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民閱讀立法取向與價值閾定位

      2016-01-20 23:47江作蘇陳振國
      今傳媒 2016年1期
      關鍵詞:全民閱讀

      江作蘇+陳振國

      摘? 要:閱讀的力量就是國家的力量。當前,我國全民閱讀活動蓬勃開展,成就巨大,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差距不小??傮w來看,全民閱讀工作法制不全、規(guī)劃不一、保障不力和經(jīng)費不足。雖然閱讀越來越個人化,但與閱讀相關的問題卻越來越社會化。因此,有必要以法律手段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憲法賦予公民的文化權利,為實現(xiàn)中國夢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及智力支持。

      關鍵詞:全民閱讀;立法價值閾;取向

      中圖分類號:G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1-0009-04

      一、閱讀與全民閱讀的價值厘定

      從現(xiàn)代公民倫理出發(fā),公民的閱讀(讀書)行為,是一種公民權利;而政府保障公民閱讀權利,提供服務,則是民本政府的行權內(nèi)容和行政責任。制定適當?shù)拈喿x法律法規(guī),有利于官民兩方面的行為歸依。

      依據(jù)不同的標準,閱讀可以進行多種分類:1.功利性閱讀和非功利性閱讀;2.經(jīng)典閱讀和一般閱讀;3.紙質(zhì)閱讀和數(shù)字閱讀,數(shù)字閱讀通常也是多媒體閱讀;4.淺閱讀和深閱讀。淺閱讀也稱為碎片化閱讀,深閱讀是指伴隨理解過程的閱讀;5.閱讀主體可分為普通人群閱讀和特殊人群閱讀。特殊人群如盲人、視障者用特殊方式進行閱讀;6.個人閱讀和全民閱讀。個體為滿足個人興趣愛好而進行的閱讀是個人閱讀。個人閱讀的群體化、社會化、全民化則是全民閱讀(國民閱讀)。

      相對于個人閱讀,全民閱讀是社會整體的意志和行為,具有社會性、綜合性、廣泛性的特征。個人閱讀的社會化、全民化體現(xiàn)了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受社會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五千年文明史中,閱讀主要表現(xiàn)為精英閱讀和功利性閱讀。社會精英是閱讀的主體人群,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民眾不具備讀書的物質(zhì)條件,難以均等享有讀書的權利和自由。對于多數(shù)讀書人而言,“學而優(yōu)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孜孜以求的夢想,讀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功名利祿,讀書的方式以個人閱讀和私塾傳授為主,全社會難以形成全民閱讀的氛圍。面對一窮二白、文盲遍地的情況,新中國在全國持久地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掃盲運動,群眾普遍具備了讀書識字的基本能力,整體文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變化深刻,閱讀的物質(zhì)條件、技術支撐和服務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目前,我國從制度特征出發(fā),有必要選擇全民閱讀作為路徑,促進學習型社會形成。為此,需要提供合適的法律保障。

      二、閱讀及全民閱讀的價值閾定位

      閱讀的價值即閱讀的功用,功用的閾值屬于個人、延伸于社會。其值的表達形式,作用于人的思想、智力、情感,甚至可以影響生理反應。

      閱讀幫助人們獲取知識和經(jīng)驗。閱讀雖然不能增加人生的長度,卻能增加人生的寬度、厚度、高度。正如作家凱勒所說:“一本書像一艘船,帶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的廣闊海洋?!遍喿x是人們最基本、最有效、最便捷的傳承知識和經(jīng)驗的方式。

      閱讀提高人們的能力和水平。一個不會閱讀的人,難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圣人孔子是讀書學習的典范,并且活到老學到老,“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睂W習能力和水平不斷升華??鬃硬粌H熱愛學習,而且善于思考,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時代,人們主要是通過竹簡木牘來閱讀。在當代,閱讀的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紙質(zhì)閱讀和數(shù)字閱讀使人們讀書越來越便捷。

      閱讀提高人們的人格和修養(yǎng)。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書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精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泵鞒挠谥t視書卷為親人,他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睍汶硽?,熏陶出他高貴的品格和敢于擔當?shù)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通過研讀倫理經(jīng)典,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yǎng)健全的道德品格”??梢?,讀書能使人們砥礪情懷,錘煉品格。

      全民閱讀的水平?jīng)Q定了社會整體的素質(zhì)和水平。榮格說,一切文化都會沉淀為集體人格,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閱讀雖然是個人的事情,但個人閱讀的水平?jīng)Q定了社會整體的素質(zhì)和水平。

      從總體上看,閱讀的水平就是國家的水平,閱讀的力量就是國家的力量。

      三、全民閱讀活動的廣義法律需求

      (一)我國全民閱讀狀況

      改革開放時期,是我國對知識渴求的井噴時期。國家發(fā)展、思想解放、心靈滋潤的迫切需求,激發(fā)了對知識的強烈追求,推出了一個讀書、出版的黃金時代。

      進入21世紀,我國全民閱讀活動呈現(xiàn)以下特點:國家高度重視,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建設逐步發(fā)展;全民閱讀組織協(xié)調(diào)機制日益成熟,引領全民閱讀穩(wěn)步發(fā)展;未成年人和特殊人群閱讀成為閱讀推廣的重要關注對象;數(shù)字閱讀快速發(fā)展,拓展了閱讀的空間和時間;出版界、新聞界、教育界、圖書館界成為促進全民閱讀的中堅力量,各種民間公益閱讀組織蓬勃興起。

      根據(jù)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3年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報告》,2013年度,我國18歲以上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為50.1%,圖書閱讀率為57.8%,報紙閱讀率為52.7%;全國人均閱讀紙質(zhì)圖書4.77本,閱讀報紙70.85期/份,期刊5.51期/份,電子書2.48本,人均紙質(zhì)圖書和電子書合計閱讀量為7.25本;人均每天讀書時間13.43分鐘,讀報時間為15.50分鐘,讀期刊時間為10.05分鐘,看電視時間為97.23分鐘,聽廣播時間為8.98分鐘,上網(wǎng)時間為50.78分鐘,手機閱讀時間為21.70分鐘,閱讀電子閱讀器時間為2.26分鐘;上網(wǎng)率為59.2%,上網(wǎng)主要活動在于獲取信息和休閑娛樂。

      我國全民閱讀工作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定。2013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市“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的稱號,深圳是我國首個獲得聯(lián)合國這一殊榮的城市。

      然而,伴隨著科技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思想解放而來的讀書的普及、便利,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雖然閱讀越來越個人化,而與閱讀相關的問題越來卻越社會化。一是全民閱讀沒有法律支撐,缺乏宏觀、科學的指導,尚未從國家層面進行實質(zhì)性資源整合;二是全民閱讀缺乏財政資金的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足;三是國民圖書閱讀率持續(xù)下降;四是閱讀越來越碎片化、淺顯化;五是閱讀越來越功利化、娛樂化。六是不健康的閱讀內(nèi)容影響個人和社會的進步。

      (二)全民閱讀活動的國際比較

      我國成年國民每年人均紙質(zhì)圖書閱讀量為4.77本,人均閱讀電子書2.48本,人均紙質(zhì)圖書和電子書合計閱讀量為7.25本;超5成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shù)量較少。綜觀世界各國,在成年國民每年人均圖書閱讀數(shù)量上,以色列是18本,韓國是24本,美國為25本,中外差距明顯[1]。與歐美日韓等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國民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的平均閱讀數(shù)量和水平都較低,閱讀內(nèi)容良莠不齊,閱讀公共資源不足。比較而言,我國全民閱讀存在工作法制不全、規(guī)劃不一、保障不力、經(jīng)費不足等的問題。

      (三)全民閱讀成為中國國家戰(zhàn)略

      新中國領導人普遍愛讀書、會讀書、重視讀書。他們身體力行,推動全民閱讀,引領社會風氣。

      毛澤東主席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一日不讀”。他的菊香書屋有藏書10余萬冊,伴隨他工作、生活。讀書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活方式。他說:“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讓人滋養(yǎng)浩然之氣”。無論是在陜西延安插隊時,還是當上了地方和中央領導人之后,他始終勤奮好學,手不釋卷,樂此不疲,他坦承:“我經(jīng)常能做到的就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崩羁藦娍偫碚f:“生活中不能沒有讀書”。在2014年4月22日世界讀書日前夕,他專門致信北京三聯(lián)韜奮書店:“讀書不僅事關個人修為,國民的整體閱讀水準,也會持久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在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引領下,在社會各界特別是教科文衛(wèi)界的推動下,全民閱讀逐步成為國家戰(zhàn)略。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形成學習型社會;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政黨;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并首次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這標志著我國正式步入全民閱讀的時代,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和里程碑意義。建設學習型社會是新世紀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是中華民族創(chuàng)新復興、永續(xù)發(fā)展的必然需求。全民閱讀作為國家戰(zhàn)略關乎國民素質(zhì)、關乎文化傳承、關乎綜合國力、關乎民族未來、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四、全民閱讀立法取向

      通過立法和立法前的立法準備與博弈,以推進某項社會主張,這是世界各國立法的基本動力之一。在法律這種以國家力量為監(jiān)督體的剛性行為準則分類上,大致可把法律分類為強制型和倡導型兩種。顯然,有關全民閱讀的立法屬于倡導類法律。法律的普適性與嚴肅性,是其它一般行政規(guī)定、規(guī)范性文件所不及的,具有無彈性特征,更原則地反映著國家意志和社會整體意志。

      (一)全民閱讀國際立法情況

      197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提出“學習型社會”的全新理念,希望地球上各地居民都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號召全世界走向閱讀社會;1995年,規(guī)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亦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旨在通過倡導全民閱讀,在全世界掀起學習熱潮,營造學習的氛圍,建設學習型的社會。

      世界上全民閱讀先進的國家普遍制定頒布了有關全民閱讀的法律法規(guī),鼓勵促進閱讀,提升國民和國家水平。

      美國頒布了《卓越閱讀法》。美國高度重視兒童閱讀。自1919年以來,每年都開展兒童讀書周活動。1997年,美國開展了“閱讀挑戰(zhàn)行動”,克林頓總統(tǒng)強調(diào)在美國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建設學習型社會。2001年,美國制定了《不讓一個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育改革法案。小布什總統(tǒng)說美國存在兩個民族,一個是能閱讀的民族,一個是不能閱讀的民族,必須讓美國人都能閱讀。2001年“?9·11”恐怖事件發(fā)生當日,他正在一所小學為小學生們朗讀《我的寵物山羊》。

      俄羅斯被稱為世界上最愛讀書的國家。2006年,俄羅斯發(fā)布了《國家支持與發(fā)展閱讀綱要》。2012年,俄羅斯頒布《民族閱讀大綱》,整合國家和地方政府各部門、社會團體、新聞出版業(yè)、作家協(xié)會諸方面力量,促進全民閱讀。俄羅斯人口1.4億,私人藏書200億冊,每家藏書約300冊。

      德國全民閱讀法律法規(guī)健全,全民閱讀活動廣泛而深入。德國閱讀促進基金會影響重大,歷任名譽主席都由總統(tǒng)擔任?!耙粋€家庭沒有書籍,就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戶”,這條諺語生動地體現(xiàn)了德國人的讀書觀、價值觀。他們認為,給孩子讀書和講故事,是最不復雜、也是最合算的對未來的投資。重視閱讀給德國社會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支撐了二戰(zhàn)后德國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重建和迅猛發(fā)展。

      韓國全民閱讀法律體系完備。韓國以法律促進國民閱讀,頒布實施了《讀書文化振興法》《出版文化產(chǎn)業(yè)文化振興法》《印刷文化產(chǎn)業(yè)振興法》等法律法規(guī)。政府重點扶持社會弱勢群體的讀書,大力支持基層讀書協(xié)會的活動。韓國教育、新聞出版業(yè)發(fā)達,影視作品對外輸出強勁,韓流影響遍及世界。

      讀書是猶太人通常的生活方式。猶太格言說“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熱愛讀書已成為猶太人的共同的民族心理,他們視讀書為甜蜜的事情。盡管散居世界各地,但猶太人中名家輩出,馬克思、愛因斯坦、門德爾松、斯皮爾伯格、巴菲特、扎克伯格等猶太人燦若星辰。據(jù)統(tǒng)計,自1901開始諾貝爾獎頒發(fā)以來,猶太人的獲獎數(shù)量居世界各民族之首[2]。在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以色列,人均擁有的圖書館數(shù)量居世界各國之首,達到每4500人就擁有1座。

      (二)中國全民閱讀立法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币婪ㄖ螄侵螄碚幕痉铰裕⒎ㄊ欠ㄖ蔚那疤幔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文化法律保障制度,而全民閱讀法律是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保障,理當成為文化立法的重點。

      2003年3月,在十屆全國政協(xié)一次會議上,政協(xié)委員朱永新提議設立國家閱讀節(jié),以推動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2014年,在全國“兩會”期間,鄔書林、葛劍雄等百余名全國政協(xié)委員聯(lián)名提出提案,建議將全民閱讀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

      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國家逐步推進全民閱讀立法工作。2013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成立全民閱讀立法起草工作小組。通過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并對部分省份進行調(diào)研,總局擬定了《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文稿。2014年,國務院法制辦將《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列入2014年立法規(guī)劃項目。現(xiàn)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條例》已數(shù)易其稿,正在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地方各省區(qū)市在全民閱讀立法方面走在前列的是湖北省、江蘇省。

      2013年,湖北省啟動全民閱讀立法工作,省人大、省政府先后將之納入立法項目庫。2014年,省人大教科文衛(wèi)委和省政府法制辦先后組織到黃石、鄂州、恩施、宜昌、十堰、荊門和武漢等地進行全民閱讀立法調(diào)研,聽取有關部門和單位、個人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湖北省全民閱讀促進辦法》草案,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新華社、中新社、騰訊網(wǎng)、網(wǎng)易、荊楚網(wǎng)等媒體、網(wǎng)站紛紛轉(zhuǎn)載并給予積極評價。

      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先后就湖北省全民閱讀立法作出重要批示。2014年8月,省委書記李鴻忠批示:“為讀書而出臺《辦法》這是文明湖北建設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建議予以高度重視,盡快頒行”。省長王國生隨即批示分管副省長和省政府法制辦“積極準備,及時提交常委會研究?!痹趪覐V電總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湖北省加快了全民閱讀立法進程。

      2014年11月2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正式審議通過了《湖北省全民閱讀促進辦法》,12月6日予以公布。這是全國出臺的第一部關于全民閱讀的法規(guī)(地方政府規(guī)章)。11月27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頒布了《關于促進全民閱讀的決定》,這是全國出臺的第一部關于全民閱讀地方性法規(guī)。2015年3月31日,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全民閱讀的決定》。

      至此,我國全民閱讀立法實現(xiàn)了零的突破??梢灶A料,在不遠的將來,國家級的全民閱讀法規(guī)也會公布實施。

      五、全民閱讀立法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jīng)濟和社會管理上立法較多,而在文化方面立法較少,文化發(fā)展急需的法律尚未出臺,例如文化法、新聞法、出版法、廣播電視法、電影法,都還尚未提上立法議事日程。迄今為止,文化方面還沒有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最高的法規(guī)只是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guī),如《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音像制品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因此,加快推進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立法是還欠賬,是補缺漏。為進一步豐富我國的法律體系,適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適應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格局,有必要加快我國全民閱讀立法步伐。

      法治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亞里士多德說,法治就是已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而人們所遵守的法律又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這就是說,法治的前提是良法,所謂惡法非法也。這也是當代公認的經(jīng)典的法治理論?;诖?,全民閱讀法律法規(guī)應當是一部良法,是一部反映社會意志并得到人們普遍認可的法。這樣的良法,應當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體現(xiàn)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的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激發(fā)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人民真心擁護。

      立法意義。全民閱讀立法的宗旨就是通過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憲法賦予公民的文化權利,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文化科學水平。

      立法結(jié)構。在結(jié)構上,全民閱讀法規(guī)可分為總則、分則、附則三大部分。總則闡述立法宗旨、立法原則、重要規(guī)范;分則可分為全民閱讀服務體系建設、活動開展、特殊人群閱讀、保障和促進措施;附則規(guī)定法規(guī)的實施時間。

      立法特點。鑒于全民閱讀是公共文化服務,全民閱讀法規(guī)應當具有以下特點:

      1.剛?cè)嵯酀?,軟硬兼?zhèn)?。對公民而言,關于閱讀的法律規(guī)定是軟性規(guī)定,是權利和保障,是倡導和促進;對政府而言,是硬性規(guī)定,是責任和是義務,是強制和任務。政府應當在全民閱讀的組織領導、規(guī)劃建設、活動開展、特殊人群閱讀權利保障等方面履行法定職責,建立相關制度,盡力滿足國民閱讀需求,提升社會整體閱讀水平。

      2.體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的屬性。全民閱讀屬于公共文化服務,公共服務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應當體現(xiàn)在全民閱讀立法之中。(1)公益性和基本性。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政府責無旁貸,而政府的責任就是公民的權利。法律應當規(guī)定政府將全民閱讀納入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經(jīng)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特殊人群閱讀權利等;(2)均等性和便利性。全民閱讀資源配置應當做到均等、均衡,既要城鄉(xiāng)發(fā)展均衡,也要普通人群與特殊人群發(fā)展均衡。不僅要形式上的均等性,而且重視實質(zhì)上的均等性。對于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進城務工人員等弱勢人群,政府應當提供閱讀保障。

      3.體現(xiàn)社會性。促進全民閱讀固然是政府的責任,但并不是也不可能是政府唱獨角戲,公眾參與是形成全民閱讀大合唱的必要構成部分。社會化是人的特點,社會屬性決定了人不能離開社會。人是社會的主體,全民閱讀是社會化程度很高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當然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因此,全民閱讀法規(guī)應當鼓勵、支持個人、企業(yè)和其他組織(包括非政府組織的NGO)參與全民閱讀活動,捐助資金資產(chǎn),加強設施建設,成立群眾性讀書組織,提供全民閱讀服務等,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鑒于我國全民閱讀立法尚屬起步,在制定實施全民閱讀法規(guī)方面宜先易后難、先下后上、循序漸進,積累經(jīng)驗,逐步完善。具體途徑為:先制定地方政府規(guī)章或地方法規(guī)、國家部委規(guī)章,再制定國務院行政法規(guī),實施一段時間后待時機成熟時制定全民閱讀國家法律。至于以后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下位法與上位法矛盾的問題,各地、各部門可以在國家全民閱讀法律正式出臺后,作出相應的修改。

      我們相信,健全的全民閱讀法律法規(guī)必將推進我國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必將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必將增強我國國家整體實力,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

      參考文獻:

      1. 郝振省,陳威.中國閱讀:全民閱讀藍皮書(第二卷)[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2]? 郝振省,陳威.中國閱讀:全民閱讀藍皮書(第一卷)[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思涵]

      猜你喜歡
      全民閱讀
      倡導全民閱讀工作研究
      倡導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城市
      基于不同媒介的閱讀推廣模式探析
      推進無錫全民閱讀的對策建議
      從全民閱讀看圖書館的義務與責任
      依托農(nóng)家書屋提高全民閱讀積極性
      全民閱讀活動與公共圖書館推廣服務研究
      全民閱讀背景下高職學生黨員黨性修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
      新媒體時代高職大學生踐行“全民閱讀”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復合型文化場所:實體書店的立體化轉(zhuǎn)變
      营山县| 大港区| 巩留县| 保定市| 乌鲁木齐市| 垣曲县| 益阳市| 无极县| 南康市| 原阳县| 霍州市| 铁岭县| 时尚| 绥中县| 平原县| 香格里拉县| 平顶山市| 深州市| 神池县| 万载县| 常州市| 锡林郭勒盟| 保康县| 霍城县| 穆棱市| 新野县| 久治县| 伊春市| 洛宁县| 永康市| 嫩江县| 棋牌| 和田县| 新化县| 成安县| 财经| 黄大仙区| 南康市| 建阳市| 靖安县|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