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雅花
摘 要: 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社會法制不完善,社會誠信意識弱化,嚴重侵蝕中學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中學生對社會的誠信度逐漸下降。這種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青少年一代。中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接班人,國家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培養(yǎng)中學生的社會使命感,提高中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是全社會都應該共同關心的問題。
關鍵詞: 中學生 誠信教育 加強措施
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現(xiàn)階段中學生的誠信現(xiàn)狀不容樂觀,他們對家庭的誠信度很高,但是對社會的誠信度較低。筆者認為,形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社會因素,當今社會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虛假廣告屢禁不止。對中學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負面影響。其次是學校因素,學校難以擺脫應試制度和檢查考核制度的怪圈。在應試制度下,某些學生為了取得讓老師家長滿意的成績,不惜研究各種舞弊行為,如夾帶、藍牙等,這些行為嚴重沖擊誠信教育。檢查考核制度中,極個別學校出于對集體榮譽的考慮,為了應付上級部門檢查考核,有時會弄虛作假,要求學生統(tǒng)一口徑,盡管這是出于對集體榮譽的考慮,但是這個過程包含很多“不誠信”行為。而中學生對家庭高度信任,原因就在于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是真誠的、無私的。家是心靈的港灣,父母對子女是真誠的,對兒女的關心和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的,因此,兒女對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
培養(yǎng)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全社會都應該關心的話題。下面我談談提高中學生誠信度的幾點措施。
1.面向社會,實踐到位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是社會的組成部分,相當于一個細胞,學校與社會之間有一層膜,可以互相滲透,學校依靠社會生存發(fā)展,同時影響社會發(fā)展。學生最終要走入社會,為社會服務,所以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社會實踐活動是中學生走出校園、接觸社會、了解國家的機會,不僅有利于中學生成長,而且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的重要保證。廣大中學生由于自身需要逐漸開始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因此,除了尋找社會實踐的機會,學校會在寒暑假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當前,每逢寒暑假,中學生都會走入社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社會懷抱中,接受社會鍛煉和考驗,不斷提高自己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使自己的誠信品質(zhì)得到培養(yǎng)。
2.嚴抓德育,引導到位
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靈魂。它以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為基本目的,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zhì),將德、智、體、美貫穿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引領整個學校的教育。對中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德育主陣地是課堂,學校應該立足于課堂,在課堂上將學科知識與德育有效結(jié)合,再緊密聯(lián)系中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使德育貫穿教育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再流于形式。教師在實施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在教學中充分挖掘素材的思想性,善于抓住各種時機,寓誠信人物、事件于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將誠信教育有機滲透到教學之中,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誠信品質(zhì)。如“立木為信”、“烽火戲諸侯”告訴大家:誠信是立國之本;“海爾‘砸冰箱’”、“三鹿奶粉事件”告訴大家:誠信是立業(yè)之本;自古關于誠信的名言警句不絕于耳,“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也說明:誠信是立身處世之本。教師若能將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精神與誠信精神相融合,實現(xiàn)教書和育誠的統(tǒng)一,則定能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最終目標。如每次考試前在班會課上叮囑學生認真作答、誠實作答,堅決杜絕考試中的作弊行為。有了教師的支持,學校的教學、管理都將開展得更有效,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做足準備。
3.家校聯(lián)系,教育到位
對于學生而言,學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環(huán)境,如果任何一方缺失,則教育將是不健全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必須增強示范意識,時時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榜樣,重視家校聯(lián)系,積極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孩子教育工作。有些家長時常對孩子食言,這就是一個常見的反面教材,不僅失去孩子的信任,而且對孩子的誠信教育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只有家庭、學校教育孩子的理念、標準達成共識,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讓孩子的誠信教育事半功倍。誠信教育不是在校園里獨立進行的,而應該是開放式的全方位教育。學校積極爭取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支持配合,通過做好家校聯(lián)系,如家長會、家訪、通信聯(lián)系、家長參加公開課等,與家長有更多溝通和交流,積極融入社區(qū)并參與各種精神文明的創(chuàng)建活動等,著力營造良好的誠信教育氛圍。
開展中學生誠信教育任重而道遠,只有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構(gòu)筑起誠信的墻。呼吁全社會關注誠信問題,學校則在加強自身誠信建設的同時牢牢抓住德育工作,共建信任、舒適的大環(huán)境。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誠信的校園環(huán)境,教育學生誠信做人,從小事做起,大膽實踐,為重塑誠信社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