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們總是依據封面來判斷書的好壞,聰明的設計師會創(chuàng)造實用有吸引力的界面。潛在用戶可能會被吸引,但如何一直黏住他們呢?
要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所有一切都指向人本設計,其中用戶是最主要的考量。以人為本:你的應用應該使用日常用語,包括情緒、口語,外觀還要有一絲“誘惑力”。界面應當成為你的好朋友,時刻準備給出建議提升你的體驗,讓你會心一笑。
現在揭幕:是微交互在起作用。精確的說,這主要是界面附帶的交互動畫,使它更具表現力。優(yōu)秀的動畫能夠:
· 表達狀態(tài)并提供反饋
· 提升直接的操縱感
· 將操作結果可視化
在用戶體驗中,關鍵是你如何對待用戶,還有他們使用產品時的感受。極小的細節(jié)都值得加倍留心。微交互提供了用戶所需的反饋,表達了當前運行狀況。無論背后邏輯有多么復雜,都能使界面更親切。
1. 顯示系統(tǒng)狀態(tài)
Jakob Nielsen在可用性原則啟示第一條中描述:讓用戶始終知曉當前在發(fā)生什么。用戶希望立馬得到回應,但總有些情況下,網站需要一點時間等待操作完成。
那么,界面就應當在背景處顯示圖形,反映完成百分比。或是播放聲音,讓用戶了解當前發(fā)生的事情。這個原則也關系到文件傳輸:不要讓用戶覺得無聊,給他們看進度條。即使是不太令人愉快的通知,比如傳輸失敗,也應該以令人喜愛的方式展現。讓你的用戶微笑!
2. 突出顯示變化
通常為了節(jié)省空間,應用會在需要時把某個按鈕替換掉。有時我們需要展現通知,確保用戶注意到了。動畫可以吸引他們注意,不至于忽略你認為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