地理解難點,并且讓學生清楚地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或者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對知識有更好的掌握,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里要說的是,微課只是授課形式中的一種,老師的整個課堂教學是不能用微課完全替代的,微課不管是在課中、課前還是課后,都只能當做是教學組織中的一部分,其他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結語
微課的應用及建設有緊密的關系。有效的微課不僅要有好的制作及設計,還要考慮到實際應用中的具體效果。只有把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微課質量有所提高。微課后的微教研、微點評、微反饋同樣重要,讓微課得到更好的優(yōu)化及完善。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36-42.
[2]鄭小軍,張霞.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2):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