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權
【摘要】基于數學這一學科的抽象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習慣有著較高的要求。當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時,進行題目解答的邏輯便將較為清晰,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能力也將得到強化,反之,便將對學生的學習進程形成一定阻礙。本文就如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這一問題進行了相關探究,以期為后期教學工作提供參照依據。
【關鍵詞】初中數學 思維習慣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38-01
思維習慣具體是指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人們所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思考方式,可促使人們在習慣性的驅使下按照一定套路去對問題進行思考與解決。在數學教學工作中,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能力與邏輯思考能力,首先就應立足于數學的方向,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教學需求與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維習慣引導。本文特從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數學思維習慣提出了幾點建議,總結如下。
1.以“授人以漁”的方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思維習慣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且具有著較強的主觀性,不同個體所形成的思維習慣也都各不相同。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如僅以生搬硬套的填鴨式教學進行講解反而容易形成反效果,造成學生思維惰性的產生,難以進行自主思考[1-2]。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其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思維習慣的靈活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引導為主,講解為輔”的原則,給予學生足夠的問題思考空間,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例如,在進行《二元一次方程》這一章節(jié)的講解時,教師無需每次都將方程的解答順序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拆分講解,而可以告知學生有效的解題思路,并引導學生利用相關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簡化,以降低解題的難度。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得到充分調動,思維習慣也可得到良好的引導,對于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2.利用存在的認知矛盾,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
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可發(fā)現,一道數學題在羅列已知條件時,往往會設置相應的解題障礙,學生對于題目的理解與認知一旦出現偏差,便可導致直接陷入解題誤區(qū),易導致思維混亂現象的出現。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首先應當引導學生對題目中隱藏的陷阱進行清晰的辨別,對已知條件中所包含的邏輯性進行正確審視,方可從正確的方向著手進行解題。例如,在進行不等式a-2>5的解答時,學生會將該不等式變形為a-2+2>5+2,最后得出a>7。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認知矛盾,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數字的目的是否就在于讓不等號的方向不產生變化呢?不等式兩端所加的數字不一致的情況下,得出的結果是否一致呢?數學題的解具有較強的固定性,學生在產生認知矛盾的情況下易導致解題判斷的混亂,解題方向產生偏差。但從另一方面來談,面對認知矛盾,在進行有效利用與引導的情況下,可充分激發(fā)起學生探索正確答案的求知欲,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根本提升,教師應對認知矛盾這一因素進行客觀看待,并做出良性引導。
3.通過實踐活動深化理論知識,實現課堂開放性
基于數學知識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教學過程中如局限于課堂知識的講解,便難免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形成一定制約,同時也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框架難以得到深化與鞏固[3-4]。數學知識中符號、公式、定理等內容均具有著較強的實際應用意義,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以開放的課堂教學形式進行相關的實踐探究,以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與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深化。例如,在進行“直角三角形”這一章節(jié)的講解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戶外實踐活動,利用相關定理對學校的旗桿高度進行測量,在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理論知識的同時,也使學生的思維習慣、應用能力在無形間得到強化??偠灾?,為避免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設置過多障礙,通過有效的方式來提升數學知識的具體性便顯得至關重要,對于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具有著重要的輔助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充分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以開放的形式滿足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的實際教學需求,從根本上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鞏固效果。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是提升數學能力的重要基礎,這便要求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客觀需求,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從根本上強化學生的思維邏輯及思考能力,實現數學綜合應用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居長明.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J].數理化學習,2014,(12):54-57.
[2]張旭東.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探析[J].赤子,2015,(01):272.
[3]盧麗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01):45.
[4]回美霞.談小組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5,(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