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冉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387
?
淺析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之程序正義內涵及立法完善
段冉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300387
摘要:程序正義作為法律重要的價值內涵,其貫穿整個法的制定和法的運行過程之中。在司法改革中《關于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活動若干問題的暫行規(guī)定》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結合程序正義原則對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進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議以期促進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是本文應有的題中之意。
關鍵詞:程序正義;技術調查官制度;司法改革
一、技術調查官制度的程序性內涵
(一)技術調查官的參與性
程序參與性作為程序正義理論的基本要素之一,要求那些其權益可能受到裁判或審理結果直接影響的主體應有充分的機會并富有意義地參與法庭裁判的制作過程,從而對法庭裁判結果的形成發(fā)揮有效的影響和作用。①但技術調查官的參與性與訴訟參與人的參與性在理論基礎上不盡相同,雖然一定程度上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是為了保障各訴訟參與人在訴訟中對專業(yè)性問題的充分表達,但其卻帶有明顯的職權性特點。通過法院對專業(yè)技術人員職權的賦予,專業(yè)技術人員以技術調查官這一司法輔助人員的身份參與到知識產權訴訟中來,并貫穿整個庭審過程之中。從而使得技術調查官參與性的特點成為保障知識產權案件中程序正義的前提。
(二)技術調查官的公正性
地位的中立性是維護公正的必要前提。按照《關于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活動若干問題的暫行規(guī)定》第1條第 1款的規(guī)定,技術調查官配置在知識產權法院。而實務運作上也是由知識產權法院向社會公開招聘。因此,技術調查官在身份上屬于法院內部職員,而鑒定專家不屬于法院內部職員。②有此看出,與鑒定專家相比較,技術調查官因其特殊的訴訟地位之于雙方當事人而言更為中立。從而避免了鑒定專家因代表某方當事人的利益可能產生的傾向性。而技術調查官也因其特殊的訴訟地位能夠與法官進行更為直接的溝通,便于法官對于專業(yè)問題的理解,一定程度上成為法官與當事人之間專業(yè)問題溝通的紐帶。
(三)技術調查官的效益性
從法經濟學的角度程序的效益性而言是指訴訟成本與訴訟收益的比率。用最低的訴訟成本獲得更高的訴訟收益是效益性的價值目標。恰當?shù)膶徟谐绦虿粌H應當通過裁決使資源分配達到效益極大化,而且審判程序本身必須做到盡可能降低成本,提高判決收益。③技術調查官的設置也一定程度上蘊含著效益性的價值內涵。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對專業(yè)問題的認定往往是復雜而繁瑣的,而技術調查官作為司法輔助人員的介入能夠幫助法官鎖定專業(yè)領域的重要問題和爭議焦點,從而大大減少了當事人雙方因具體專業(yè)問題而付出的時間成本及經濟成本,為訴訟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技術層面上的保障,提高了知識產權案件事實認定的準確性和效益性。
二、技術調查官制度之程序正義標準
(一)技術調查官制度之客觀程序正義標準
實質正義和程序的正當性作為現(xiàn)代法治國家立法的所遵循的重要價值原則,其以不同的形式在各國的立法中所體現(xiàn)。而客觀的程序正義標準作為程序正當性評價標準,其主要通過一定的規(guī)范標準來評價程序的正當性。技術調查官制度同樣也印證了客觀程序正義的這一評價標準。首先,技術調查官制度成為知識產權法院案件審判中的重要制度,其本身的程序性規(guī)則體現(xiàn)了闡明案件事實,追求實質性正義的內涵?!稌盒幸?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了技術調查官在訴訟中的職責,其三款規(guī)定技術調查官參與調查取證、勘驗、保全,并對其方法、步驟等提出建議的職責,第五款規(guī)定其提出技術審查意見,列席合議庭評議的職責等??梢钥闯鑫覈鴮夹g調查官制度的制度設計以解決實體性問題,規(guī)范知識產權訴訟審判流程為重要的價值目標,從而體現(xiàn)了其程序正義客觀正當性的評價標準。
(二)技術調查官制度之主觀程序正義標準
人們在判斷司法機構正當性的大小以及他們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服從司法機構的決定時,首要的標準就是司法機構做決定的程序是否公平、合理。所以,通過公平正義的程序進行司法裁判是發(fā)展、保持并提高規(guī)則和司法機構的正當性,以及確保民眾自愿遵從規(guī)則和決定的一個關鍵性因素。④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運行規(guī)則在這一點上做出了體現(xiàn)?!稌盒幸?guī)定》的第七條規(guī)定技術調查官參與詢問、聽證、庭審活動時,經法官許可,可以就案件有關技術問題向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有專門知識的人發(fā)問。并且在技術調查官庭審過程中所位置的位置也進行了具體的說明,技術調查官的座位設在法官助理的左側,與書記員并排列席。這一詢問模式和位置設置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事人追求案件公正的心理預期,使得技術調查官在庭審過程中更多的像一個運用專業(yè)技術知識查明案件事實的裁判者,而不是代表某方當事人利益的代言者。在具體的知識產權個案中,當事人通過技術調查官對具體的爭議事實和技術方法的明示,更有利于當事人對司法審判科技專業(yè)性的認可,使得司法審判的法律邏輯與自然科學的邏輯相銜接。
三、融入程序正義標準的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之完善
(一)技術調查官制度程序立法層次的提高
最高人民法院所頒布的《關于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活動若干問題的暫行規(guī)定》其核心內容多以臺灣地區(qū)《智慧財產法院審理法》為藍本,所以在法律移植的過程中結合臺灣地區(qū)《智慧財產法院審理法》和《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的立法特點,對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程序立法進行完善具有立法技術上的可行性。從立法的需求性來看,對于司法審判程序性規(guī)則的創(chuàng)制,大陸地區(qū)多以法律形式加以規(guī)制,如“專家輔助人制度、小額訴訟程序等”,從而增加其程序規(guī)則的權威性,因此,在借鑒臺灣地區(qū)技術調查官制度立法的前提下,對大陸地區(qū)技術調查官制度進行立法層次的提升,是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程序立法應有的題中之義。
(二)以技術調查官選任為中心的制度細化
自技術調查官制度在我國司法審判運用以來,各地知識產權法院在技術調查官選任模式上做出不同程度的探索。在司法實踐中,技術調查官主要由來自國家機關、行業(yè)協(xié)會、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yè)單位中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構成,雖然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技術調查官的專業(yè)性要求,但卻缺乏必要的資質要求和選任程序的制度性規(guī)定,從而使得技術調查官在選任時多為地方法院自主聘任,這種模式使制度一定程度上淪為了法院對外進行溝通的媒介,技術調查官的技術權威性因選任制度的不完善而大打折扣。因此,在技術調查官選任過程中綜合考慮年齡、專業(yè)程度、學歷背景及其他涉及技術事實認定的重要因素對技術調查官的任職資質進行界定和細化,在正當程序的指引下探索技術調查官選任的制度性規(guī)則是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立法規(guī)范化的基礎。
(三)技術調查官技術審查職能的再定位
對技術事實的審查是技術調查官的核心職能,這也是技術調查官作為司法輔助人員與鑒定人、專家證人及專家咨詢人最大程度上的不同。結合我國知識產權案件的現(xiàn)實性需要,對我國技術調查官技術審查職能進行準確定位,從而理清技術調查官、審判法官、訴訟參與人三方之間的關系,是構建技術調查官、審判法官、訴訟參與人三方之間良性互動的制度性前提。在對技術調查官技術審查職能進行立法規(guī)制的過程中應融入程序正義的標準,以維護當事人的程序性利益為首要的價值選擇,從而在立法上體現(xiàn)技術調查官制度對當事人程序保障的立法精神。
[注釋]
①陳瑞華.程序正義理論[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99
②蔡學恩.技術調查官與鑒定專家的分殊與共存[J].法律適用,2015,5(5):91.
③肖建國.民事訴訟程序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208
④蘇新建.程序正義對司法信任的影響——基于主觀程序正義的實證研究[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4,5(5):24.
[參考文獻]
[1]賀衛(wèi)方.運送正義的方式[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2.
[2]拉倫茨.法學方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3]強剛華.試論中國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制度的構建[J].電子知識產權,2014,10(277).
作者簡介:段冉(1992-),男,河北邯鄲人,天津師范大學,2015級訴訟法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事訴訟法。
中圖分類號:D918.9;D9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3-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