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腮腺多形性腺瘤臨床路徑
【摘要】文章介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臨床路徑。
【關鍵詞】腮腺多形性腺瘤;臨床路徑;診斷;治療;出院標準;變異及原因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腮腺多形性腺瘤( I C D -10:D11.001,M8940/0),行腮腺腫物及淺葉切除+面神經(jīng)解剖術(或部分腮腺切除術):①腮腺腫物及淺葉切除術(ICD-9-CM-3:26.29);②面神經(jīng)解剖術(ICD-9-CM-3:04.07);③部分腮腺切除術(ICD-9-CM-3:26.31)。
(二)診斷依據(jù)
根據(jù)《臨床診療指南?口腔醫(yī)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①腮腺區(qū)無痛性腫塊,生長緩慢,無明顯自覺癥狀;②腫塊質地中等,呈球狀或分葉狀,周界清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無面神經(jīng)功能障礙;③B超或CT檢查示腮腺內(nèi)有占位病變。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jù)《臨床診療指南?口腔醫(yī)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選擇腮腺腫物及淺葉切除+面神經(jīng)解剖術或包括腮腺腫瘤及瘤周正常腮腺切除的部分腮腺切除術,其適應證為:①腮腺淺葉多形性腺瘤;②病人全身狀況可耐受手術;③病人無明顯手術禁忌證。
(四)標準住院日
7~10 d。
(五)進入路徑標準
①第一診斷符合ICD-10:D11.001,M8940/0腮腺多形性腺瘤疾病編碼;②病人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如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術前準備(術前評估)
2 d。
必須檢查的項目: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便常規(guī)、血型;凝血功能;血生化;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B超。
根據(jù)病人病情可選擇:懷疑位于腮腺深葉者可行CT檢查,必要時行增強CT或磁共振(MRI)檢查。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wèi)醫(yī)發(fā)[2004]285號)執(zhí)行。
抗菌藥物選用青霉素類或其他類抗菌藥物,預防性用藥時間為術前30 min。
(八)手術日
入院第3天。
①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②手術內(nèi)固定物:無。③術中用藥:除麻醉用藥外無特殊用藥。
(九)術后住院恢復
2~7 d。
術后用藥:選用青霉素類或其他類抗菌藥物,用藥時間1~3 d。
(十)出院標準
①生命體征平穩(wěn);②手術切口無紅、腫、熱、痛等炎癥表現(xiàn),無新鮮滲血;③傷口無明顯唾液滲漏等需要住院治療的并發(fā)癥。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①位于腮腺深葉的腫瘤不進入該路徑;②如腫瘤生長時間長,特別巨大(直徑>8 cm),有生長迅速、疼痛或出現(xiàn)面癱癥狀等惡變傾向時不進入該臨床路徑;③復發(fā)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術方式根據(jù)具體情況酌定。
特 別 關 注
收稿日期:(2015-12-09)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1-0017-01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1.008
【中圖分類號】R739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