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樂峰 譚輝
(邵陽學院 湖南邵陽 422000)
研究對象為參加邵陽市力特美健身會所的動感單車運動的健身者共30名,男性15人,女性15人,參與本實驗的鍛煉者之前并未進行過相關(guān)的體育鍛煉。
1.2.1 實驗設計
單車課程頻度為一周三次,運動時間為50min(包括熱身和拉伸放松10min)運動中,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
1.2.2 測試指標
健康指標為體重、腰圍、臀圍、大腿圍和體脂百分比。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數(shù)據(jù)用SPSS13.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用±S表示,進行T檢驗。
表1 實驗前和實驗第15周男、女體重比較 n=30
表2 實驗前與實驗第15周男、女腰圍的比較 n=30
表3 實驗前與實驗第15周男、女臀圍的比較 n=30
本次試驗對象的年齡段為30歲~4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歲,男、女平均身高分別為173cm、161cm,平均體重分別為87.2kg、57.5kg,實驗人數(shù)為30人。
2.2.1 體重
由表1可知,男、女受試者在實驗第15周比實驗前體重平均數(shù)分別降低了2.1、1.8。t0.05=2.040,t0.01=2.744。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男:t=15.803>t0.01,女:t=13.625>t0.01,即男、女P<0.01,得出運動實驗15周后男、女受試者的體重與實驗前相比,均有極其顯著性差異。
2.2.2 腰圍
表4 實驗前和實驗第15周男、女大腿圍比較 n=30
表5 實驗前和實驗第15周男、女體脂百分比(%)的比較 n=30
表6 在健身俱樂部中選擇的運動方式百分比較 n=30
由表2可知,男、女受試者在15周實驗后比試驗前胸圍平均數(shù)分別降低了1.3、1.5。本次實驗得出男:t=5.222>t0.01,女:t=4.562>t0.01,即男、女P<0.01,得出運動實驗15周后男、女受試者的腰圍與實驗前相比,均有極其顯著性差異。
2.2.3 臀圍
由表3可知,男、女受試者在實驗第15周比實驗前大腿圍平均數(shù)均下降了0.9。本次實驗得出男:t=5.412>t0.01,女:t=5.117>t0.01,即男、女P<0.01,得出運動實驗15周后男、女受試者的臀圍與實驗前相比,均有極其顯著性差異。
2.2.4 大腿圍
由表4可知,男、女受試者在實驗第15周比實驗前大腿圍平均數(shù)均下降了1.1、0.9。本次實驗得出男:t=3.556>t0.01,女:t=2.745>t0.01即男、女P<0.01,得出運動實驗15周后男、女受試者的大腿圍與實驗前相比,均有極其顯著性差異。
2.2.5 體脂百分比
由表5可知,男、女受試者在實驗第15周比實驗前體脂百分比平均數(shù)均下降了3.2、2.2。本次實驗得出男:t=3.324>t0.01,女:t=2.886>t0.01,即男、女P<0.01,得出運動實驗15周后男、女受試者的體脂百分比與實驗前相比,均有極其顯著性差異。
該次試驗對象均選擇肥胖者,依靠動感單車運動來減肥;本次試驗需要進行15周,實驗周期長,而健身者在健身會館的消費方式不同,所以個別實驗對象在實驗沒有結(jié)束,就結(jié)束了健身運動,所以實驗對象的人數(shù)有限制。
本次實驗對象的選擇都是從年卡制會員中選取,很多會員在健身俱樂部健身時除了選擇動感單車運動之外還參加其他的運動項目,具體如表6所示。
從表6可以得出,受試者在進行動感單車運動的同時有29.7%的人進行了力量練習,33.3%的人進行跑步練習,還有9.9%、23.1%的人選擇乒乓球和健身操運動,以上均會對本試驗結(jié)果造成相應的影響。
因?qū)嶒瀸ο蟮哪挲g在30~40歲之間,在生活和工作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會受到喝酒應酬、熬夜工作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對本次實驗的某些指標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1)動感單車15周的運動對受試者者的體重、胸圍、腰圍、臀圍、大腿圍和體脂均有非常理想的影響效果。對體重和腰圍的影響效果更明顯;對大腿的圍度影響效果相對較弱,可能在一定鍛煉時間內(nèi)脂肪會向肌肉轉(zhuǎn)化,肌肉橫斷面積增大,圍度也變大,人體健康各個指標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說明動感單車運動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2)男、女受試者在進行動感單車鍛煉時,其身體形態(tài)和生理機能受運動姿勢、運動時間、運動強度、運動頻率和練習方式的影響,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適應性變化,所以在運用動感單車健身時,可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
(1)鍛煉者在選擇進行動感單車鍛煉前一定要進行體質(zhì)測試,在專業(yè)健身教練的指導下,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條件,確定合理的鍛煉方法、運動時間、騎行高度和速度,避免在運動中受傷。
(2)建議每周進行3~4次,選擇70%的運動強度的動感單車鍛煉。另外膝關(guān)節(jié)損傷或有其他運動損傷的人員不宜參加此項目,以免造成更嚴重的運動損傷。
(3)進行動感單車鍛煉時,要選擇專業(yè)的單車服裝和運動鞋,或舒服的運動裝備。
(4)騎行時注意呼吸的方式方法,多采用腹式呼吸,注意騎行節(jié)奏與呼吸節(jié)奏的配合。
(5)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以動感單車運動為主時,其他運動項目也要進行,這樣人體形態(tài)和體質(zhì)健康都會向理想狀態(tài)發(fā)展。
[1]王磊,張波.動感單車運動與美育教育之關(guān)系[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2):109.
[2]吳衍忠.淺析體育課與運動負荷價值域[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1(4):109.
[3]王瑞元,孫學川.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2005:104,265,410.
[4]楊明明.動感單車課程的原理以及對健身人群身體形態(tài)和心肺功能的影響[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7(11).
[5]黃海,雷志平.運動人體機能實驗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81-82.
[6]王智慧,彭春政.有氧運動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成分及心肺功能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44-45,48.
[7]李中燾,羅文冬.16周動感單車課程對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及生理機能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