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構建與思考
文/劉濼丹
摘要:大學生是建設祖國的未來中堅力量,因此,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大學教育應以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為根本。而綜合素質測評是評價大學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所以,綜合素質測評的指標就必須全面、科學、系統(tǒng),從而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出準確的評判。
關鍵詞:大學生;綜合素質;素質測評;指標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9-0246-01
引言
21世紀中,祖國的復興要以人才為基礎,然而只是專于某個基礎的知識是很難滿足社會發(fā)展的,因此,大學生作為祖國的重要人才,提升其綜合素質成為了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目前,高等院校都在致力于強化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也在致力于構建一套完整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因此,本文就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構建展開探討,意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
一、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構建的必要性
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而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建設是綜合素質教育成果檢驗的重要方式,所以,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構建具有極大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考核準確性
在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測評中,要具有定性的部分,也要具有定量的部分,通過測評指標的構建,實現測評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從而提升測評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
(二)改變以往注重考分的現狀
長久以來,雖然我國已經實行了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是很大,考分一直以來都是衡量學生能力的重要指標,這種模式極大的御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打擊了學生自主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因此,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實現綜合素質測評的指標化。
二、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構建的原則
(一)指標構建要具有導向性
要明確綜合測評指標構建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品行、知識、能力等等全方面的素質。因此,測評指標的構建要具有導向性,要能夠引導當前的教育走向綜合素質提升的方向,幫助當前教育模式進行改革,真正實現教育的素質化。
(二)指標構建要有定量與定性向結合
定性的指標更具有主觀性,更能反映周圍人群對學生的真實印象,而定量的指標可具有標準化和可算化,更加直觀明了。因此,定量與定量的指標要結合起來,確保綜合素質測評的可操作性和高效性。
(三)指標構建要具有全面性
指標構建必須要具有全面性,這樣才能對學生的素質進行綜合全面的測評。要將思想品德、知識能力等等方面結合起來,還應與三好學生、獎學金、助學貸款等等聯(lián)系起來,使得測評指標更具有實用性。
三、大學生綜合測評指標構建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綜合素質能力強的學生,只有這樣的學生才能在日后的激烈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因此,綜合測評指標的構建要具有全面性、導向性。從而提升教育的效果,促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具體來說,建立全面的綜合素質測評指標應該涵蓋以下方面:
(一)思想道德思想品行測評指標
思想品行是教育之根本,也是考核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其中首要的是愛國主義思想水平和社會的責任感,而后還要考察其敬業(yè)精神、團隊意識以及所獲得的學校獎懲等總共包括了5個方面的指標。
(二)專業(yè)水平測評指標
專業(yè)水平是學習的根本,學好專業(yè)知識是學生的最重要任務,專業(yè)知識不單要包括本專業(yè)的知識,還要能夠了解相關聯(lián)專業(yè)的基礎知識,使自己成為多領域能手的復合型人才,這樣才能適合就業(yè)的需求。因此,專業(yè)水平測評的指標包括了:專業(yè)課程成績、選修課程成績、其他專業(yè)學科成績、計算機水平、外語水平、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等等7個方面的指標。
(三)科學素養(yǎng)測評指標
科學素養(yǎng)是大學生的重要素質,作為當代的大學生要具有崇高的科學理念,崇尚科學,并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科學水平以及科研實踐能力。要能科學的看待周圍事物以及處理身邊的事情??茖W素養(yǎng)的指標主要包括了:基礎科普知識水平、科研能力,所接受的相關科研培訓、科研項目、科研競賽以及獲得的科研成果等等6個方面的指標。
(四)人文素養(yǎng)測評指標
人文知識提升人的素養(yǎng)與品位的重要途徑,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不單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面,更能夠陶冶心境情操,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使得學生更加德才兼?zhèn)?。人文素養(yǎng)的指標包括:人文基礎知識、人文理念、人文精神等3個方面。
(五)生理素質測評指標
生理素質主要還是從健康和體育情況來進行考量,指標主要有:健康情況、體育課程情況、課外活動情況、是否有參加校園運動隊、是否有參加體育賽事、是否有參加體育社團等等6個方面進行考量。
(六)心理素質測評指標
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反映一個人的自身修養(yǎng)以及處理事情的能力,現在的企業(yè)越來越重視員工的心理素質問題,因此,對于大學生也要加強心理素質方面的培育。對于心理素質的考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抗壓能力、受挫能力、適應能力、自控力、協(xié)調能力等等。
(七)其他素質
其他方面的素質主要有:是否當過干部、是否參加過社會工作、是否有進行勤工儉學或是參加一些志愿者活動等等。
總結
當代的大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為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需求,就尤其要重視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完善測評指標體系建設是首要的,務必要做到全面性、導向性,同時測評的指標要能夠定性與定量向結合。
(作者單位: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參考文獻:
季麗.構建科學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高等教育教學研究,2014(4)
劉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教育與人才,2014(9)
李俊杰.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探索及思考.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