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旭平
【摘要】 目的 探討整體護理及引導式教育在腦癱患兒中的護理效果。方法 80例腦癱患兒,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及引導式教育。觀察兩組患兒干預后效果, 評定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及是否有信心治療及是否積極配合治療。結果 觀察組顯效25例, 有效12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顯效17例, 有效13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有信心治療、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整體護理和引導式教育能夠顯著改善腦癱患兒運動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障礙, 可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 護理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腦癱患兒;整體護理;引導式教育;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201
腦癱疾病在小兒腦功能障礙性疾病中較為常見, 主要表現(xiàn)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等。腦癱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干預也尤為重要。引導式教育是以提高患兒自主運動能力的護理干預模式, 整體護理是根據(jù)患兒具體需求而實施的全面護理干預模式[1-3]。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腦癱患兒, 觀察腦癱患兒中實施引導式教育和整體護理的護理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入選的80例腦癱患兒均為本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 均符合腦癱診標準, 且均無其他嚴重合并疾病, 能夠完全執(zhí)行醫(yī)護操作, 能夠順利完成實驗。同時排除不愿意參與本實驗或不能夠完成本實驗過程的患兒。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觀察組中男21例, 女19例;年齡:1歲以下20例, 1~2歲11例, >3歲9例;其中痙攣型23例、低張力型8例、不隨意運動型5例、混合型4例。對照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齡:1歲以下19例, 1~2歲10例, >3歲11例;其中痙攣型22例、低張力型8例、不隨意運動型6例、混合型4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腦癱患兒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在整體護理干預基礎上實施引導式教育干預:在引導式教育護理過程中, 采用相關護理措施對患兒心理、運動障礙、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語言功能等方面進行引導式護理干預, 目的是激發(fā)患兒的學習動機, 在引導式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患兒主動思考的能力, 培養(yǎng)患兒向往目標以及向往成功的愿望。在引導式護理過程中, 充分利用康復環(huán)境和康復設施, 患兒的學習及實施實踐機會對患兒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愿望進行誘發(fā), 通過各種護理手段調動患兒自主運動的潛力, 讓患兒能夠主動迎接訓練中面臨的問題, 培養(yǎng)患兒能夠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高患兒的學習動力, 促進相關功能改善和提高[4, 5]。
1. 3 療效評定標準[6] 采用運動障礙積分及生活活動障礙積分方法對患兒干預前后運動功能障礙和生活活動障礙改善情況進行評分, 干預有效值=(干預后評分-干預前評分)/干預前評分×100%, 干預有效值<30%為無效;有效值在30%~50%為有效;有效值>50%, 為顯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4 觀察指標 自設問卷調查表調查患兒家屬對護理干預措施的滿意程度(包括滿意和不滿意)、調查患兒家屬對治療是否有信心、調查患兒家屬是否積極配合治療。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25例, 有效1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顯效17例, 有效13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兒家屬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觀察組中患兒家屬護理滿意38例, 不滿意2例;對患兒治療有信心36例, 無信心4例;能夠積極配合治療37例, 不能積極配合治療3例。觀察組中護理滿意度為95.0%、有信心治療為90.0%、能夠積極配合治療為92.5%。對照組中患兒家屬護理滿意30例, 不滿意10例;對患兒治療有信心29例, 無信心11例;能夠積極配合治療28例, 不能積極配合治療12例。觀察組中護理滿意度為75.0%、有信心治療為72.5%、能夠積極配合治療為70.0%。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有信心治療、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癱護理干預在腦癱患兒康復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同的護理模式對患兒康復效果有著直接影響。本文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是在整體護理干預基礎上實施引導式教育。護理干預后, 對兩組患兒的運動功能障礙和日?;顒幽芰φ系K情況進行評分, 并進行療效評定。觀察組干預后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觀察組患兒家屬在護理滿意度、有信心治療及積極配合治療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上述臨床效果差異與引導式護理干預的優(yōu)點分不開的。引導式教育不但有助于改善患兒功能, 同時能夠提高護理人員技術能力及護理服務質量[6, 7]。
綜上所述, 整體護理和引導式教育能夠顯著改善腦癱患兒運動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障礙, 護理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韶華. 綜合性護理對策在小兒腦癱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6(22):136.
[2] 劉大鳳. 早期干預用于傷殘患兒的康復護理.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3, 4(19):32-33.
[3] 曾元香. 應用引導式教育理念護理對腦癱兒童康復效果的影響. 中外醫(yī)療, 2012, 3(16):16-17.
[4] 歷虹, 孔祥穎, 陳雨, 等. 康復護理對腦癱患兒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影響的初步研究.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3, 3(2):130-131.
[5] 駱雪英. 延續(xù)護理對腦癱患兒出院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護士進修雜志, 2013, 3(8):707-708.
[6] 王桂平, 林堅, 龐偉茂. 綜合性康復護理干預對腦癱患兒運動功能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5, 4(17):148-151.
[7] 徐怡, 湯健. 健康教育路徑對腦癱患兒護理及家庭康復的影響.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3, 11(12):1197-1198.
[收稿日期:201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