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乾
在“2015年中韓童書作家座談會”上,有這么一個熟悉的身影,她身材高挑,氣質(zhì)高雅,談吐溫和卻又精辟犀利,尤其是兩條長長的辮子,十分惹人關(guān)注。她就是廣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兒童作家、被稱作“辮子姐姐”的郁雨君。
郁雨君被稱作“辮子姐姐”,絕對實至名歸。根據(jù)測量,她的頭發(fā)辮子已經(jīng)達到80.2厘米,并且還在繼續(xù)生長中。熟悉郁雨君的人都知道,她之所以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卻并不是因為長長的頭發(fā)辮子,而是她富有魔力一般的雙手寫出來的童書。
郁雨君的主要作品有“辮子姐姐心靈花園”“辮子姐姐主題公園”“辮子姐姐純情經(jīng)典”等多個系列,達70余本500多萬字,曾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少兒圖書獎”等獎項,是國內(nèi)活躍在一線的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她為此次受邀參加“2015年中韓童書作家座談會”感到十分高興,因為在郁雨君看來,這是給中韓作家的溝通搭建了一座橋梁,讓不同民族、不同環(huán)境、不同語言卻有著相同情懷的作家們能夠有機會坐在一起,敞開心扉,打破國界的隔閡,直面自己與對方最真實、最深刻的想法。在她看來,這是在中韓文化交流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事情。
作為一個童書作家,郁雨君了解兒童的世界要比了解成人的世界更加深刻。在她看來,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文學其實只是出現(xiàn)在近一二十年的時間里。它的出現(xiàn),與社會對待兒童的態(tài)度有關(guān)——在我們的成人世界里,有沒有把兒童當做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獨立思想的群體來對待,這是決定兒童文學出現(xiàn)與否的關(guān)鍵。在我們固有的認識中,兒童是被教育的對象,總是被迫著接受成人所給予的一些知識和概念,其實兒童也有自己的思維,也有著自己鑒別好壞善惡的能力。郁雨君認為直到90年代以后,兒童的天性才得到普遍性的釋放,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文學才開始出現(xiàn)。也因為兒童文學的誕生,成人們開始意識到,原來兒童眼中的世界是特別的,郁雨君說,作為童書作家,我們的責任就是要給兒童展示一個特別的世界。
在郁雨君的眼中,中韓兒童文學的發(fā)展有著相似的軌跡,也許這其中隱隱有著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共性所在。但對于兒童群體的正視,也是近些年來在世界范圍內(nèi)慢慢覺醒的。雖然早在一二百年前,歐洲就有了《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樣的著作,但它們并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文學,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也是給成人看的,里面的一些劇情和因果論也十分符合成人的世界觀。但在郁雨君看來,這些誕生于歐洲的早期作品里閃耀著意義非凡的智慧,可以看作是兒童文學的濫觴,后世的童書作家們都從這些作品里汲取了不同程度的營養(yǎng)。
郁雨君很關(guān)注韓國的兒童文學,也看過不少韓國兒童文學的優(yōu)秀作品,但她表示了略微的遺憾,因為中韓兩國有許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并未相互引進,這是因為雙方之間的文化交流還有些閉塞,通過此次“2015中韓圖書版權(quán)貿(mào)易洽談會”和“中韓童書作家座談會”,郁雨君說她看到中韓兩國之間的交流又開啟了一扇大門,架起了一道橋梁,可以預(yù)見以后兩國的文化交流將進入一個新的篇章。
談起兒童文學,郁雨君就十分健談,她說也有許多家長咨詢過她,問過諸如“孩子讀了你的書會不會愛上閱讀啊”、“怎樣提高寫作能力啊”之類的問題。談起這個,郁雨君就有些傷懷,她說兒童的閱讀不能帶著功利性的目的,因為兒童作品本身就是要給孩子展示一個特別的世界,讓他們沉浸在這個世界里,他們的閱讀就會像吃飯、睡覺、呼吸一樣,是一種漫無目的的美好行為。談起這些話的時候,郁雨君的眼中就會閃爍著別樣的目光,單純而真摯,也許她真的就像自己對自己評價的那樣,“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進化成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