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56例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經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搶救的效果觀察
王曉紅
目的研究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經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搶救的效果。方法112例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癥狀緩解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分壓(PaO2)以及pH值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經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搶救的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急診;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
為了研究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經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搶救的效果,本研究以56例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對比性分析,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6年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112例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觀察組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齡(42.5±10.5)歲;對照組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齡(42.6±11.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給予患者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藥物主要為沙丁胺醇,3~4次/d,0.4mg/次)、糾正患者的水電解質、給予其抗感染治療及持續(xù)鼻導管吸氧(氧流量控制為3~5 L/min)。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呼吸機采用美國STAR330無創(chuàng)呼吸機,采用經鼻面罩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呼吸機具體參數設置為:氧流量為3~5 L/min,呼吸頻率為16~20次/min,通氣模式為S/T,吸氣壓首先從8~20cm H2O(1cm H2O=0.098 kPa)開始,最高不能超過30cm H2O,將呼氣壓設置為4~6cm H2O,4~5 h/次,2次/d?;颊吆粑鼨C輔助通氣時間>7 h/d,如果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則可以對其進行24 h通氣治療。
1.3 觀察指標[1,2]對患者的血氣進行檢測,在入院時與治療12 h后,對患者PaCO2、PaO2及pH值進行研究分析,PaO2正常值為95~100mm Hg(1mm Hg=0.133 kPa) ,PaCO2正常值為35~45mm Hg。對患者哮喘癥狀的緩解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哮喘緩解標準為:相對于治療前,血氣指標改善,患者肺部雞鳴音減弱或者消失,自覺氣喘癥狀完全緩解。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有45例癥狀緩解,癥狀緩解率為80.36%,對照組有28例癥狀緩解,癥狀緩解率為50.00%;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入院時PaCO2為(76.3±4.0)mm Hg,PaO2為(45.5± 1.8)mm Hg,pH值為(7.17±0.21),對照組入院時的PaCO2為(75.9± 4.3)mm Hg,PaO2為(45.9±2.0)mm Hg,pH值為(7.17±0.17),兩組患者入院時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12 h后PaCO2為(46.5±5.9)mm Hg,PaO2為(72.3± 8.2)mm Hg,pH值為(7.38±0.27),對照組治療12 h后PaCO2為(56.9±6.3)mm Hg,PaO2為(61.9±9.6)mm Hg,pH值為(7.23±0.15)。觀察組患者治療12 h后血氣指標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時引發(fā)的氣道炎癥很容易增加氣道分泌物,引發(fā)支氣管痙攣,如果在氣道之中形成大量的粘溶栓,則很可能會造成肺過度充氣與氣道阻塞,最終會使患者呼吸衰竭,對患者的生命構成了嚴重威脅[3]。研究顯示,采用科學有效的機械通氣方法對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搶救是十分必要的[4]。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防止患者病情的進一步惡化,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酸中毒與二氧化碳潴留。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能夠將阻塞狀態(tài)下的支氣管擴張,促進氣道分泌物的排出,復張萎縮氣泡[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癥狀緩解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aCO2、PaO2以及pH值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經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搶救的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1]石佳泉,徐招柱,饒廣浩,等.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例臨床效果分析.當代醫(yī)學,2013(20):81-82.
[2]王祖棣.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3例臨床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28-129.
[3]向丹.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分析.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5(5):675-676.
[4]尹建宏.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評價.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21):2918-2919.
[5]肖洋.探討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14):86-8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144
2016-03-30]
163000 大慶油田總醫(yī)院內科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