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翼虹
摘 要:英語新聞聽力教學是高校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一個難點,聽懂新聞,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非常重要。作為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新聞聽力技能,促使學生提高英語新聞的聽力理解能力。本文簡單分析了英語新聞的特點,并探討了在高校英語新聞聽力教學中,教師可采用的有效教學手段與策略。
關鍵詞:新聞英語;聽力技能;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10-0266-02
在高校英語教學目標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技能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校英語各項等級考試中(如四六級考試),作為英語聽力內(nèi)容之一的新聞類不可或缺。英語新聞是非常實用的語言門類,它是大學生了解世界動態(tài)的必要方式。但是由于新聞語言本身所具備的特色,使得英語新聞聽力教學面臨重重困難。高校英語新聞聽力只要教學方法得當,學生是可以克服英語新聞聽力的困難,掌握英語新聞聽力技能的。
一、英語新聞的特點
進行英語新聞聽力教學,應該從英語新聞自身的特點入手。首先,新聞具有及時、報道內(nèi)容新鮮、信息量大、涉及面廣等特點。以它為教學內(nèi)容,能夠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需求。但是因為英語新聞涉及的面廣,語言包含的詞匯量大,專業(yè)詞匯和專有名稱多,固定格式多,長句多,虛詞多,縮略詞多,其中還有不少的詞匯摻雜了不同文化的隱含意義和歷史背景,導致學生在練習英語新聞聽力的過程遇到困難,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新聞的積極性。其次,英語新聞語言真實不虛假。英語新聞從事實出發(fā)采用最鮮活最大眾的語言報道或評論世界各地發(fā)生過或正在發(fā)生的事件。教師可鼓勵學生時常收聽VOA、BBC或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英文頻道來了解時事動態(tài)。在對英語新聞聽力技能的訓練中,感受英語語言在不同層面的表達和運用特點,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英語學習情境。但是新聞播音的基本語速比日常生活中會話速度快,篇幅也短,包含的信息量大,而且從一開始,聽新聞的學生都是被動的,既不能自動調(diào)節(jié)速度,也不可能讓播音員重復,這就給學生的聽力理解造成了障礙。
二、英語新聞聽力的教學策略
英語新聞自身的特點成了學生掌握英語新聞聽力技能的障礙。英語新聞聽力技能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對英語教師來說,也難教。要實現(xiàn)英語新聞聽力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關注新聞語言的形式及英語新聞聽力的技巧,并將語言和文化聯(lián)系起來。英語新聞聽力的教學準則是培養(yǎng)學生整體語篇的語用意識、聽力意識和文化意識,引領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聽寫能力以及語篇分析能力,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需要注意下述一些問題。
(一)打好英語新聞聽力的基本功,為提高聽力技能打基礎
首先,教師在聽力教學中應要求學生記牢一定數(shù)量的新聞詞匯。新聞報道內(nèi)容涉及面很廣,涵蓋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科學、社會等很多方面,因而新聞語言詞匯非常豐富,新詞很多。時髦的詞匯、專業(yè)術(shù)語以及地名的大量涌現(xiàn)也是新聞詞匯的一大特色。由于新聞報道的需要,新聞中會出現(xiàn)地名、人名、機構(gòu)或者某個組織的縮略詞,這些超出了平時學習范圍,如果不熟悉這些英語詞匯,就會對聽力理解造成障礙。每天新聞中出現(xiàn)的詞匯,絕大部分都是英語新聞常用詞匯。換言之,只要在聽力學習過程掌握七八百個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新聞詞匯,就可以弄懂80%的新聞內(nèi)容。其次,在新聞聽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教學生掌握英語新聞的固定句型。新聞報道由于受到時間的緊迫性,所以一般篇幅較短,語言也比較簡單。新聞的報道大多采取高度擴展的簡單句,并將同位語、介詞短語等內(nèi)涵豐富的句型壓縮在有限的篇章里,結(jié)構(gòu)十分緊湊。這樣的句式更適于閱讀,但對聽力理解來說有難度。因此英語新聞聽力教學中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掌握英語新聞中的句型結(jié)構(gòu),以減少理解難度。
(二)培養(yǎng)學生對新聞語篇的聽力意識和語用意識
英語新聞聽力是對新聞篇章的全盤解讀能力,只有把新聞聽力素材放在整個語篇中考察,才能對整則新聞做出符合作者意圖的解讀。由于語言水平、思維方式、文化素養(yǎng)以及文學修養(yǎng)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在理解上會出現(xiàn)障礙。如何通過語篇分析方式來聽新聞,對培養(yǎng)學生語篇聽力的意識,提高學生聽力分析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英語新聞聽力技能不是很高時,應該大量閱讀英文原版的新聞材料,在掌握英語新聞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再提高聽力技能。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四個技能本就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在英語新聞聽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語音語調(diào)、省音、連讀等來捕捉新聞信息,一方面可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文化語境,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新聞語言中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具有文化意義和美學內(nèi)涵的新聞語言特征如變異、選擇和前景化等的敏感性、洞察力,并對其進行語用分析,挖掘新聞播報者的語用意圖和語用效果。
(三)培養(yǎng)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理解新聞內(nèi)容的能力
文化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基礎英語學習之后,己經(jīng)對目的語的文化以及與文化密切相關的語言現(xiàn)象、文化習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英語新聞聽力教學中應加強對與文化有關的語言現(xiàn)象的理解、分析和對比,促進學生對目的語文化更為系統(tǒng)的掌握,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寬容性和處理文化差異的應變能力。
(四)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英語新聞的聽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所教學生的英語新聞聽力技能的掌握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課堂聽力教學策略。一般來說,學生的英語新聞聽力能力是有差距的,所以在初步課堂教學時,可以采取下述教學策略:首先,播放聽力材料之前,給學生一些準備。比如老師可介紹與該篇新聞報道相關的一些背景知識,并對新聞中出現(xiàn)的較難掌握的專業(yè)詞匯或者專有名詞稍作解釋。或者在英語新聞聽力學習之前,先用中文講解當天課堂要學習的新聞內(nèi)容,再通過閱讀與此相關的英文材料來了解相應的英語表達方式,這樣可以有效擴大學生的新聞詞匯量,聽新聞報道也會更容易。做好聽之前的準備,還可以幫助學生做到有目的的鎖定相關信息,使學生聽懂新聞要義。其次,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教學生抓住內(nèi)容的關鍵點。在進行英語新聞聽力訓練時,不要把精力放在個別詞匯或短語上,一定要聽新聞要點。只要學生抓住了新聞的主要意思,聽不清或聽不懂個別詞句也沒關系。新聞報道一般會把新聞的關鍵點和結(jié)論置于全文的第一個句子(新聞導語),然后再按照事實的重要程度以逐層遞減的順序來掌握新聞內(nèi)容。對一篇新聞來說,導語就是新聞的關鍵所在,是新聞的精華部分,它昭示了新聞的主題。導語大多數(shù)都開門見山,突出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在英語新聞的理解中,抓住導語是很關鍵的一步。但是,由于導語基本上是新聞的第一個句子,學生往往會忽略,或者無法抓住最重要的信息,給后面的新聞理解造成妨礙。因此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新聞,主動抓住新聞的要點。再次,在進行英語新聞聽力教學時,教師應當要求學生邊聽邊做筆記,這會使學生在英語新聞聽力訓練中更加專注,也減輕了學生的記憶負擔,還培養(yǎng)了學生高效率地運用縮寫、符號等形式記下新聞關鍵點的能力。做筆記時,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要太在乎難懂的人名及地名。在做筆記時應注意所記錄的內(nèi)容要有一定的層次和結(jié)構(gòu),同時要注意將筆記做的簡單易懂,過分復雜的圖形、符號也許會給理解增加困難。最后,新聞聽力教學不可忽視細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要求學生掌握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再去理解新聞中出現(xiàn)的一些細節(jié),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新聞聽力技能是很重要的。教師在課堂上應進行啟發(fā)式提問,針對細節(jié)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反復去聽,直到聽懂能解答疑問為止。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當堂轉(zhuǎn)述聽過的新聞,以考察學生對于新聞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從而幫助學生運用儲備在大腦中的背景知識,表達自己的觀點。
英語新聞聽力教學是高校英語聽力教學的一個難點,聽懂新聞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非常重要,因為聽英語新聞是學生了解最新時事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可增長學生見識,開闊他們眼界,同時還可學習最新的詞匯和語法知識。但是聽懂英語新聞卻非易事,教師應充分了解新聞材料的特征,掌握教學規(guī)律,進行系統(tǒng)的英語新聞聽力教學,從而提高學生英語新聞聽力技能。
參考文獻:
〔1〕康珉.新聞英語教學模式初探[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5).
〔2〕盧敏.選擇性注意、筆錄與聽力理解[J].山東外語教學,2006,(5).
〔3〕彭靜,王松.新聞英語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9).
〔4〕魏軍.英語專業(yè)四級聽力考試中新聞部分的應試技巧[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3,(4).
〔5〕張海霞.網(wǎng)絡新聞教學模式的分析和應用[J].山東電大學報,2006,(1).
(責任編輯 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