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楊繼軍
尋找“一分鐘經理人”—讀《一分鐘經理人》
□ 文/楊繼軍
該書由南海出版社出版
《一分鐘經理人》是由世界級管理大師肯尼思·布蘭查德和《誰動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賓塞·約翰遜合著的管理經典書。自1982年在美國出版后,立刻風靡全球,迄今銷量超過1500萬冊,連續(xù)3年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先后被譯成27種語言出版。
與其說《一分鐘經理人》是一本書,不如說它是一本小冊子。薄薄的、頁數很少,即便是詳盡閱讀,一個多小時也能讀完。開卷之前不禁疑惑:這怎么能算是經典?如此簡單,如此平凡—直到讀完通篇,才陡然意識到平凡是如何鑄就經典的!
《一分鐘經理人》沒有告訴你因為所以,沒有告訴你來龍去脈,它只告訴你這樣做有效就可以。它的成功在于將千頭萬緒的管理濃縮為三言兩語、幾個步驟。這想必也印證了其“將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的說法。
作者通過新穎的形式、生動的形象和通俗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年輕人四處尋找經理的故事,這位新手需要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行事,并且富有效率。最后,他終于物色到這樣一位經理,也就是極富效率的“一分鐘經理”。書中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更多的是以對話的形式)告訴我們管理的“訣竅”,即一分鐘目標、一分鐘稱贊、一分鐘批評,能做到這樣的經理才是書中所謂的“一分鐘經理人”。
經理要讓下屬高效率工作,就必須令對方明白自己的目標和被期望的表現,這是經理人在管理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關鍵。
假如有人為保齡球賽訂立新規(guī)定:在保齡球滑道的上方橫架一塊板,高度恰好遮蔽著投球手的視線,使他不能看見保齡球瓶。這就是說,每當他投球時,他是可以聽到球擊中球瓶的聲音,卻看不見有多少個球瓶被他擊倒了。這樣的游戲規(guī)則在短期內,可能僅會對他構成一些困擾,但時間稍長,他對該游戲的興趣則會大減。最后,如他有別的選擇的話,一定會放棄玩這樣的游戲。
該書用這樣的例子來說明,假如員工對其工作的目的不了解,看不到工作目標,也不能見到其工作成果的話,他們便難以取得適合的激素,來刺激或鼓勵自身集中關注力和才干來為企業(yè)生產。一分鐘目標讓經理學會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努力找尋方法,并最終解決問題。
馬克·吐溫說過: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快樂2個月。
人們需要在做正確時得到稱贊,也需要在做錯時得到提醒和批評,這樣才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發(fā)揮優(yōu)勢,實現自己的目標。它提倡對錯誤的懲戒應該是及時的,是對事不對人的。
至此,我們清晰地知道《一分鐘經理人》的秘密就是“一分鐘目標、一分鐘表揚、一分鐘懲戒”。這三個一分鐘,形成了關鍵的三分鐘,它的精髓在于短、持之以恒,目標導向與人際導向兼顧、工作目標確定與成果考核具備,它化繁為簡地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在主管與部屬之間,搭建起一座良好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