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瑞萍
摘 要:構(gòu)建快樂課堂,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多年教學實踐印證了,用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醞釀快樂,用充分的準備預設快樂。用飽滿的情緒傳染快樂,用幽默的語言帶動快樂,用靈活的方法享受快樂。
關(guān)鍵詞:快樂課堂;和諧;預設;傳染;帶動;享受
快樂課堂,無論對學生還是對老師,都是一種向往。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上課要有趣。課上得有趣,學生就可以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闭n堂上有了“快樂”,教師才會游刃有余的教,學生才能自由自在的學;課堂上有了“快樂”,師生間才會有尊重與理解;課堂上有了“快樂”,教師才不會把目光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上。因此只有構(gòu)建快樂課堂,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在過去教學工作中,可以這樣描述:老師在講臺上繪聲、繪色、口若懸河,而學生在座位上呆聽、呆看、呆若木雞,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事實上,構(gòu)建快樂課堂,不僅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需要,更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愉悅的課堂氛圍,會使學生感到放松、親切、舒心,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進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然而“打鐵還需自身硬”,要使每個學生都成功,讓他們每天都步入“快樂課堂”的新境界,無疑給教師帶來了新挑戰(zhàn)。為此,在新課標新理念的引導下,我努力讓課堂學習和生活緊密的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我學習,我快樂,我努力,我提高,我參與,我自豪”,構(gòu)建“快樂課堂”的教學風格。為了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在這一年里,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用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醞釀快樂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必須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而這種關(guān)系的確立只靠課堂是不夠的,課下“隨意”的閑談,家庭、生活的互相關(guān)心,可成為師生關(guān)系的粘合劑。尤其對于低中年級的小學生,只要你用心,就會與他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尊重學生同時還要求教師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體罰學生;不侮辱學生;不大聲訓斥學生;不冷落學生;不羞辱、嘲笑學生;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這一點上,教師耐心尤為重要。
二、用充分的準備預設快樂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課堂教學亦是如此,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才能保證課堂教學高效地和諧地進行。在備課時,除了做好常規(guī)的備課以外,我更注重了如何讓學生輕松、愉悅、圓滿地度過那一個個“四十分鐘”,尤其對于以往學生覺得困難的、易錯、易混淆的學習內(nèi)容,則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不同的方式激勵他們,并預設好呈現(xiàn)快樂的時機。比如,在教學“年月日”的知識時,為了記清楚平年、閏年每個月的天數(shù)時候,我不局限于教材上的兒歌,而是根據(jù)以往所學,將其補充得更加全面:“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三、用飽滿的情緒傳染快樂
心理學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思維活動往往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而通過無數(shù)次的實踐得知,小學生的情緒常受到教師的影響最大。因此,教師要帶著飽滿的熱情走進課堂,用高昂的激情感染學生,從而引起情緒的互動,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熱情,讓課堂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興奮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用幽默的語言帶動快樂
所有的學生都喜歡親切、和藹、有幽默感的老師,一個人的成長也需要健康快樂的性格,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責任不必言表。人與人之間時刻存在著個性差異,課堂上的注意力持久的程度也是因人而異。然而,讓自己的課堂順利進行,還要行之有效,教師的方法要靈活,語言也要豐富,這樣帶動他們的快樂情緒,從而樂此不疲。有時候有些孩子會處于兩個極端,即特別會和特別難,這個時候,我會讓他們感受轉(zhuǎn)換自己的角色,“讓我來試一試,好嗎?”孩子們會接下去“好的!”一個“‘好嗎‘好的”成了課堂傳遞快樂的紐帶,讓我們師生成為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從而也讓快樂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心中。
五、用靈活的方法享受快樂
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最終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一旦形成了能力,形成了風格,教師和學生都會更加輕松,課堂也便成為樂園,師生可共享其中快樂。在學生寫字教學中,通過一年的實踐與總結(jié),我的“寫字三步走”不僅有效,而且得到領(lǐng)導的認可。在我的班級,只要開始寫字,學生便朗誦起一句話來提醒自己和他人“一看二仿三對照,一定能把字寫好”。四年級在初學量角和畫角時,記得也要花一分精力的,但是這次我和孩子們一起總結(jié)了一套順口溜,便輕松過關(guān)。三年級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和換算,在以往的教學中,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在教學這個知識的時候,我在采用慣用的“剪一剪,畫一畫,擺一擺”等手段的基礎上,大膽開放我的課堂,即在黑板上畫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讓學生將手中的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到水盆里面沾一下水整齊的粘到大正方形里面,沒粘滿怎么辦?繼續(xù)取,繼續(xù)粘,班級中是三十六名學生,每個人都活躍起來,黑板也變得多彩起來,我用手機拍下這美好的作品,記錄這快樂的時光。
以上是我在課堂實踐中的部分做法,總結(jié)也不是全面,個人覺得算是有效。但是我深知,課堂教學這個大舞臺,是學生發(fā)展的天地,是教師進步的搖籃,理想的課堂人人向往,只有不懈地追求,不斷的探索,才能讓我們師生的人生更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