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密
說到“對偶”,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六朝時期的“駢四儷六”,想到那些無休無止的對偶句。其實,六朝以后,駢文之所以沒能成為主流文體,并且備受非議,是因為它囿于寫景,刻意對仗,是形式刻板單一的自然結(jié)果。隨手翻閱任何一篇漢語類語言作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偶”這一形式不僅一直常用于歷代詩文,就是在現(xiàn)在網(wǎng)絡文學濫觴、誰誰誰都可以成為寫手的“輕便文學”時代,“對偶”不但沒有消亡,反而越來越受青睞和重視??梢哉f,充分體現(xiàn)了對稱與均衡、和諧與辯證的“對偶”才是漢語的真正內(nèi)核。作為漢語的學習者和使用者,不明了、不熟稔,絕對是很遺憾的事情。
一、古詩詞
眾所周知,中國號稱詩歌的國度,從古到今,詩詞名篇不計其數(shù)。古代詩詞里,無論是詩詞曲賦還是駢文,無不重視對偶,這是一個常識。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著。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前——后,時間、空間對舉;古人——來者,人物、虛實對舉;悠悠——獨,景、人對比,景、情對舉。短短22個字,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和悲憤一覽無遺,靠的就是這種聯(lián)想和對舉,就是一一對應的對偶句式。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咸啤だ铎稀队菝廊恕罚?/p>
春花——秋月,景物和季節(jié)時令相關;春花秋月——往事,物與事相關;了——知,動作行為相關;小樓——故國,眼前景、心中景相對,現(xiàn)實與往昔相對;東風—明月,景物對舉;雕欄玉砌——朱顏,景、人對舉;在——改,事物存現(xiàn)對舉;愁——一江春水,情、景對舉。一一對應式的聯(lián)想,景和情在現(xiàn)實和往昔中交替閃現(xiàn),高度交融,成就了這首賦愁詩中的名篇。究其根本,靠的仍然是對偶的思維形式和語言形式。
二、古代散文
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詩詞的影響,在古代散文里,對偶的思維模式和語言形式也非常明顯。這里單舉一例,略作分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戰(zhàn)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地——人,三種事物互相兩兩對舉;三里——七里,數(shù)量對舉;城——池,兵革——米粟,四種事物并列;得道——失道,兩種行為對舉;多助——寡助,兩種結(jié)果連提;天下——親戚,人員對比;順——畔,兩種行為對舉。文章短小精悍,卻又義理精微,對偶式聯(lián)想的對比、對舉起到了很明顯的重要作用。
三、現(xiàn)代詩文
現(xiàn)代漢語與古漢語一脈相承,二者在文章寫作思路和語言表達上無疑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
這幾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很多人都不陌生。其中,活與死的鮮明對比,魯迅先生的高大、高尚和少數(shù)自私自利者的丑惡的極端對照,不著一詞,高下立判。
四、其它用語
①久晴鵲噪雨,久雨鵲噪晴。(民間氣象諺語)
②(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沒有眼睛,一只沒有耳朵(真奇怪)。(兒歌)
③我選擇,我喜歡。(廣告詞)
上述幾例,或通俗、或精警、或莊重、或俏皮,但無一例外的是都運用了對偶的思維形式和語言形式,語言工整,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都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
五、演變的對偶
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聯(lián)合式短語最能體現(xiàn)對偶的思維模式。比如由單音節(jié)詞“上”,人們想到了和它相反的“下”,組成了新詞“上下”,“上下”又使人們想到了和它互補的“左右”,因此形成了四字格的成語“上下左右”;再比如,人們由“春”想到同是季節(jié)時令而又相反相對的“秋”,由春天的典型景致“花”聯(lián)系到秋天的典型景致“月”,就組成了“春花秋月”這個成語。
漢語中修飾語的使用,也表現(xiàn)出對偶的特點。比如,“鳥高飛上了藍的天”這句話,從表意的角度來說,我們都能理解。但是,怎么念,都讓人覺得別扭。稍稍改一下,把一些詞語換成雙音節(jié)詞,改成“鳥兒高高地飛上了蔚藍的天空”,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鳥高飛”,全是單音節(jié)詞,順暢;“鳥高高飛”,主語是單音節(jié),狀語是雙音節(jié),不妥;“藍的天空”,定語是單音節(jié),賓語是雙音節(jié),不稱。這里的修改,考慮的就是音節(jié)的成雙成對和均衡勻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