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安縣城南實驗小學(226600) 趙曉莉
以《云房子》的教學為例談以學定教
江蘇海安縣城南實驗小學(226600) 趙曉莉
“翻轉”課堂,首先要“翻轉”教育理念,徹底摒棄“滿堂灌”和“滿堂問”的形式。對《云房子》的教學,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有效先學,以學定教;質疑探究,多學少教;鼓勵展示,教學相長,給學生提供更充裕的自主學習機會和更廣闊的學習展示平臺。
以學定教 質疑探究 鼓勵展示
“翻轉課堂”倡導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把握學情,找準起點,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引發(fā)學生更深層次的探究與發(fā)現(xiàn),從而真正做到以學定教,打造高效課堂?;谶@樣的認識,筆者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堅持以生為本,引導學生在課前有效先學,課上合作探究,從而輕松高效地獲取、理解、運用新知識。下面,我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課文《云房子》的教學為例來談談具體的做法。
在預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將難寫的生字、難理解的詞語、難讀的句子和難懂的問題都記錄在《預學本》上。每次上課前,我都會批閱每一位學生的《預學本》,了解他們的學習起點,梳理學生的“懂與不懂”,刪繁就簡,大膽放棄自己原先預設的教學點,把課堂的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學生難以掌握的重難點上。
從學生預學《云房子》的反饋來看,文中的詞語都很淺顯易懂,學生并沒有覺得難以理解。但有兩個易錯字——“然”和“?!保诔洉r,就有學生將“然”左上部件的“月”寫成了“夕”,也有學生混淆了“要”和“?!?。于是,我在課前查閱了“然”和“?!钡淖掷?,在課堂上針對這兩個字進行了輔導。我先出示了一幅圖,讓學生猜測根據(jù)圖意造出來的字到底是課文的哪個生字。學生一邊細致地觀察,一邊激烈地討論。他們交流了從圖中獲取的相關信息:有一只狗被吊在那里,火上烤著的可能是狗肉。學生很快鎖定了生字表中的“然”。我告訴他們,其實“然”是“燃”的本字,本義是“燃燒”,但后來意思發(fā)生了變化?!叭弧钡摹八狞c底”就像火團,“犬”就是狗,而“月”則是由“肉”演變而來的。
而“?!弊之斨械摹岸边^去其實表示胡須的意思。關于“?!钡淖掷?,第一種說法是男子用胡須戲弄女子,意為“戲?!?;第二種說法是女子戴上胡須演戲,有“玩?!敝?。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我選擇了第二種字理講解給他們聽。學生饒有興趣地聽著,一個個都驚嘆漢字造字的神奇與有趣,知道“然”和“?!睂戝e了。
學生在《預學本》上提出的問題可謂五花八門。該如何妥善處理呢?在課前批閱時,我將學生的眾多問題進行了梳理與匯總,并按提問質量評價為“三星問題”“二星問題”和“一星問題”。對不同星級的問題,我采取了不同的處理方法:離譜的、價值不大的“一星問題”先放置;簡單易解決的“二星問題”則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答案;有探究價值的“三星問題”往往是解讀文章的核心問題,那就發(fā)揮其紐帶作用,引發(fā)學生在品讀課文時充分地合作探究,盡情地對話交流。星級問題的評價機制發(fā)揮了導向作用,學生漸漸明白什么樣的問題是有價值的,質疑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學生就《云房子》這篇童話故事提出了比較有價值的問題,比如:“云房子是誰建造的?”“云房子都是什么樣子的?漂亮嗎?”……我緊緊扣住了核心問題——“小鳥們造的云房子是什么樣子的”組織教學。課上,我拋出這個問題,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品讀課文重點段落,然后讓學生扮演小鳥,動手造云房子,并用心思考:“如果你就是一只小鳥,你會造什么樣的云房子呢?”
很多課堂都設有合作探究的環(huán)節(jié),但常常流于形式,討論時轟轟烈烈,交流時卻一帶而過。為了避免這種形式主義,我在課堂上留出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或者小組的學習成果。
在《云房子》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介紹自己造的云房子。對表達有困難的學生,我還提供了句式:“我們的云房子真漂亮??!它們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痹趯W生的交流展示中,云房子真是千姿百態(tài)、千奇百怪:有層層疊疊的寶塔,有可愛的蘑菇亭,有腿粗如樁的大象……這樣,鼓勵學生自由交流,大膽展示,不僅使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促進教者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給學生提供更充裕的自主學習機會和更廣闊的學習展示平臺。
作為新時期的教育者,我們不僅要讓課堂“翻轉”,更要讓自己的教育理念“翻轉”,盡量做到“學生先學,教師后教”“教師少教,學生多學”,甚至“教師不教,學生會學”,從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自主發(fā)展。
(責編 莫彩鳳)
G623.2
A
1007-9068(2015)0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