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聞
一陣秋風起,落葉四處飄,每每此時,人的情緒開始低落起來,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身臨草枯葉落的秋天,心中常有凄涼、苦悶、垂暮之感,易誘發(fā)消沉心理。
為什么秋季里有些人容易傷感呢?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在人體大腦底部,有一種叫“松果體”的腺體,它能夠分泌“褪黑素”。這種激素能促進睡眠,但分泌過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氣溫的變化對其分泌會產生間接影響,尤其是在冷熱交替的換季時節(jié)。
祖國醫(yī)學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七情六欲與五行學說和四季變化存在著相應的聯(lián)系。以五行學說中“金、木、水、火、土”的“金”為例:五臟中的“肺”屬金,七情中的“悲”屬金,四季中的“秋”也屬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連綿的日子里,人們除了容易“秋燥”,有時也容易產生傷感的情緒。
此外,“一場秋雨一場寒”。氣溫的驟然下降,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均受到抑制,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進而使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還會出現(xiàn)心慌、多夢、失眠等一系列癥狀,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低溫抑郁癥”。
預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調節(jié),保持樂觀情緒,切莫“秋雨晴時淚不晴”地自尋煩惱。秋天,乃“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大好季節(jié),是收獲的季節(jié),大可不必自尋煩惱,失意傷感地“悲秋”。飲食滋養(yǎng)好心情,早餐一定要吃,盡可能食用牛奶、雞蛋、水果,補充蛋白質與鈣質的攝取量,以增強耐力與意志力,經常不吃早餐的人,不但無精打采而且意志力也較薄弱。
注重養(yǎng)心和養(yǎng)肝,多喝玫瑰花或菊花茶、蓮子茶,因其具有清肝解郁的作用,長期飲用對于防止抑郁很有幫助。
多吃蓮藕、蓮子、小麥、甘草、紅棗、龍眼等,這些食物有養(yǎng)心安神的作用,對焦慮、抑郁很有幫助。核桃、魚類等含有較多磷質,也會幫助人們消除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