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紅
栗子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我國歷代醫(yī)學(xué)家均把栗子看成是益氣、健脾、補腎、強身的最佳滋補品。而秋季又是一年中最佳的養(yǎng)生時期,此時如果適當(dāng)喝點栗子粥,可起到滋陰潤燥、養(yǎng)肺補肝的食療功效。
【糯米栗子粥】
50克糯米洗凈,用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以上,新鮮板栗50克去殼去皮;鍋中放入適量清水煮開,放入糯米和板栗煮開,加蓋轉(zhuǎn)小火熬至粥粘稠即可。糯米栗子粥養(yǎng)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
【山藥栗子粥】
栗子60克去皮與30克山藥、4克生姜、20克干紅棗、60克粳米一起洗凈;將以上食材一齊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文火煮成粥,調(diào)味即可。山藥性味甘平,能補脾胃、益肺腎,尤其適用于脾腎氣虛者。
【排骨栗子粥】
板栗50克剝殼后切小片;排骨250克洗凈后入沸水汆燙去掉臟血沫,加小半勺生抽、鹽和白胡椒粉略腌;適量干貝泡漲后稍微撕小塊;米洗凈后加足水,倒入栗子、排骨和干貝,加入少許鹽煮成粥即可。此粥有補肝強腎之功效。
【豬腰栗子粥】
將1個豬腰表層薄膜撕去,用平刀切成切成小粒,放在花椒水中浸泡20分鐘后用清水洗凈;山藥50克刮去表皮,洗去黏液,切小?。焕踝?枚剝?nèi)?,切成小粒;凈鍋置于火上,添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大米和栗子,先以旺火煮沸;再轉(zhuǎn)用文火煮至米爛湯黏時,加入山藥和豬腰,續(xù)煮至熟,調(diào)入姜汁、精鹽和味精,稍滾即成。此粥可補益肝腎,適用于關(guān)節(jié)酸痛,甚而強直、變形,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患者食用。
【桂圓栗子粥】
100克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栗子200克剝?nèi)ず笥脺厮?小時,去皮備用;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和栗子放入,先用旺火燒沸;然后轉(zhuǎn)小火熬煮45分鐘;將15克桂圓肉和10克白糖入鍋拌勻,續(xù)煮約10分鐘,煮至粥稠,即可盛起食用。此粥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yǎng)心脾之功效,但桂圓味甘性溫,有上火癥狀者和孕婦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