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全
課堂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一、明確學習目標,轉變角色,平等對話,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使學生知道學習的目標,是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和調節(jié)學生學習行為的一種好方法。創(chuàng)設“自覺學”“自己學”的氛圍,充分調動起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語文課程標準》為師生構建了一個平等對話的平臺?!皬澫律韥砜磳W生”,使教師與學生共處一個平臺之上,互相交流、互相促進。教師由原來的主導地位轉換成了“陪練員”,就好像排球訓練中的教練直接參與到了訓練當中,成了陪練員,成了兼職教練。老師認識上到位了,把主體地位讓給學生了,平等的對話格式形成了,學生才能學的自由,自信心才能增強,才能以自己的學習方式快樂地去學習,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二、授之以“漁”,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由之路
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地去暢游,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質疑,討論促進——交流互長,拓展知識面”,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又使學習目標圓滿實現(xiàn),師者何樂而不為呢?在平時的教學中,師者應精心設計自己的引導杠桿,幫助學生尋找一個力的“支點”。例如,在教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時,我先和同學們一起總結了上一首古詩的學習方法:圖文結合,理解詩意;查找資料,合作交流:當眾口述,描繪美景。接著讓學生自主學習古詩。他們興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課堂上氣氛和諧,學生為自己的成功不時露出滿意的笑容。
三、適時引導,激發(fā)創(chuàng)新,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1.適時、靈活變換教法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去。有的老師一味的“抱”著教案,始終讓學生圍繞自己圈定的軌跡去走。為了引導學生思考,老師精心設計了一個個問題。當學生回答時,有的按教者意圖回答了初步的意識心態(tài),有的則可能比較優(yōu)秀,思維具有跳躍性的,用不著回答前幾個過渡問題,一下子就可以回答出問題的“根本”。聰明的教者這時會大加稱贊,愚笨的教者則還是“死抱”教案的教學思路,對學生的回答漠然視之,甚至冠以一輩子都抹不去的“外號”叱之坐下。這樣誰還敢大膽發(fā)言呢?嚴重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可見,以學生為主體,適時靈活變換教法非常必要,一切方法跟著學生轉變。
2.注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保護和培養(yǎng)
有些聯(lián)想的問題經(jīng)過學生討論可能會得出很多答案,也可能提出很多新問題。教師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方法,積極引導,即使學生回答完全是錯的,教師也不應全盤否定,不能一棒子打死,學生自己有一套理解方式,只不過思維的發(fā)展方向不一致罷了,可能有一個更好的答案。創(chuàng)新的火花就這樣激活了。教師應充分注重學生個性的張揚,給他們充分的空間去思考,靈活“掌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教學“互動”合作,貫穿始終
所謂教學“互動”,即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參與。像我們經(jīng)??吹木C藝類節(jié)目《快樂大本營》之所以有很高的收視率,這與它設計貫穿的互動游戲是分不開的。教學“互動”合作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往日的“觀眾”——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負荊請罪》時,我戴上頭飾親自上陣扮演趙王,主角由學生來扮演,排練了一個生動的小話劇。學生想要說好臺詞,小組課前排練時必須認真地探究課文、朗讀課文,才能演得逼真。
四、聯(lián)系實際,“活學活用”
學是為了用,讓學生把課本學習到的知識融入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去,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jié)高效的課,成功的課。例如,在教學“新聞”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觀看校內(nèi)組織的拔河比賽、籃球比賽,去了解校內(nèi)外新近發(fā)生的事件,再讓他們學習例文格式練習寫新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學生學習的效果。在和諧的氣氛中,在充滿自信的時候,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課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高溝鎮(zhèn)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