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麟
摘 要:討論了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德育小組管理”來開展班級德育工作,對“德育小組”的構建及其管理模式進行了全面論述,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德育;班主任;初中生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導者,更是班級德育工作的組織與管理者。在當前的網絡時代背景下,德育管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初中生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的復雜化,導致他們的學習受到了干擾,價值觀的轉變,促使很多中學生道德品質低下,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成長。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班主任,必須要給予初中生高度的關懷,同時優(yōu)化德育方法,全面提升初中生的道德品質,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對此,本文探討了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德育小組管理”來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建議和參考。
一、“德育小組”的構建
德育小組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德育小組工作模式下,以生帶生,以“兵”管“兵”,以班主任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全面打造班級德育體系??傮w來說,德育小組的構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建立學生檔案
以評測法對當前學生的道德情況進行摸底,了解學生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將評測結果錄入學生檔案。同時,建立學生評測長效機制,將學生的道德情況以曲線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從而對每一名學生的道德思想進行細致的掌握。
2.對學生進行分組
根據(jù)學生在一個階段內的表現(xiàn)情況,按道德品質將學生分成優(yōu)、中、低三個類別,并結合類別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原則以道德思想為主,學習情況為輔。德育小組的主要形式為金字塔結構,按照“2名優(yōu)等、3名中等、4名后進”的形式排列,青春期叛逆思想較為嚴重的學生不在小組之列,本著有教無類的原則,由班主任對他們親自輔導。
3.對德育小組的評價
建成德育小組后,班主任需要定期對一個階段后各小組的運作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1)對單個學生的評價;(2)對德育小組人員配合情況的評價;(3)對德育小組效果的評價。由班主任設定評價周期,評價完畢后將結果錄入檔案,同時依照檔案重新分組,以確保德育小組最優(yōu)化,運作“效益”最大化。
二、對“德育小組”的管理
1.德育目標的確立
德育目標是全體師生共同的目標,在實踐中,班主任必須要讓每一名學生都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同時讓每一名學生了解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并向學生滲透道德與學生成長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與學生共同制定德育目標。班主任可引導學生將道德目標分解為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并制訂實施計劃。如近期目標為了解我國的道德傳統(tǒng)、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心理特征,中期目標為形成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長期目標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
2.德育小組的自我管理
強化德育小組進行自我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務,那么,自我管理“管”什么?嚴格來說,除了引導學生對個人行為、思想和心理等進行自我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德育小組成員管理集體行為,并通過德育小組這一平臺,以相互監(jiān)督、相互幫助為手段,借助團隊力量進行自我管理。在實踐中,班主任應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基本意識,即公共紀律和行為規(guī)范;同時處理好班主任管理與德育小組自我管理之間的關系,給予德育小組一定自我管理的空間,為德育小組確定自我管理的范圍,提高德育小組自我管理的透明度,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圍,推動德育小組工作持續(xù)開展。
3.德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
作為德育工作的主體部分,德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需要隨時隨地,除了專項德育活動之外,課堂與課外,校園與家庭,都必須開辟為德育活動的場所。如最基本的德育活動,要求師生、生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班主任需要聯(lián)合各德育小組在班級內營造一種“互助”的氛圍,從而帶動學生互相幫助,協(xié)同成長。同時,班主任還需要定期組織各小組開展專項德育活動,主要包括:(1)定期組織集體勞動、文娛活動和特長展示等群體活動;(2)定期開展法制觀交流活動;(3)定期組織德育小組看望和幫助孤寡老人、對群眾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幫助維護交通秩序、宣傳環(huán)境保護等公益活動。此外,文化活動也是德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班主任可組織學生定期開展作文評比,以“我的理想”“我的愛國觀”“我對遵守社會秩序的幾點看法”等為主題,引導、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心聲。在德育活動中,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則,以“榜樣示范法”來做出表率,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影響學生的心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以促進全體學生健康成長。
嚴格來說,“德育小組”僅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種方法,而并非德育的全部。德育永無止境,從學生入學到學生走出校園,都應沐浴在德育的陽光下。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開辟更多的德育路徑,打造完善的德育體系,為促進中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劉丙元.當代道德教育價值危機審理[D].山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