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yōu)榱俗约旱睦鎮(zhèn)e人時,內心難免愧疚,于是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來安慰自己。
毫無疑問,人們在使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時,都是指人如果不為自己謀利、謀權、謀財的話,上天都會誅滅他。事實真是這樣嗎?
《三字經》開篇就提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笨梢姡覈娜寮宜枷霃娬{的是仁義與善良,而非自私自利。西方《圣經》中也出現過神毀滅所多瑪和俄磨拉的場景,而佛教中也有人類被天火、天水滅絕的描述。這些記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上天所誅滅的都是罪大惡極的人??梢哉f,人類歷史就是懲惡揚善的歷史。在儒家讀本里出現“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樣一句話,是很不相宜的,顯然是人們的理解出現了錯誤。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自何處,現已無法考證,不過《論語》中有著這樣的記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薄叭瞬粸榧海煺D地滅”很可能就是從中演化而來的。之所以會出現錯誤的理解,主要是因為“為”的讀音,即陽平和去聲,雖然二者只差一個聲調,它們的意思卻大相徑庭。
現代學者普遍認為,“為”是修為、修養(yǎng)的意思,應該讀二聲,即:陽平;天誅地滅,是并列結構,就是天地誅滅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人如果活著形式為人,行為不能成為人的標準,像禽獸一樣的話,天地都要誅滅他。簡單地說,人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天地難容。
(郝景田摘自《西安晚報》2015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