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要】初中在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涯中都是很關鍵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學生們的各個能力都在不斷地完善和增強,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多且復雜,這就是在考驗學生們的整體閱讀能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也是學習語文并且掌握各種知識的關鍵。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它的大致、整體,之后對局部的細節(jié)了解是為了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應用,所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性閱讀對于他們在語文各方面的能力和修養(yǎng)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圍繞初中生在語文的整體閱讀能力上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整體閱讀;措施;現(xiàn)狀;綜合理解
閱讀應該是一種從小就要具備的能力,它是獲取知識、收集信息的重要手段,這項能力在學生的學生過程中占據(jù)著相當關鍵的地位,閱讀能力的高低也就決定了你是否能對課文有個正確的理解、能否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其他學科知識的掌握。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都在逐漸地形成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假若能夠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幫助學生們掌握整體閱讀的能力,想必肯定會給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帶來極大的便利。因此,我們要對初中語文的閱讀能力著手,從而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實施一系列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有幫助的措施。
初中生正處于發(fā)育的階段,身心都還沒發(fā)展完全,且處于焦躁的青春期,叛逆成為他們的代名詞,愛玩好動是他們主要的特點。作為一個相對較難的閱讀方法,對于他們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帶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而且那些課文或者文章都是作者經(jīng)過親身體驗而寫成的,還帶有對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初中生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況且現(xiàn)在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相對傳統(tǒng),導致初中語文整體閱讀能力相對較弱,還出現(xiàn)了以下的問題:
(一)忽視了整體閱讀的重要性
雖說初中生接觸的事物相對較少且知識掌握不牢固,但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在一些考試中還存在著對文章主旨理解不清的情況,這都歸結于他們的整體閱讀能力差,這也就說明了學生和老師都忽略了整體閱讀的重要性。對于教師來說,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逐字逐句的教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做練習,而整體閱讀所占的時間較少,這樣的方式雖然對學生在細節(jié)上把握不錯,但對文章的整體性造成了破壞,學生也就養(yǎng)成了逐字看的閱讀習慣,在考試中來說是相對不利的。
(二)忽視了對整體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個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通常不會一種手法貫穿始終,而會在其中穿插各種形式,來表達不同的情感,或許激動、或許悲傷。如果我們忽視了整體閱讀,就會很容易的困在某一個段落中,糾結于其中所表達的情感,從而不能去全面的理解文章,如果遇到了一篇欲揚先抑手法的文章,就會對整篇文章造成誤解。所以,不能忽視掉整體閱讀,這樣會對文章整體的認知有偏差。
三、提高初中語文整體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
如果能夠養(yǎng)成一個整體閱讀的習慣,那么在文章的理解和應用中就會得心應手,整體閱讀的能力不管在獲取信息還是總結大意時,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整體閱讀的能力,并在研究中總結出一套有效提高他們整體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進行整體的感知
面對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要及時地做出調整。首先,在看到一篇文章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先對文章進行一個布局,對結構進行分配,利用這些大致的區(qū)分來了解文章的大意、框架,之后再對文章進行通讀,找出文章中的主人公、故事發(fā)生的情況,再次就要根據(jù)內(nèi)容找出故事的線索。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可以在每一個步驟規(guī)定時間,來提高學生的效率。
(二)進行綜合的分析
在了解文章的故事內(nèi)容和細讀之后,會對文章的理解到更深的一個層次,同時學生就會有自己的一個理解,在這個時候,教師要抓住時機來讓學生進行鑒賞和評價,談談他們對文章的想法,還有從整體上對文章的評價,進行對比、分析并還原至整體中,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
四、總結
總的來說,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形成一種“先理解文章的整體,再去對它的細節(jié)、局部進行精度,最后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的鑒賞”的思維,這樣不僅可以形成良好的思路,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