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紅
作為一名執(zhí)教多年的英語教師,我發(fā)現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至關重要。近年來,高考越來越注重對閱讀能力的測試,對于考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不管是完形填空、補全短文還是短篇的短文理解,都要求學生有很好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強與否決定著英語考試的成敗,因此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但提高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遵照一定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而找到制約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癥結所在,找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切口是我閱讀教學的重點。但是在日常教學中不難發(fā)現,許多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困難,不知道正確的閱讀方法。我將從制約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的因素出發(fā),主要闡述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及應該注意哪些閱讀技巧,最終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英語閱讀中許多非語言因素對閱讀能力的影響不容忽視,包括閱讀習慣、閱讀心理、閱讀方法、技能等,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不良的閱讀習慣。當代教育家葉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習慣?!眽牧晳T不僅會增加學生的身心負擔,而且會降低學習效率。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所說:“惡劣習慣存在于我們身上,將使我們蒙受重大損失。”因此,閱讀過程中的不良習慣客觀上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實際閱讀過程中,為了集中注意力,學生常常用手指、筆或尺子等指著單詞或放在這些詞下面閱讀,即指讀,也有的采用出聲讀、默讀或心讀的方法。在實際閱讀中許多讀者會因沒有讀懂而多次返回重讀,這就是普遍存在于學生中的不良閱讀習慣:指讀、聲讀和回視。事實證明,制度大大減慢了閱讀速度,分散了讀者的注意力。同時,閱讀速度慢一般都采取了某種聲讀的方式。而回視,既影響了閱讀速度又影響了對語篇的理解。這就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二是不健康的閱讀心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焦慮狀態(tài)時就容易產生恐懼心理,從而使閱讀理解大打折扣。不少學生閱讀時缺乏自信心,或者急于求成,這些不健康的閱讀心理客觀上會限制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三是貧乏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特定的文化背景產生各具特色的語言。所以,學生必須了解熟悉一些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然而,高中生普遍缺乏對英語語言文化、社會歷史、風俗習慣等的理解。換句話說,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就不能真正地讀懂英語文章,甚至出現在認識每一個英語單詞和句子的情況下,仍不明其內涵或造成誤解的現象。例如:A: How do you like this kind of car? B: Oh,it’s a Dead Sea apple.其中 “a Dead Sea apple” 來自《圣經》,傳說死海沿岸 出產一種蘋果,外表鮮艷可愛,可是吃后很是苦澀,后來“a Dead Sea apple”就用來形容那些徒有其表、敗絮其中的東西。如果學生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準確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不難發(fā)現,英語文化的缺乏是造成當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低下的一個因素。
閱讀能力由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構成。由于閱讀材料的選取受到限制,教師在選取材料時既要考慮滿足教學的需要,還要注意各種不同材料的交替使用,盡量避免體裁和內容的單一。所以學生從高一到高三所讀材料的梯度較模糊,即便師生共同努力,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往往也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學生常常對感興趣或熟悉的內容比較關注,我想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望特別強的年齡階段。因此,為了滿足他們的這種需求,特別是在教學的起始階段,更應該重視這一點。有學生在QQ的說說里這樣寫道:“如果周杰倫來教語文,張靚穎來教英語,我們肯定學得好。”可見學生喜歡的人與事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為了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提高閱讀的趣味性,從網上下載一些笑話和幽默故事,這就可以讓學生在得到片刻的放松和休息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要隨時關注學生的興趣,了解他們的熱點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的求知欲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整體素質。
理解能力取決于詞匯量和語法掌握程度,而閱讀能力更多地依賴于閱讀技巧。下面簡單向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閱讀方法。
一是英語閱讀分為精度與泛讀,快讀與慢讀。瀏覽是快速閱讀中的一種方法,通常又稱為略讀法。瀏覽的關鍵是在抓住文章要點的前提下以個人最快的速度閱讀,以獲得足夠的信息準確地回答有關文章主旨和大意的問題為主要目的。利用略讀法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首尾兩段。因為文章的第一段往往點明文章的主題或是中心思想,或者作者的意圖,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則常常總結歸納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是學生應該有意識地積累英語單詞,沒有一定量的英語單詞做基礎和保障,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都無從談起。學生可以根據“詞不離句”的原則,把一個生詞放在具體的句子語境中記憶分析,根據上下文判斷詞義法。另外,構詞法是中學生必須掌握的語法項目之一。學生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要加強對構詞法知識的實踐,熟悉常見前綴和后綴的含義及派生、合成、轉化法的特點,確定所構詞的詞性和詞義。
三是學生可以不需要閱讀整篇文章,而只需要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從文段中獲得所需的具體信息,然后加以閱讀,這種方法就是查閱法。查閱法主要是獲得具體的信息,回答具體的問題,常常和Who,What,When,Why 和How有關,也有測試中的細節(jié)問題與具體的數字如長度、寬度、高度、距離、大小、尺寸等有聯系。在使用查閱法時應注意文章的結構和順序排列。文章的結構有的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有的是按空間順序排列的,有的是按邏輯順序排列的。弄清楚文章的排列順序能幫助學生在閱讀和回答問題時做到高效省時,準確無誤。
在答題的時候,學生有時會發(fā)現所給的四個題項中,有不止一個選項可以作為答案項,這時就應該意識到該題是一個判斷推理題。在答題時,學生往往一看到有一個看似正確的就立即把他作為正確答案,這是不明智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再看一看其他選項中還有沒有更完備的答案。如果有別的備選答案,就要根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選擇比較,去偽存真,做出深層理解和全面分析,進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斷,選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的最佳答案。
總之,只要在教學中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確定計劃和要求,注重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堅持大量的閱讀訓練,就能提高學生閱讀英語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技能,從而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