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秋
【摘要】 目的 探討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方法及療效。方法 68例子宮肌瘤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34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 治療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觀察并對比兩組的住院天數(shù)、住院費用、健康知識知曉率及滿意度。結果 治療組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為94.12%, 滿意率為97.06%;對照組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為82.35%, 滿意率為79.41%;兩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住院天數(shù)、住院費用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兩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子宮肌瘤患者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可縮短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減少住院費用、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滿意率,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166
子宮肌瘤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腫瘤疾病, 其是由于子宮平滑肌細胞發(fā)生增生, 導致子宮內出現(xiàn)纖維組織而引起的疾病, 又叫做子宮纖維瘤。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 其發(fā)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趨勢, 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腹部疼痛、貧血、子宮出血或腹部壓痛等癥狀, 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生活[1]。為了提高子宮肌瘤患者對此類疾病知識的知曉率和治療效率, 本文選取了本院68例子宮肌瘤患者, 對其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探討和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10月接收的子宮肌瘤患者68例, 年齡35~67歲, 平均年齡(51.5±5.2)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詳細檢查后確診, 并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排除。所有患者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墜痛、子宮出血、白帶增多或貧血等癥狀。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34例。對照組年齡35~66歲, 治療組年齡36~67歲。兩組患者年齡、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圍手術期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干預, 治療組患者均采用圍手術期護理方法進行干預, 具體包括:①術前。a. 護理人員需根據(jù)患者表現(xiàn)出來的焦慮、恐懼和害怕等不良心理進行對應的心理疏導, 并鼓勵患者要有信心, 保持良好的態(tài)度有助于病情的恢復;b. 護理人員需耐心對患者講解關于子宮肌瘤的一些相關知識、本院的治療方法及技術和治療環(huán)境等, 讓患者了解此類疾病的發(fā)病原因與治療方法, 從而排除內心疑慮;c. 叮囑患者手術前12 h需禁食, 便于手術順利進行。②術中。醫(yī)生可根據(jù)患者的檢查結果及實際病癥情況采取對癥手術方法, 并根據(jù)患者的體質采取適當麻醉方式, 待其藥物起效后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心電和脈搏等各項生命體征。③術后。a. 護理人員仍需對其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監(jiān)測, 并叮囑患者6 h后進水[2], 飲食應以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并注意以流食為宜, 便于腸胃消化;b. 護理人員需定時檢查其導尿引流管的牢固情況, 及其液體排出情況, 防止導管阻塞等;c. 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應注意保持室內清潔、衛(wèi)生, 床鋪及患者衣物的干凈和整潔, 避免細菌感染的發(fā)生。③出院時。護理人員需叮囑患者應按照醫(yī)囑按時服用藥物, 并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與良好的心情;同時注意個人陰道衛(wèi)生情況, 并禁止劇烈運動等;并告知其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 若出現(xiàn)嚴重不適感需及時就醫(yī)。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住院費用、健康知識知曉率、滿意率進行觀察和對比。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為(7.5±1.5)d;住院費用為(3924.7± 134.5)元;健康知識熟悉掌握的患者32例, 知曉率為94.12%;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滿意33例, 占97.06%, 不滿意1例, 占2.94%。對照組患者, 住院天數(shù)(9.5±1.7)d;住院費用(4621.5± 147.8)元;健康知識熟悉掌握的患者28例, 知曉率為82.35%;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滿意27例, 占79.41%, 不滿意7例, 占20.59%。兩組對比, 治療組的健康知識知曉率、滿意率、住院天數(shù)及住院費用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是女性生殖器官較為多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其發(fā)病機制目前仍不明確, 但可能與性激素或細胞病變有關;主要的臨床癥狀有腹部疼痛、壓痛感、子宮出血、貧血、白帶多或不孕等, 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生活[3]。臨床對其病情的確診一般采用宮腔鏡檢查、超聲檢查或磁共振檢查等, 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為了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及治療效率, 本文則采用了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方法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了治療, 且療效顯著。通過術前對患者心理的疏導, 有關此類疾病知識的傳教, 使患者熟悉掌握子宮肌瘤的相關知識;通過術中各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及對癥手術方法治療, 使患者安全進行手術;通過術后飲食及衛(wèi)生的注意, 減少了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幾率并提高了患者出院的效率等。
綜上所述, 對子宮肌瘤患者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可縮短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減少住院費用、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金梅, 周以玲.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路徑研究.安徽醫(yī)藥, 2008, 12(7):667-668.
[2] 袁中草, 王定清, 袁愛珍, 等. 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當代醫(yī)學, 2012, 18(18):130-131.
[3] 張國秀, 粟治勝.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探析.藥物與人, 2014, 27(8):260-261.
[收稿日期: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