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期待就充分滿足了這一點。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借助閱讀期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閱讀質量。本文對如何借助閱讀期待來提高閱讀質量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閱讀質量;閱讀期待;核心價值;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薄伴喿x期待”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tài),是通過懸念的制造,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那么,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閱讀期待”來提高閱讀質量呢?下面將進行具體談談。
一、充分挖掘文本的核心價值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我們應該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不能忽視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一維度的課程目標。
例如,《做一片美的葉子》是一篇散文詩,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啟迪人們要學習葉子那種立足本職、無私奉獻的精神。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來說,學生能夠感受到這棵大樹很美,可是要提升這篇文章的情感價值,就很有必要對課文的核心價值進行提升。課文結尾寫道:“我們每個人都像葉子”“為了我們的大樹,做一片美的葉子吧!”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每個人哪些地方像葉子?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本的描寫與我們生活的實際,從形態(tài)各異、工作的奉獻等,感悟葉子的奉獻與人的奉獻,進行聯(lián)系感受。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提升感悟:我們的大樹可以指什么?讓學生通過舉例人們是如何為“生活的大樹”“輸送著營養(yǎng)”的,去理解文本的核心價值,學生才能真正讀懂這篇課文。
二、在課本重點處巧妙設疑
一篇課文有長有短,教學內容有多有少,可是課堂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有所側重,要抓住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語言實踐。對于重點內容的教學,教師決不能采取一講到底的方法去替代學生的學習,我們可以抓住文中一句話、一個關鍵詞,巧妙設疑,喚醒閱讀期待,引導學生去品讀思考、感悟體會。
例如,在教學《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課時,文中寫道:父親興奮地說:“孩子,你今天撞著了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是愛因斯坦!”女孩直納悶: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愛因斯坦自己也說:“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并不偉大?!边@不是前后有點矛盾嗎,我們可以由此巧妙設疑: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來喚醒學生的閱讀期待,去統(tǒng)領學生探究性學文。我們可以組織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討論討論,說說理由。相信,這種開放的問題、充滿激辯的形式,一定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對感悟愛因斯坦的人物品質,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質量一定有所幫助。
三、在文章跳躍處填補空白
文章由于行文的需要,對某些內容往往寫得十分簡略,甚至省略不寫,形成語言凝煉處、跳躍處、省略處。引導學生對這些空白、跳躍之處進行適當的填補,讓學生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或故事發(fā)展等展開想象,是促進學生閱讀期待心理的好方法。這一填補,使學生立刻活躍起來。通過學生的發(fā)言,學生思維火花在綻放,不知不覺中領悟了文本的中心。
例如,教學《莫高窟》一課,可緊緊扣住壁畫的“宏偉瑰麗”的特點,抓住文中的省略號,引導學生運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對飛天的各種姿態(tài)進行“補白”,使莫高窟壁畫的豐富多彩,飛天的千姿百態(tài)得以充分展現,學生對它的“宏偉瑰麗”的理解和認識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四、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情緒、興趣、注意、思維諸多方面存在差異,同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在傳授學法時盡可能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讓他們把不同的看法、獨特的見解都表述出來,從而使每個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文的烈火燒身時,我問學生打算怎樣學習這一部分課文,結果發(fā)現學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說:“邊看插圖,邊讀課文,用插圖來幫助理解?!庇械恼f:“抓住文中的關鍵詞來體會?!庇械恼f:“邊讀邊做批注,寫下自己的體會?!薄冶惴攀肿寣W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生立刻忙碌起來,有的有滋有味地讀;有的埋頭圈、點、寫;有的與小組同學交流。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進行自主的學習。全班交流時,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體驗,紛紛發(fā)表各自的獨特見解。通過閱讀過程中空間的拓展,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強了,學生的頭腦不再是儲存知識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閃出智慧的光芒和個性的亮點。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越能開發(fā),越能充滿活力,就會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讓學生時時產生“閱讀期待”,提高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周素珍.催生閱讀期待 提高閱讀質量[J].語文天地,2015(24).
[2]侯亞微.利用“閱讀期待” 提高閱讀質量[J].新課程學習(上),2014(10).
[3]潘存紅.利用閱讀“期待” 提高閱讀質量[J].甘肅教育,2014(14).
[4]林楊.巧用“閱讀期待” 提高閱讀質量[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12).
[5]林素彬.利用“閱讀期待” 提高閱讀質量[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7(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