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多元價值取向:嚴復的中學與西學

      2015-12-17 15:52:00
      關鍵詞:西學嚴復價值取向

      董 根 明

      (安慶師范學院圖書館, 安徽 安慶 246133)

      ?

      多元價值取向:嚴復的中學與西學

      董 根 明

      (安慶師范學院圖書館,安徽安慶246133)

      摘要:嚴復學貫中西,突破華夷之辨的傳統觀念,反對“西學中源”說。他特別崇尚西方科學的原理精神,認為西方富強的根源在于其學術、制度與風俗;中國欲救亡圖存,強國富邦,“以西學格致為不可易”,應該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中學“最富礦藏,惟須改用新式機器發(fā)掘陶煉”,學習西學的目的旨在“歸求反觀”中學。

      關鍵詞:嚴復;中學;西學;價值取向

      嚴復學貫中西,于中、西學均有很深造詣,其“于學無所不窺,舉中外治術學理,靡不究極原委,抉其失得,證明而會通之?!盵1]“六十年來治西學者,無其比也?!盵2]學界對嚴復中、西學的研究,或認為其早年主張“全盤西化”,晚年則蛻變?yōu)槲幕J刂髁x;或認為嚴復是實用的文化拿來主義者。其實,近代中國的很多歷史人物是很難用某種既定的標簽,或臉譜式的概念加以評判與界定的。歷史的豐富性在很大程度取決于其歷史人物思想觀念的復雜性。就嚴復的中、西學而言,亦呈現多元的價值取向。

      一、嚴復突破華夷之辨的傳統觀念,認為“救亡而以西學格致為不可易”,特別崇尚西方科學的原理精神。

      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在中國古代長期居于統治地位。華夏文明的地緣優(yōu)勢和文化昭明的優(yōu)越感,使中國士大夫階層長期保持著一種慣性的思維力量——“夷夏之防”。為了維護“天朝體制”的“法度”,清廷把其他國家統稱為“四夷”、“群夷”,把遠隔重洋的歐洲人稱為“黃毛夷”,把西方諸國延納進“化外蠻夷之邦”的觀念結構之中。這強烈地反映了“中央天朝”、“四夷賓服”、“萬方來朝”等自尊自大的傳統觀念。1877—1879年嚴復曾留學英倫,對英國的現代文明贊不絕口:“英固西洋之倡國也,其民沈質簡毅,持公道,保盛圖?!盵3]38他借泰西訪事友人之信表達了不同于傳統的夷夏觀:“華人素斥西洋為夷狄,而不知此中人民,君民相與之誠。伉儷之篤,父子之愛,朋友之信,過吾中國之常人千萬也?!盵3]83感嘆:“夫與華人言西治,??嘤陔y言其真。存彼我之見者,弗察事實,輒言中國為禮義之區(qū),而東西朔南,凡吾王靈所弗屆者,舉為犬羊夷狄,此一蔽也。” 他認為:“今之夷狄,非猶古之夷狄也。今之稱西人者,曰彼善會計而已,又曰彼擅機巧而已。不知吾今茲之所見所聞,如汽機兵械之倫,皆其形下之粗跡,即所謂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見端,而非命脈之所在。其命脈云何?茍扼要而談,不外于學術則黜偽而崇真,于刑政則屈私以為公而已。斯二者,與中國理道初無異也。顧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者,則自由不自由異耳。”[3]2嚴復所言“于學術則黜偽而崇真”,就是指科學;“于刑政則屈私以為公”,就是指民主。科學、民主、自由乃西方資本主義戰(zhàn)勝封建專制的宗教神權的利器,是促進近代西方富強的思想觀念。

      1895年2月,嚴復在天津《直報》上發(fā)表《論世變之亟》一文,概要分析了中西學的差異:“中國最重三綱,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國親親,而西人尚賢;中國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國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國貴一道而同風,而西人喜黨居而州處;中國多忌諱,而西人眾譏評。其于財用也,中國重節(jié)流,而西人重開源;中國追淳樸,而西人求歡虞。其接物也,中國美謙屈,而西人務發(fā)舒;中國尚節(jié)文,而西人樂簡易。其于為學也,中國夸多識,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禍災也,中國委天數,而西人恃人力。若斯之倫,舉有與中國之理相抗,以并存于兩間,而吾實未敢遽分其優(yōu)絀也?!盵3]3字里行間所流露的價值判斷,不言自明。同年3月,嚴復發(fā)表《原強》一文,積極提倡西學,認為“今之扼腕奮舌,而講西學,談洋務者,亦知五十年以來,西人所孜孜勤求,近之可以保身治生,遠之可以利民經國”[3]5。同年5月,嚴復發(fā)表《救亡決論》一文,認為今日中國不變法則必亡,而“錮智慧”、“壞心術”、“滋游手”的八股取士制度應當首先廢除,其“非自能害國也,害在使天下無人才?!薄吧w學術末流之大患,在于徇高論而遠事情,尚氣矜而忘實禍?!薄安华毱茐娜瞬胖斯梢顺?,與凡宋學漢學,詞章小道,皆宜且束高閣也?!眹缽土χ魑鲗W,認為“論救亡而以西學格致為不可易”[3]43-44。

      嚴復特別崇尚西方科學的原理精神:“其持一理論一事也,必根柢物理,征引人事,推其端于至真之原,究其極于不遁之效而后已?!盵3]6“其為事也,一一皆本諸學術;其為學術也,一一皆本于即物實測,層累階級,以造于至精至大之涂。”[3]23西學格致“一理之明,一法之立,必驗之物物事事而皆然,而后定之為不易。”“凡學之事,不僅求知未知,求能不能已也。學測算者,不終身以窺天行也;學化學者,不隨在而驗物質也;講植物者,不必耕桑;講植物者,不必牧畜。其絕大妙用,在于有以練智慮而操心思,使習于沈者不至為浮,習于誠者不能為妄。是故一理來前,當機立剖,昭昭白黑,莫使聽熒。”[3]45通過科學實驗來發(fā)現事物的原理,然后將之運用到社會生產中,這是近代西方科學之所以昌明重要原因之一。

      二、嚴復反對“西學中源”說,認為西方富強的根源在于其學術、制度與風俗。中國欲救亡圖存,強國富邦,應該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

      面對“千年未有之變局”,經世改革派的代表人物魏源和林則徐等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等為代表的洋務派將之付諸實踐。面對中西文化的巨大落差,亦有文化保守主義者堅持認為“西學中源”。美國著名漢學家本杰明·史華茲研究認為,19世紀七八十年代盛行的“這種詭辯傾向企圖證明西方文明中的所有新事物全都是東來的,即源于中國的。這一做法顯然表現了拯救文化自豪感或后來的民族自豪感的努力。這種爭辯方式往往被極端保守主義分子用來證實西方新事物的虛妄,證實中國文化早已具有產生西方技術和制度的相當的能力,只是無意朝那個方向努力罷了?!?而“嚴復極明確地反對西方文明借自中國這一淺薄看法”[4]44。1895年5月,嚴復在《救亡決論》中指出:“晚近更有一種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諸學,僅得諸耳剽之余,于其實際,從未討論。意欲揚己抑人,夸張博雅,則于古書中獵取近似陳言,謂西學皆中土所已有,羌無新奇。如星氣始于臾區(qū),勾股始于隸首;渾天昉于璣衡,機器創(chuàng)于班墨;方諸陽燧,格物所宗;爍金腐水,化學所自;重學則以均發(fā)均懸為濫觴,光學則以臨鏡成影為嚆矢;蛻水蛻氣,氣學出于亢倉;擊石生光,電學原于關尹?!盵3]52嚴復進一步總結說:“近二百年,歐洲學術之盛,遠邁古初。其所得以為名理公例者,在在見極,不可復搖。顧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此非傅會揚己之言也。” 若“必謂彼之所明,皆吾中土所前有,甚者或謂其學皆得于東來,則又不關事實適用自蔽之說也”[5]1320。

      嚴復認為:“六藝之于中國也,所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者爾。而仲尼之于六藝也,《易》、《春秋》最嚴。司馬遷曰:‘《易》本隱而之顯?!洞呵铩吠埔娭岭[?!颂煜轮辆砸?。始吾以謂本隱之顯者,觀象系辭以定吉兇而已;推見至隱者,誅意褒貶而已。及觀西人名學,則見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內籀之術焉,有外籀之術焉。內籀云者,察其曲而知其全者也,執(zhí)其微以會其通者也。外籀云者,據公理以斷眾事者也,設定數以逆未然者也。乃推卷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學也。”但“古人發(fā)其端,而后人莫能竟其緒,古人擬其大,而后人未能議其精,則猶之不學無術未化之民而已?!盵5]1319-1320而西人卻能發(fā)揚光大,若“錫彭塞者(今譯斯賓塞)……宗其理而大闡人倫之事……約其所論,其節(jié)目支條,與吾《大學》所謂誠正修齊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第《大學》引而未發(fā),語而不詳。至錫彭塞之書,則精深微妙,繁富奧衍?!盵3]6

      嚴復清醒地認識到西方富強背后所蘊含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價值觀念和學術思想等眾多內容?!叭魏我豁検聵I(yè)的創(chuàng)建,例如現代海軍,不可能在一個未曾經歷過深刻的社會和心理變革的社會里成功。”“西方強大的根本原因,即造成東西方不同的根本原因,絕不僅僅在于武器和技術,也不僅僅在于經濟、政治組織或任何制度設施,而在于對現實的完全不同的體察。因此,應該在思想和價值觀的領域里去尋找?!盵4]27-38“故中國之弱,非弱于財匱兵窳也,而弱于政教之不中,而政教之所以不中,坐不知平等自由之公理,而私權奮壓力行耳。”[3]1161895年3月,嚴復在天津《直報》上發(fā)表《原強》一文,對中國的落后感到痛心疾首:“中國至于今日,其積弱不振之勢,不待智者而后明矣。深恥大辱,有無可諱焉者。日本以寥寥數艦之舟師,區(qū)區(qū)數萬人之眾,一戰(zhàn)而翦我最親之藩屬,再戰(zhàn)而陪京戒嚴,三戰(zhàn)而奪我最堅之??冢膽?zhàn)而覆我海軍。今者款議不成,而畿輔且有旦暮之警矣。則是民不知兵而將帥乏才也?!惫省敖裰笸髪^舌,而講西學,談洋務者,亦知五十年以來,西人所孜孜勤求,近之可以保身治生,遠之可以利民經國之一大事乎?”[3]5-7同年5月嚴復在《救亡決論》一文中斷言:“四千年文物,九萬里中原,所以至于斯極者,其教化學術非也?!盵3]531898年1月,嚴復結合自己對西學的理解,在《擬上皇帝書》中向光緒建言,欲強國富邦就應該標本兼治:“蓋古今謀國救時之道,其所輕重緩急者,綜而論之,不外標、本兩言而已。標者,在夫理財、經武、擇交、善鄰之間;本者,存夫立政、養(yǎng)才、風俗、人心之際。勢亟 ,則不能不先事其標;勢緩,則可以深維其本?!薄笆枪蕵?、本為治,不可偏廢,非至明達于二者之間,權衡至審而節(jié)次圖之,固不可耳?!盵3]65極力主張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以救亡圖存。嚴復通過譯介西學,用以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社會思想。

      三、中學是嚴復文化價值觀的基礎,他認為中學“最富礦藏,惟須改用新式機器發(fā)掘陶煉”,學習西學的目的旨在“歸求反觀”中學。

      戊戌維新時期,嚴復極力主張西學,批判中學,但并沒有全盤否定中學。甲午一役,中國戰(zhàn)敗,簽訂《馬關條約》,割地賠款。面對亡國滅種的危機,1895年5月,嚴復在天津《直報》上發(fā)表《救亡決論》一文,大聲疾呼:“時局到今,吾寧負發(fā)狂之名,決不能喔咿嚅唲,更蹈作偽無恥之故轍?!闭J為“天下大勢,既已日趨混同”,“欲通知外國事,自不容不以西學為要圖。此理不明,喪心而已。救亡之道在此,自強之謀亦在此?!盵3]50-53欲開民智,非講西學不可,并對以八股取士制度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部分發(fā)出了勇猛而激烈的批判。即使如此,嚴復也不贊成對“中學”的全盤性否定。在《救亡決論》同一篇文章中,嚴復指出:“《記》曰:‘學然后知不足。’公等從事西學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國從來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 亦必既通西學之后,以歸求反觀,而后有以窺其精微,而服其為不可易也?!盵3]49誠如清華大學劉桂生先生所分析的那樣:在嚴復看來,中國的政教雖然“少是而多非”,但畢竟還有一些“是”;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儒學中有“不可易”的道理,也就是所謂“精意微言”在。不過要想真正弄通這些道理,了解這些“微言”,則恰恰又須在“既通西學”之后。可見,在他心目中,學西學的目的只在于“歸求反觀”以加深對儒學的理解,絕對沒有否定儒學的意思[6]。

      1898年6月5日,嚴復在《國聞報》上發(fā)表《道學外傳》一文,對不識時務、不明世界發(fā)展大勢、認為西方“窮奢極欲,衰將及之”、“況民主者,部落簡陋之習也”的那幫只能應付八股取士的所謂“宋儒道學”進行了冷嘲熱諷。有人對此發(fā)出“以滅種之禍歸獄于宋儒”的疑問,次日,嚴復發(fā)表《〈道學外傳〉余義》一文,明確指出:“今之云者,實惡夫托宋儒以濟其私,而貽害于君父者也?!薄按溯吽?,實在在與宋儒相反,至其為人所譏,乃大言稱宋儒以自脫?!庇纱丝梢?,嚴復所極力批評者乃“假儒”、“非儒”。與此相反,嚴復認為挽救時局危亡,振興民族精神,必須弘揚儒家文化的精髓:“試思以周、朱、張、陽明,蕺山之流,生于今日之天下,有益乎?無益乎?吾知其必有益也。其為國也忠,其愛人也厚。其執(zhí)節(jié)也剛,其嗜欲也澹。此數者,并當世之所短,而宏濟艱難時所必不可少之美德也。使士大夫而能若此,則支那之興,殆不須臾。方且尸祝之、呼吁之,恨其太少,豈恨其多哉!”[7]485-486儒家文化所宣揚的“忠”、“厚”、“剛”、“?!钡仁墙袊氖看蠓蛟谕鰢鴾绶N的時勢面前應該繼承和發(fā)揚的優(yōu)秀品質。

      無論對于君主立憲,還是通過革命的方式建立民主共和政體,都是嚴復所期待的?!笆固於q眷中國乎,則立憲與革命,二者必居一焉。立憲,處其順而易者也;革命,為其逆而難者也。然二者皆將有以存吾種?!盵3]118民國初建,嚴復倡言西方的新式教育,1912年11月,在給京師大學堂預科《同學錄》所寫序文中,嚴復認為:“中國前之為學,學為治人而已。至于農、商、工、賈,即有學,至微,谫不足道?!盵7]292但辛亥革命后,中國政治局勢的急劇變動和社會秩序的嚴重動蕩,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在西方所引發(fā)的災難,使嚴復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學與西學,其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國粹多有肯定,而對西方的平等、自由和民權等價值觀已失卻了往昔的熱情。

      1917年4月26日,在致弟子熊純如的信函中,嚴復說:“鄙人行年將近古稀,竊嘗究觀哲理,以為耐久無弊,尚是孔子之書。四子五經,故(固)是最富礦藏,惟須改用新式機器發(fā)掘淘煉而已。”[8]668嚴復認為中學中有歷古不變和因時利用的寶藏,讀者要善于“自具眼法,披沙見金”,以為原則公例?!肮室磺袑W說法理,今日視為玉律金科,轉眼已為蘧廬芻狗,成不可重陳之物。譬如平等、自由、民權諸主義,百年已往,真如第二福音;乃至于今,其弊日見,不變計者,且有亂亡之禍。試觀于年來,英、法諸國政府之所為,可以見矣。乃昧者不知,轉師其已棄之法,以為至寶?!盵8]667-668在此,嚴復并不是完全否定西方“平等”、“自由”和“民權”等價值觀念,其重點在于強調要用辯證的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誠如他在《政治講義》中所言:“古之所是,往往今之所非;今日之所祈,將為來日之所棄。假有以宋、明政策,施之漢、唐,或教英、法,為當年之希臘,羅馬者,此其為謬,不問可知。故吾嘗謂中國學者,不必遠求哲學于西人,但求《齊物》、《養(yǎng)生》諸論,熟讀深思,其人已斷物頑固之理,而于時措之宜,思過半矣?!盵5]1254我們姑且不論嚴復的這一認識是否經得起歷史發(fā)展的檢驗,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中學是嚴復文化價值觀的基礎,始終是他觀察時局、思考社會問題的立足點。由于他認為學西學的最終目的在于“歸求反觀”中學,因此,他對西學的認識總是因時而變、因勢而變的。以西學為參照,完善和復興中學,這才是嚴復骨子里最終極的文化追求。

      在西學傳播的過程中,嚴復是第一個比較系統地介紹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制度和學術思想的學者。嚴復之所以被譽為中國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不僅在于譯介了大量西方社會學名著,倡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演哲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在傳播西學的過程中能夠深刻地認識到西方富強背后所蘊含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價值觀念和學術思想等眾多內容,并將之融入改良中學的思想體系之中。

      參考文獻:

      [1]趙爾巽,等.清史稿·嚴復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13448.

      [2]陳寶琛.清故資政大夫海軍協都統嚴君墓志銘[M]//王栻.嚴復集·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1642.

      [3]嚴復.嚴復集: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4]本杰明·史華茲.嚴復與西方[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5]嚴復.嚴復集:第五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6]劉桂生.序言[M]//歐陽哲生.嚴復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3.

      [7]嚴復.嚴復集: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8]嚴復.嚴復集:第三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責任編校:徐希軍

      Multivariate Value Orientation: YAN Fu’s Chinese Learning and Western Learning

      DONG Gen-ming

      (Library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246133, Anhui, China)

      Abstract:YAN Fu had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learning, broke through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Sino-barbarian dichotomy, and objected to the theory of “Chinese origin of western learning”. Advocating the principle spirit in western sciences, he held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West was rooted in scholarship, systems and tradition. Holding that sav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depended on science in the West, h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motivating people’s strength, developing their wisdom and renewing their morality. In his view, treasures could be found in Chinese learning, and the exploitation required the adoption of new machines. He thought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western learning was the reflection on Chinese learning.

      Key words:YAN Fu; Chinese learning; western learning; value orientation

      中圖分類號:C092;B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730(2015)04-0001-04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4.001

      作者簡介:董根明,男,安徽安慶人,安慶師范學院圖書館教授,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桐城派名家史學思想研究”(13BZS005)。

      *收稿日期:2015-03-07

      網絡出版時間:2015-08-20 12:55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820.1255.001.html

      猜你喜歡
      西學嚴復價值取向
      嚴復全集
      嚴復“惟適之安”視域中的民主與科學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34
      康熙皇帝的西學教師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36
      嚴復修改試卷
      做人與處世(2017年1期)2017-02-28 22:26:40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0:29:02
      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歷史變遷與現實觀照
      淺談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特征與價值取向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06:31
      現代司法中利益衡量的新內涵研究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07:57:36
      孤本《性原廣嗣》與西學之影響
      西學大家系列叢書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46
      同仁县| 博客| 五峰| 缙云县| 三穗县| 晴隆县| 常州市| 舒兰市| 县级市| 南漳县| 云安县| 宜兰县| 贞丰县| 曲麻莱县| 资中县| 拉孜县| 沅江市| 彭阳县| 常山县| 达拉特旗| 凌云县| 汤阴县| 日喀则市| 平乡县| 拜泉县| 吕梁市| 当涂县| 安多县| 长治市| 尼玛县| 临湘市| 祁门县| 都兰县| 黔江区| 柘荣县| 田阳县| 郧西县| 浦东新区| 昌都县| 新巴尔虎左旗|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