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對于教育教法的探索和實施也有了深入的研究。情境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
關鍵詞:情境教學;理解障礙;教學策略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于語文當中一些較為抽象、感性的課文內(nèi)容難以理解,不易產(chǎn)生學習興趣,而情境教學法是語文教學中應用性較強的教學方式之一,它能夠?qū)⒊橄蟮闹R變?yōu)樯鷦有蜗蟮闹R,利用相應的生活情景,或者生動的語言描述將抽象、晦澀的內(nèi)容變得生動有趣,富有生活氣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更有利于學生對于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以下就這一問題展開詳細的闡述。
一、導入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很難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非常容易被課堂內(nèi)容以外的東西所吸引,這就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巨大困難,如果教師不能夠在教學過程當中找到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生動的教學內(nèi)容,將會使學生的聽課效率降低,嚴重影響課程進度,十分不利于教學的進一步展開。因此,我會在課前設定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生活化情境來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生將留在下課時的注意力拉回來,為課程的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工作,為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例如,在學習《人有兩個寶》這一內(nèi)容時,我會在課前帶領學生進行猜謎語大賽,在黑板上寫下:
絨毛輕又輕,飛舞像傘兵。隨風到處飄,安家把根生。(打一植物)
兩頭尖尖,肚兒圓圓,脾氣不小,內(nèi)藏元寶。(打一植物)的謎語,讓學生猜猜謎底是什么,在學生情緒激昂地進行猜謎時,我會將“人有兩個寶”幾個大字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明確我們本文學習的內(nèi)容是什么,然后進入正式的學習。通過這種情境式的引入,能夠激起學生對猜謎語的興趣,進而引起對文章的好奇,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氛圍,為開展教學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二、情境嵌入教學,減少理解障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難免會有一些學生不好理解的內(nèi)容出現(xiàn),這時,教師就應該在教學內(nèi)容當中嵌入一些情境化的教學,使這些抽象的、在生活當中不常見的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換成學生能夠理解的、可以與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的具體知識。例如,在學習諺語“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時,同學們會對該諺語有一些不理解,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言語的真實含義,我會為同學們繪聲繪色地講述三國時期呂布的英雄事跡,以及赤兔馬是如何伴隨主人征戰(zhàn)沙場,保護主人的,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于該知識點的學習,最終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鞏固情境教學,深化學生理解
小學語文的學習主要在于基礎知識的積累,這就需要教師不斷重復知識點幫助學生進行鞏固,但是反復練習鞏固知識點的過程通常是枯燥無味的,這對于小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不愿積極參與的環(huán)節(jié)。因此,為了將這一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教師應當避免僵化的復習鞏固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嘗試,通過列舉一些生活中與本課學習內(nèi)容息息相關的生活場景,對于學生的知識點掌握程度進行檢測,這樣就避免了深化知識過程的枯燥性,同時又對于知識點進行了進一步深化,使得整個復習鞏固過程更加輕松,學生的參與意識就會更高。
情境教學作為一項具有多年歷史的教學方法,有其優(yōu)越性以及先進性,因此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進行該項教學方法時因地制宜、靈活多變,以發(fā)揮其最大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吳傳姬.小學語文情景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1).
[2]王維秀.淺談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0).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