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來
摘 要:習題教學作為初中物理學科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不容忽視的。教師要通過習題教學,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遵循科學原則,搞好習題教學設計,提高習題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 習題教學 綜合運用 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2-0162-01
物理知識的鞏固與運用,離不開習題的“參與”。綜觀物理學科的各類習題,有口頭解答、書面解答、實驗設計、操作探究等形式。從某種意義上看,習題就是為了鞏固某一知識點或能力點設計出來需要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的作業(yè)、練習。習題教學不管是為了強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抑或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初中物理學科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不容忽視的。
1 通過習題教學,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習題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發(fā)生的學習行為,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能力、達成“三維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不完成必要的練習,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往往不透徹,不全面。
學生在理解新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這些錯誤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更容易被暴露,教學時可以有針對性地予以糾正和彌補學生認識上的不足。習題教學最大的作用在于促進學生將零散的、片斷的知識變得更有條理、更具系統(tǒng),形成一定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有些知識點還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拓展和加深,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模糊、膚淺、片面走向準確、深刻、全面。比如,好多學生由于受到前生活經(jīng)驗的影響,“有力物體才能運動”的概念在學生頭腦中根深蒂固。從生活現(xiàn)象獲取的錯誤認識,有時會干擾學生對現(xiàn)象的物理體質(zhì)的正確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到錯誤認識的根源,摒棄錯誤生活經(jīng)驗,而要達成這一目標除了依靠教師的講解、實驗等手段之外,還要借助習題訓練來實現(xiàn)。
例1:如圖,a、b、c三條圖線表示三種質(zhì)量相等的固體在相同條件下同時加熱時的熔化圖像,由圖可知( )。
①a、b、c肯定都是晶體
②a、b、c的熔點相同
③c比a熔化得快
④a比c的熔點高
要想順利完成此題,學生務必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能看懂圖像;二是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三是知道“熔點”的概念。此題主要考察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知識,探尋相關概念之間區(qū)別的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與靈活運用,強化“學以致用”的思想。
2 通過習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適量的解題訓練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概念、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同時,通過對習題的布置與批改,可以使教師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幫助教師分析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癥下藥,加以彌補或改進。
例2:一般家用電能表的盤面上都標有每千瓦時的轉(zhuǎn)數(shù)。如果電能表表盤上標著3000r/kW·h,這表示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轉(zhuǎn)盤(盤的邊緣上有個紅色標記)轉(zhuǎn)3000轉(zhuǎn)。現(xiàn)有一只家庭用的電能表的盤面上標有“3000r/kW·h”的字樣,當只接通一盞電燈后,6min轉(zhuǎn)盤轉(zhuǎn)過30r,那么該電燈的電功率是多少瓦?
解析:
電燈6min消耗的電能是W=■=0.1 kw·h;
所用時間t=6min=0.1h
則電燈的電功率是P=■=■=100W
這道習題設置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對家用電能表的了解。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理解家用電能表表牌上的含義以及基本用途,并通過記下電能表轉(zhuǎn)盤轉(zhuǎn)過一定轉(zhuǎn)數(shù)所用的時間,利用該數(shù)據(jù)計算出用電器的功率。
學習物理不只是為了死記一些概念、公式,而是為了用,為了解決問題。要達成此目標,學生必須透徹地理解相關概念,弄清定律的應用條件。例如,當學生遇到“一個質(zhì)量為500g的足球,向前運動30m,問這一過程中力所作的功”這一問題時,往往會得到W=0.5×10×30=150J,這樣機械地套用公式,而沒有認真地分析知識的應用條件,錯誤肯定要發(fā)生。所以習題教學必須對知識的應用條件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概括,才不會讓學生孤立地死記所講過的解法。只有通過練習,學生才能主動地將所做過的同類問題進行總結(jié)、概括后,才能形成靈活而正確地應用這一知識的能力。
配合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可以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能力,來進行閱讀、分析、觀察、推想、猜測、驗證、計算等活動,進而加深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鞏固掌握與靈活運用,培養(yǎng)自己動腦思考的習慣,訓練各種思維能力,強化應用意識,并從中品嘗成功的喜悅,不斷樹立自信。
3 遵循科學原則,搞好習題教學設計,提高習題教學質(zhì)量
為了讓習題真正贏得學生喜歡且有實效,其設計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3.1綜合性原則
鎖定教材的重點、難點,設計以“鞏固為主,發(fā)展為輔”的習題,要追求精選、精練,不能讓質(zhì)量低劣的習題充斥課堂,把學生培養(yǎng)成做題的機器。另外,過量、過難的習題,只會給物理學習帶來負面影響,使學生飽嘗失敗的苦澀,導致學生不能學到真正的物理,掌握不了理解、應用物理學知識所需要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應付不了千變?nèi)f化的物理習題。教師不能以物理習題的講練來代替正常的物理教學。應試思想左右下的“題海戰(zhàn)術”,只能壓抑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熱情,使其產(chǎn)生厭學心理。自信心和求知欲一旦喪失,興趣就會隨即消失。
3.2實效性原則
教材中一些比較抽象、易混淆的概念,可采用類比、對比、聯(lián)系實際等方法加以區(qū)分。練習內(nèi)容要適當、適量、適時,并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習題教學中,特別是習題課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會解幾道題,更應該使學生掌握解題的思維方式,加強解題規(guī)范性的訓練。
3.3兼顧性原則
為了提高習題教學質(zhì)量,教師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的解題能力都能得到發(fā)展。如果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盲目追求高難度和高密度,勢必形成“滿堂灌”,或者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優(yōu)等生、中等生身上,對學困生漠不關心,就會造成兩極分化。為了照顧中等生和學困生,課堂教學節(jié)奏也不能太快,否則學生思維過于緊張,容易導致身心疲勞,教學效果適得其反。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