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潤
(沈陽師范大學附屬戲劇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00)
老旦是京劇重要的行當之一,表演藝術是京劇老旦藝術的生命。然而,京劇老旦表演藝術本身,又是一項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的復雜系統(tǒng)工程,其中的要點有三項,我們分別進行解讀與研析。
京劇老旦表演藝術的第一個要點,是塑造角色形象。
京劇老旦是“旦行的一支。扮演老年婦女,如京劇《岳母刺字》的岳母、《楊門女將》的佘太君等。扮相、身段、臺步與正旦(青衣)不同,區(qū)別主要在于突出老年人的特點。唱用本嗓,唱腔與老生相近,兼用一些青衣腔”[1]。
然而,京劇行當只是演員專業(yè)分工的類別,是根據(jù)演員所扮演的角色類型及表演藝術上的特點而劃分的。這并不等于演員表演就可以類型化。恰恰相反,演員表演以塑造角色形象為“最高任務”,行當只是塑造角色形象的藝術手段。所以前輩大師早就說:“演人不演行。”
塑造角色形象的重點,是刻畫不同劇目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表現(xiàn)其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岳母刺字》中的岳母,是一個良母,又是一個愛國的母親。又如《楊門女將》中的佘太君,也是一個愛國的老人。
要塑造好角色形象,演員必須對所扮演的角色進行真切的情感體驗,傾情投入,進入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然后再通過各種有效的藝術手段,把角色形象成功地塑造出來。即如張庚先生所說:“中國戲曲演員不止是要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而且在體會了內(nèi)心之后,一定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特定的外形來表現(xiàn)它?!盵2]
京劇老旦表演藝術的第二個要點,是表現(xiàn)流派風格。
流派是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的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幾乎所有的戲曲劇種的所有行當,都有各種不同的流派。
所謂“流派”,是藝術流派的簡稱,指的是“在中外藝術發(fā)展的一定歷史時期里,由一批思想傾向、美學主張、創(chuàng)作方法和表現(xiàn)風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藝術家所形成的藝術派別”[3]。
京劇老旦的藝術流派也同所有戲曲所有行當?shù)牧髋梢粯?,均以流派?chuàng)始人的姓氏命名,有一定的代表劇目和傳承人。但流派的核心標志是獨特的藝術風格。
京劇老旦的藝術流派主要有兩大派:一是“老李(多奎)派”,其風格特點是嗓音宏亮,氣力充沛,高低音俱佳,唱腔流利婉轉,韻味醇厚。代表劇目有《太君辭朝》《行路哭靈》《遇后·龍袍》《赤桑鎮(zhèn)》等。傳人有李鳴巖等。另一個流派是“小李(金泉)派”,其風格特點是在繼承“老李(多奎)派”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聲音寬厚蒼勁,新穎動人,代表劇目有《岳母刺字》《罷宴》《望兒樓》等。傳人有趙葆秀等。
每一個京劇老旦演員,都必須宗一流派,表現(xiàn)流派風格,這是京劇演員表演藝術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為此,筆者拜著名京劇老旦名家王夢云為師,在恩師的傳授與教導下,“老李(多奎)派”與“小李(金泉)派”兩派兼學兼唱,先后演出過兩個流派的劇目《行路訓子》《岳母刺字》《哭靈》《罷宴》《望兒樓》《清風亭》《徐母罵刺》等,收獲多多。
京劇老旦表演藝術的第三個要點,是創(chuàng)造藝術個性。
一切表演都是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這種創(chuàng)造的關鍵是創(chuàng)造藝術個性。其實,藝術流派的形成,也是一種藝術個性的創(chuàng)造。例如老旦“老李(多奎)派”的形成,就是一種藝術個性創(chuàng)造過程。李多奎(1898-1974)先生被尊稱為“多爺”。他原名玉奎,其伯父是京劇樂師,人稱“胡胡李”。多爺幼年坐科,先習京劇老生,技藝不俗,曾以《打金磚》等戲唱大軸。后改唱老旦,曾受到京劇老旦名家龔云甫親傳,并得到琴師陸硯亭教益,藝業(yè)大進。1929年隨程硯秋到上海,演出《釣金龜》等戲,獲得觀眾好評。后來先后與高慶奎、金少山等京劇名家合作。他在繼承龔云甫唱腔新穎、做功細膩的基礎上,勇于創(chuàng)造,自成一派。
而“小李(金泉)派”創(chuàng)始人李金泉先生,則在繼承“老李(多奎)派”的基礎上,再一次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新李派。
由此可見,創(chuàng)造藝術個性乃是京劇老旦表演藝術的神髓。當下京劇老旦表演藝術家王夢云、趙葆秀,京劇老旦中年表演藝術家袁惠琴,翟墨等,也都在創(chuàng)造個性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作為京劇老旦演員,多年來我也一直在這方面努力,覺得創(chuàng)造個性永遠在路上。
[1]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編.中國戲曲曲藝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78.
[2]張庚.戲曲藝術論[A].余秋雨.戲劇理論史稿[C].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659.
[3]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