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軍旗
近代科學研究表明,讀書是對人潛能的綜合開發(fā),讀書就是獲得豐富的能源,使人的潛能和素質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由此,開拓廣泛的閱讀空間,多方面、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質量,以適應現代化社會需要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罢Z文主題學習”實驗找到了一把解決此問題的“金鑰匙”,那就是以主題方式集約閱讀的多元性,與教材相呼應,編寫閱讀“叢書”,將多元態(tài)度融入其中,從而滿足不同年齡階段閱讀者不同側面的需求。這種開放、多元的文化態(tài)度尊重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努力為少年兒童精神成長打下良好基礎。但是,原來一篇課文學兩節(jié)也學不會,現在一節(jié)課卻要學3~4篇;原來一個學期只學一本書二十幾篇文章,現在卻要學8本書200多篇文章,是什么原因使他們如此樂于閱讀,是什么方法讓他們如此“海量閱讀”?2006年的《中國教育報》曾經報道了這么一件事:病假條換來的課外閱讀。一個小學二年級學生開始由于偶然的生病請假,結果在家里讀書讓她感到比學校上語文課更加快樂,這種愉快的閱讀體驗帶來的是讓她以不斷請假、曠課的方式換取課外閱讀。結果,從小學二年級到初中一年級,她寫了100多張病假條,換來的是400多部名著閱讀,她的成績特別突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求學生必須掌握適合開展“語文主題學習”的閱讀方法?結合自身多年語文教學經驗,我從以下8個方面談談自己概括的一些閱讀方法。
1.瀏覽式泛讀。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文章可采取瀏覽法,大致了解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前言等方式,以求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2.品味式精讀。對名著名篇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就像人吃東西那樣,經過細嚼慢咽,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yōu)樽约旱闹R營養(yǎng)。有的好文章要反復讀,甚至熟讀成誦。
3.比較閱讀。比較閱讀是將兩篇或兩篇以上在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聯系的文章,加以對比分析,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將有關內容不斷比較、對照和鑒別,這樣既可以開闊眼界、活躍思想,使認識更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別,把握特點,提高鑒賞力。比較閱讀可以提高學生遷移思維能力,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系統(tǒng)化、條例化梳理水平,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對課外閱讀中很快處理眾多繁雜的信息很有幫助。選定與教材課文相似或相關的內容展開比較閱讀,找出異同點,是語文知識延伸遷移的有效途徑。
4.批注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必定對文本有自己的想法、見解,教師要鼓勵和指導學生把自己的看法、見解寫下來,指導學生學會圈點、畫線、批注。學生可以就文章觀點闡述見解,也可以就某句話、某段文字寫下看法。批注閱讀時要用符號標注。另外,要教給學生批畫閱讀的原則步驟,懂得解讀課文的重點,有順序地批畫閱讀。
5.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記憶對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不能迷信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可他勤動筆,寫下了大量讀書筆記?!白畹哪?,也勝過最強的記憶?!倍韲膶W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這樣持之以恒,為寫作積累大量材料。
6.講故事式閱讀。很多人認為講故事是幼兒園的娃娃才干的事,殊不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也是通過講故事講出來的。莫言每次都將從說書人那里聽來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母親聽。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多數人會不斷“添油加醋”,編造一些情節(jié),有時甚至改變故事結局。但這卻激發(fā)了人的說話欲望,鍛煉了說話能力,豐富了想象力,嚴密了思維邏輯?!拔沂且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因為“講故事”,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們在開展“語文主題學習”的同時,要與講故事結合起來。每讀完一篇文章,就應該讓他講一講,可以給同學講,也可以給親人講,還可以比賽看誰講得好。這樣一路講下去,文章才算學到家了,比老師講三天都強。
7.讀后感式閱讀。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每學完一個主題單元后,就讓學生感受最深或自己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寫讀后感,字數不限,可長可短,亦可口頭說說自己的感想。既是對讀的鞏固與深化,又是訓練寫作的好方法,更使讀者與作者產生心靈共鳴。
8.討論式閱讀。葉圣陶先生是這樣評價討論的:“上課的活動,教學上的用語稱為‘討論’,預習得對不對、充分不充分,由學生與學生討論及學生與教師討論,求得解決?!薄吧险n做什么呢?讓學生進行報告討論,而不是一味聽講?!庇懻撃軌虻玫健扒写枳聊サ膶嵰妗薄!坝懻摗逼鋵嵕褪恰皩υ挕?。對話是優(yōu)秀教學的本質性標示。課堂教學中對話是多重的,并且通過對話相互交換觀念、建議、結果和以往經驗的得與失。對話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和學生保持平等,決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不便統(tǒng)一答案,以免損害學生探求真理的積極性。
當然,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經驗、風格,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教學傳統(tǒng),方法上我們提倡百花齊放,提倡用不同風格把主題學習做好。語文課上并非是教師在“教”語文,而是學生在“學”閱讀,教師要把本應屬于學生的自由閱讀權重新還給他們。注意閱讀方法的指導,并重視閱讀效果,給予正面引導,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讀書習慣,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