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療美容》學術不端檢測方法
為保持本學科良好科研秩序和氛圍,保護原著的知識產權,維護《中國醫(yī)療美容》的名譽,制定此制度。
1 檢測手段
1.1 由知網(CNKI)提供的“科技期刊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ǒng)”進行檢測。
1.2 人工檢測。
2 具體實施
2.1 來稿登記后,先將原稿上傳至“科技期刊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ǒng)”中進行檢索,對于文字總重復率≥30%認定為有學術不端嫌疑;對于單篇文字重復率≥10%且有兩個及兩個以上關鍵詞重合應先進行單篇對照。
2.2 發(fā)稿前,將終稿上傳至“科技期刊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ǒng)”中進行檢索,對于文字總重復率≥30%認定為有學術不端嫌疑。
2.3 期刊正式出版后,將已發(fā)表文章上傳至“科技期刊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ǒng)”中進行檢索,對于文字總重復率≥30%認定為有學術不端嫌疑。
2.4 對于“科技期刊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ǒng)”檢索結果文字總重復率≤30%、單篇文字重復率≤10%、單篇對照單篇文字重復率≥10%且但關鍵詞重合數(shù)≤2個,應進行抽查性人工檢索。人工檢索是主要為在原稿題目和摘要中提取3個關鍵詞在知網、萬方、PubMed中檢索和全文對照。總抽查量應不少于此類稿件的30%。
3 學術不端認定及處理
3.1 有學術不端嫌疑的文章都必須經過編輯部開會探討后認定,探討時還應征求相關領域專家意見。責任編輯應提供相關證據如查重結果及相似原文。
3.2 對于來稿登記后及發(fā)稿前認定為學術不端,給予退稿處理,并附上退稿說明,退稿2周內作者有權力進行申辯,編輯部有權對作者申辯進行處理。
3.3 期刊正式出版后發(fā)現(xiàn)抄襲、一稿多投現(xiàn)象,經核實后給予撤稿處理。
·讀者·作者·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