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楠 楊維磊 牛偉恒
摘 要:榮譽是人們對道德行為的社會價值所做出的客觀評價和自覺認識。本方從樹立一個觀念,處理好兩種關系,保持三種心態(tài)等三個方面探討了當代革命軍人樹立正確榮譽觀的方法。
關鍵詞:軍人;樹立;榮譽觀
對于我們每一個軍人來講,從跨入軍營的第一天起,榮譽就伴隨著我們的進步和成長,如:執(zhí)行重大任務,因表現(xiàn)突出而立功受獎,這是榮譽;完成任務出色,受到上級通報表彰,這是榮譽;見義勇為,維護群眾利益,受到群眾稱贊,這也是榮譽。從嚴格意義上講,榮譽是人們對道德行為的社會價值所做出的客觀評價和自覺認識。本文對如何樹立正確的榮譽觀進行了思考。
一、樹立一個觀念:祖國榮譽高于一切
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這是革命軍人榮譽的最高標準。祖國的榮譽,集中體現(xiàn)了包括我們軍人在內(nèi)的每一個中國人的榮譽,因為如果沒有祖國的榮譽和尊嚴,也就沒有任何個人的榮譽和尊嚴。“祖國”這兩個沉甸甸的大字使無數(shù)仁人志士甘愿為她拋頭顱灑熱血,奉獻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如在歷次邊疆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中,我軍“寧讓自己鮮血流,不讓祖國寸土丟”,充分顯示了一種的愛國主義精神。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一切榮譽的來源,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濃厚的感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無不十分珍視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視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當面對外敵侵略,我中華民族那種視祖國榮譽高于一切的崇高信念更是不可支援。漢代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堅貞氣節(jié),以及蘇武寧死不降、岳飛精忠報國、戚繼光平定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等民族正氣之歌,所有這些無不是祖國榮譽的象征,是永遠激勵子孫萬代的寶貴精神財富。因此我們每一位革命軍人,都應把祖國的榮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無是平時還是戰(zhàn)時,無論集體行為還是單獨行動,無論與國內(nèi)人員交往還是與外國人接觸,都應把個人的榮譽與祖國的榮譽緊緊連在一起,自覺為祖國爭光作為個人的最高榮譽。
二、處理好兩種關系:進步和榮譽的關系、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的關系
處理好進步和榮譽的關系、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的關系是正確對待榮譽的前提和基礎。
辯證地認識進步和榮譽。一般來說,進步是革命戰(zhàn)士成長過程的標志,榮譽是對軍人道德行為的一種褒獎和贊許。進步分有形和無形的兩個方面;當了班長、入了黨,并考上軍校,這是有形的方面;而思想的成熟,文化知識的增長,生活能力的提高,這是無形的方面。軍人榮譽和軍人義務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一個戰(zhàn)士只有履行了義務后,才會得到黨和人民的贊揚、公認和獎勵,榮譽是軍人義務的價值尺度。軍人的進步和榮譽一向受到高謳重視。戰(zhàn)爭年代,我軍廣泛開展立功創(chuàng)模運動,部隊與部隊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殺敵立功競賽搞得轟轟烈烈。和平建設時期部隊邊疆不斷地開展比學趕幫超的活動,經(jīng)常召開各級“雙先”表彰大會,鼓勵干部戰(zhàn)士學先進、創(chuàng)先進。
正確處理個人榮譽與集體榮譽的關系。集體榮譽與個人榮譽是辯證的統(tǒng)一。集體榮譽對個榮譽有養(yǎng)育作用。同志們可能會有這樣的體現(xiàn),當我們跨進軍營分配到一個集體榮譽感很強的單位,生活在奮發(fā)向上、融洽、和諧、舒心的環(huán)境中,官兵士氣旺、人心齊、干勁大,就會受到良好氛圍的熏陶。在這種氛圍里,正確的思想和行為受到組織、領導、群眾的肯定,錯誤的觀念會受到大家的批評糾正。久而久之,每一個同志都會有一種越來越強的追求上進、羞于落后的情感體驗。在這樣的集體里,只要你做的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有益于部隊,都會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和熱心幫助。干事業(yè)、做工作,有集體作靠山,有群眾作后盾,就不會感到孤單,就會有助于個人在工作中作出成績和貢獻來,這樣個人榮譽的獲得也就有了條件。
三、保持三種心態(tài):戒驕心、無私心、平常心
榮譽面前不貪占。對我們革命軍人來說,榮譽是奮斗的結果,絕不是奮斗的目的。在榮譽面前,是爭還是讓。是伸手要,還是不計較,可以說是對我們思想覺悟高低的檢驗。雷鋒說:“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鮮明地體現(xiàn)了軍人對待榮譽的正確態(tài)度。在創(chuàng)造榮譽的過程中,我們既要敢于拔尖,力爭上游,走在別人前面,又要允許和歡迎別人超過自己?!吧酵馇嗌綐峭鈽?,強中自有強中手。”對別人超過自己之處,應該虛心學習,力爭迎頭趕上,切忌“眼紅”,而不應以妒嫉的心里去說三道四。有人說,同志的“志”字底下有“心”字,表明戰(zhàn)“士”之間的距離是以“心”距離來衡量的,這話說的很貼切。戰(zhàn)友之間在榮譽而前“難得糊涂”,主動推功攬過,跳出個人得失的小圈子,就會“心底無私天地寬”。誠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立功受獎的名額有限等原因,有時有了成績,不一定都能得到榮譽。那么這種情況怎么對待呢?作為個人來說,應把它看得淡一些,應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進步,要相信“是金子總會閃光的?!睕r且,沒有立功受獎,不等于沒有成績,沒有進步,得以了領導和同志們的贊揚和好評,這也是一種榮譽。我們每一名軍人都應該懂得:光榮的人注視著人民的事業(yè),虛榮的人才盯著自己的名字。
立足本職創(chuàng)榮譽。榮譽等不來,喊不來,更吹不來,要靠腳踏實地干出來。只有在自己站盡責盡職地干好工作,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榮譽,贏得大家的贊譽和尊敬。大家都知道,在部隊獲取榮譽的機會對每個同志都是均等的,執(zhí)行急難險重任務,可以建立功勛,獲取榮譽;在平凡的本職共和崗位上,同樣可以創(chuàng)造榮譽。我們學習的榜樣雷鋒之所以能在全社會留下光輝的印象,并不是因為他從事的工作有什么奇特之處。毛澤東同志曾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高度贊揚張思德同志,他生前只是一名普通的警衛(wèi)戰(zhàn)士。20世紀90年代英雄模范人物都是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獲得榮譽的。見義勇為的徐洪剛、勇斗歹徒的女戰(zhàn)士邱玲、抗洪英雄李向群等,這些與我們同時代的英雄模范人物成長進步的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平凡的崗位,沒有平凡的事業(yè)。只要我們立足本職,勇于奉獻,就能成就偉大的事業(yè),就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一流的工作成績,就會建立功勛,獲取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