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順霞
體育教育既要“育體”又要“育心”
□ 鐘順霞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質的教育,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栽體。素質教育要求德、智、體、美和諧健康發(fā)展,決定了學校體育既要育智、育體,還要育心,讓學生在運動中得到全面發(fā)展。通過查閱文獻資料,闡述體育教學與德育的關系,揭示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作用,并結合日常體育教學實踐,從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內容、體育教學中通過哪些途徑融入德育教育等方面進行分析,以尋找出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完美結合點,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融合
馬克思指出:“我們把教育理解為三個方面:第一,智育;第二,體育;第三,技術教育……”教育學家蔡元培把養(yǎng)成國民的健全人格認作為現(xiàn)代民主國家教育的宗旨,認為“所謂健全人格,分為德育、體育、智育、美育四項”。毛澤東同志對教育的全面發(fā)展非常重視,而且重視學校體育的開展。他曾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體育之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薄绑w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p>
由上所述,體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長期以來,很多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把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忽視了德育,更是把體育和美育丟棄到了一邊。更有甚者認為智育是“硬任務”,德育是“軟任務”,體育是“虛任務”,美育是“空任務”。這種思想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本文通過對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關系,在體育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作用,學校體育教學中德育內容的探討,結合自己從事體育教學的實踐,提出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與途徑,為廣大一線的體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使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方法更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德育教育的作用,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根據(jù)全面教育的觀點,教育的范疇應該包括智育、體育、德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幾個方面。德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有道德、有理想、有紀律的人才,使受教育者樹立正確世界觀。體育則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健壯的體魄,為承擔各種艱巨的學習和工作任務準備好身體條件。
體育與德育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一)平行對等,相對獨立。體育、德育、美育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他們的之間的特點、地位、作用決定了他們是平行對等和相互獨立的。(二)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體育、德育之間雖然是相互獨立的,但都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存在相輔相成和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們進行體育教學時,同時也可能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同樣,德育也可以借用體育的手段來進行。此外,德育的教學也可以對體育教學產生促進作用。(三)相互聯(lián)系,互為手段,互為條件。任何一種教育都不是絕對獨立的,因此,進行體育教學的同時,也同時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兩者之間是可以相互聯(lián)系,互為手段,互為條件的。比如:體育教學的接力項目可以充分發(fā)揮體育精神的力量,是促進團隊精神教育的很好內容。
2.1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學生間的合作。
2.2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公平競爭意識,促進學生間你追我趕的學習勁頭。
2.3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
2.4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誠信、友善的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
3.1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光榮使命,是我們國家繁榮富強,不斷向前的巨大動力。青少年肩負民族振興的責任,無論何時,都應該把愛國放在第一位,做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在體育界,在賽場上不乏有愛國的運動員。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體育課,設置特定的情景,教育學生向這些運動健兒學習,學習他們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3.2 集體主義教育
體育教學和運動比賽一般是以小組或者班級形式組織的集體性活動,要求有組織、有紀律、學生之間密切配合,相互幫助,共同完成某一活動。在運動會中,每個班級團結一致,為了班集體的榮譽,去拼搏,去吶喊。體育課中的分組教學,小組間的對抗都顯示集體主義精神。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梢哉f體育教學要比其他科目有更多的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機會,能夠發(fā)揮更好的教育效果。
3.3 組織紀律和公平競爭教育
體育課中的隊列隊形教學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聽教師的指揮。體育教學方法中教師較多采用游戲或比賽的形式來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要求每一位學生自覺遵守比賽的規(guī)則,人人平等,如果違背就會受到批評。組織紀律和公平競爭都是體育教育的內容。
3.4 意志品質教育
體育課堂是最能鍛煉學生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吃苦耐勞,自強自信等良好意志品質的好場所。
4.1把課堂紀律變成德育教育的主陣地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紀律要求。如果課堂上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課堂上一片混亂,那么教學就無法進行。教育學生遵守課堂紀律是對老師最起碼的尊重,是一個有文明,有禮貌的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教師要嚴格出勤制度和請假制度,對體育課中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作出一定的懲罰,不斷強化學生組織紀律性,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
4.2 靈活運用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教育
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從不同的層面把德育滲透進去。比如在進行隊列練習時,要求學生自覺自律,精神集中,嚴肅認真,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通過分組比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集體意識和互相幫助、奮勇爭先的精神;在體操類的教學中,多用鼓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消除恐懼心理,培養(yǎng)學生敢為人先,不畏不懼的勇敢精神;通過冬季長跑訓練,培養(yǎng)學生不怕嚴寒,頑強,持之以恒的品質。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把德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教學當中。
4.3 善于利用集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榮譽感和集體主義精神
從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可以看出其思想活動和個性,因
此,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及時進行教育、疏導。如在課堂教學中,有的學生積極參與,有的像在夢游一樣,教師可以通過鼓勵、表揚或批評教育,耐心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融入到集體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團隊配合意識。課中和課外的體育競賽活動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如教學中的練習法和比賽法、小組之間的對抗、隊伍之間的競賽、運動會、早操、大課間評比等活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讓學生認識到個人的努力程度將影響到全體的榮譽。
4.4 以人為本,注重教師示范作用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體育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新課標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所以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更要以情感人,真誠地關心、愛護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興趣,愛上學習,主動學習。我們常說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具備精湛的技藝,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4.5 運用榜樣力量、先進事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課堂上,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營造特定的情景,向學生介紹我國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所取得的成績。如中國女排在奧運會中重振雄風,憑中國人特有的志氣不懈努力,再次贏得了冠軍,為祖國爭得榮譽時;當姚明在NBA賽場上揮汗如雨時;當劉翔在奧運比賽中獲得金牌時,都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熱愛自己的國家。這樣既講授了知識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還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每年的全校運動會產生各類比賽的冠軍,這些體育優(yōu)秀的學生占一定的比例,這對推動學校的體育教學和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4.6 抓住偶發(fā)事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往往會發(fā)生一些偶發(fā)事件,面對這些偶發(fā)事件,教師不應該回避,應該抓住這些機會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在跑步比賽中,學生的鞋子掉了,他棄而不顧,繼續(xù)跑完全程。其他學生見到這種情況都哈哈大笑。這時教師應及時對這位學生進行表揚,并教育其他學生不應該取笑別人,應該為這位同學加油,這對培養(yǎng)學生拼搏進取精神及辨別是非能力是很有作用的。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青少年朝氣蓬勃,進取心、好勝心強。在體育教學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競賽,并及時總結。比賽前讓學生明確目的、要求,端正競賽態(tài)度,正確對待榮譽??偨Y評比中要發(fā)揚民主,實事求是,公正準確,讓學生在競賽中尋找差距,奮起直追。引導學生積極進取,培養(yǎng)公平競爭的意識。第二,表揚是對學生的態(tài)度、行為贊同,批評則是對學生不良的思想行為的否定。通過恰到好處的表揚與批評來鞏固學生的正確行為、思想,克服和改正錯誤的行為,使學生分清是非,認識自我,形成正確的榮辱觀,揚長避短,形成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第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優(yōu)秀運動員事跡,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其趕有目標,學有榜樣,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培養(yǎng)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第四,在體育教育學,要科學地進行評價,激發(fā)學生追求更高的目標。例如:可從動作質量、難度、運動負荷和成績方面不斷提高要求,使學生在不斷努力的過程中形成勤學苦練、敢于拼搏、勇于競爭和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第五,善于調整學生的情緒。學生的情緒容易受到影響而變化不定,體育老師要善于運用情感豐富、鼓勵性強的語言感染學生,讓學生煥發(fā)出參加體育活動與鍛煉的熱情。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健康的審美觀,促進學生心靈健康、行為健康,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傊?,體育教學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開展的重要形式。
參考文獻: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黃興.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湖北體育科技, 1999,(2):90-94.
[3]李式存.體育中滲透德育例談[J].體育教學,2001.5.
[4]姜衛(wèi)東.關于在中學體育課教學中開展德育與美育教育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8).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獅嶺鎮(zhèn)冠華小學)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2.019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G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