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娜(深州市醫(yī)院檢驗科,河北 衡水 053800)
靜脈血與毛細血管血常用血常規(guī)檢驗結果的對比觀察
單 娜
(深州市醫(yī)院檢驗科,河北 衡水 053800)
目的 對比分析靜脈血和毛細血管血的血常規(guī)檢驗結果,以提高血常規(guī)的診斷準確性。方法 選擇2015年3月~9月來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體檢者100名為對比分析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健康體檢者分為靜脈血采血組和毛細血管血采血組,對比兩組健康體檢者在血常規(guī)診斷結果上的差異。結果 通過數據整理和對比,可以發(fā)現除了紅細胞比容(HCT)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兩項指標外,其余六項指標均有明顯差異,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本文建議,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應該推薦使用靜脈采血法,促進血常規(guī)診斷結果的提高,以促進臨床診療技術的進步。
靜脈血;毛細血管血;血常規(guī);差異
本文主要內容就是對靜脈血和毛細血管血的血常規(guī)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9月來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體檢者100名為研究對象。將健康體檢者分為靜脈血采血組和毛細血管血采血組,為了確保分組的公平性和準確性,無論是觀察對象的抽取、還是分組,均使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操作。將健康體檢者分為靜脈血采血組和毛細血管血采血組,各50例。靜脈血采血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2~57歲,平均年齡(35.24±4.73)歲。毛細血管血采血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5.51±4.47)歲。兩組健康體檢者的例數、性別、年齡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排除標準
本次研究分析的排查對象如下:有心肌梗死病史且進行病情發(fā)作的患者;腦卒中近期發(fā)作患者;近期有重大傷害的患者;內分泌疾病患者;肝臟功能受損患者;腎臟功能受損患者;月經期女性;妊娠期婦女;哺乳期婦女[1-2]。
1.3 方法
1.3.1 靜脈血采血組
靜脈血采血組的健康體檢者于清晨來院進行檢驗,空腹采血,使用真空采血法[3]。靜脈采血的具體方法是,常規(guī)消毒患者的靜脈肘部,后行常規(guī)穿刺采血,采血量控制在2 mL左右。采血后,將血液標本置于抗凝管中,并做搖勻處理。
1.3.2 毛細血管血采血組
毛細血管血采血組的采血部位是健康體檢者左手食指的內側面,消毒處理后穿刺采血。采血后,將血液標本置于抗凝管中,并做搖勻處理。
1.3.3 其他方法
兩組健康體檢者的血常規(guī)檢驗均使用同一套血液分析儀器,所使用的稀釋劑、溶血素、清洗液均為配套試劑[4]。
1.4 觀察指標
本次臨床研究分析的對比是指標是血常規(guī)八項檢驗指標,具體為:HCT、MCH、白細胞計數(WBC),紅細胞計數(RBC)、血小板(PLT)、血紅蛋白(Hb)、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5]。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分析中,所使用的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為SPSS 19.0,本次研究分析所產生的所有數據都使用這一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數據整理和對比,可以發(fā)現除了HCT和MCH兩項指標外,其余六項指標均具有明顯差異,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健康體檢者的血常規(guī)檢驗效果對比(n,±s)
表1 兩種健康體檢者的血常規(guī)檢驗效果對比(n,±s)
檢查指標 靜脈血采血組(n=50)毛細血管血采血組(n=50) P HCT 0.55±0.13 0.55±0.12 ?。?.05 MCH(pg) 26.25±4.643 26.75±4.40 ?。?.05 WBC(*109/L) 5.32±1.31 6.20±1.45 ?。?.05 RBC(*109/L) 3.82±0.15 3.45±0.29 ?。?.05 PLT(*109/L) 225.17±18.65 207.48±14.58 ?。?.05 Hb(g/L) 134.46±32.47 123.74±23.55 <0.05 MCV(fL) 92.45±7.16 86.16±10.36 ?。?.05 MCHC 311.74±16.39 298.35±14.73 ?。?.05
在臨床診療中,血常規(guī)是最為常用的檢驗方法,很多疾病的排查和確認都離不開血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的檢驗結果能夠幫助醫(y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更好的提出治療手段,其臨床價值非常重要[6]。臨床研究發(fā)現,不同的采血位置,會對血常規(guī)的最終檢驗結果造成影響,這個臨床診療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本院臨床人員分析了采血位置對血常規(guī)檢驗效果的影響,選取的觀察對象為健康體檢者100名,一組使用靜脈采血,一組使用毛細血管采血,均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從檢驗結果上看,兩組受檢者的血常規(guī)檢驗結果在部分指標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毛細血管采血獲得血液樣本中,可能會含有細胞內液、組織間液,血常規(guī)檢驗結果容易受到干預,準確性較差;靜脈血采取肘前靜脈,干預少,檢驗的準確性高[7]。因此,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應該優(yōu)先使用靜脈血采血方式。
[1]武津津.血常規(guī)檢驗中靜脈采血與末梢采血的差異研究進展[J].醫(yī)療裝備,2015,12∶100-101.
[2]張利娟.不同部位采血對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9∶79+93.
[3]席菊蘭,池志芳.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應用比較[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03∶71-72.
[4]袁立彥.兩種采血方法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差異性研究進展[J].吉林醫(yī)學,2013,18∶3669-3670.
[5]韓曉蓉.末梢血和靜脈血在血常規(guī)檢測中的結果對比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18∶171-172.
[6]向珍萍.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guī)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2∶65.
[7]張增明.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對比[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20∶139-140.
本文編輯:徐 陌
R446.1
B
ISSN.2095-6681.2015.035.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