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梅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
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的內(nèi)涵
——評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楊梅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薩特通過人們對存在主義概念的幾種錯誤理解,探求存在主義的真正內(nèi)涵,指出以存在先于本質(zhì)為第一原則,以人的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質(zhì)為核心的存在主義,才是真正的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是由人的主觀性和超越性共同構(gòu)成的。本文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闡述了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的合理性。
薩特;存在主義;人道主義;本質(zhì);意義
法國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所著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是存在主義哲學的重要代表著作。薩特通過他的著作宣揚自己的存在主義思想。發(fā)表于1946年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一書在法國掀起了巨大的反響。薩特自稱是“人道主義”的存在主義思想在法國甚至是整個歐洲都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給予那些親身經(jīng)歷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人們以希望。這些人們經(jīng)歷了悲痛的戰(zhàn)火的洗禮,身心受到很大的創(chuàng)傷,對于世界充滿了懷疑和迷茫,不知道該何處何從,恰巧這時薩特自稱是“人道主義”的存在主義給他們早已是千瘡百孔的心靈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薩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思想在20世界的西方哲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
薩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這本著作的出現(xiàn)就是針對人們對于存在主義的不當理解。存在主義的誤讀有幾種:第一,在歷史上,曾經(jīng)有人把存在主義看作是宣揚人應(yīng)該無所作為的絕望的生活態(tài)度。這種觀點認為人的生存環(huán)境充滿了無望,因為解決的路徑被全部窒息,人們的所有行動都變得毫無價值,存在主義只能是倡導人應(yīng)該無所作為的悲觀理論。第二,認為存在主義只突出人類處境的陰暗面而忽略人性同時也具有美好的一方面的觀點。在這種觀點看來,存在主義抹殺了人性的統(tǒng)一性,把人類看成是孤獨的個體,不與任何外界取得聯(lián)系。存在主義過分強調(diào)人性惡的一面,認為惡就是存在主義,人類都傾向于作惡。第三,否認人類事業(yè)的真實性和嚴肅性的存在主義?;浇陶J為存在主義否認了上帝為人們立下的清規(guī)戒律和價值學說,那么存在主義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意愿行動,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最后任何人的觀點和行動都無法得到申訴。薩特針對這些對存在主義的錯誤理解,試圖闡明存在主義的真正含義,為人們提供選擇的可能性。薩特認為人們并不明白真正的存在主義是什么,而只是隨便地使用這個名詞。因此,薩特試圖闡釋存在主義的本質(zhì)內(nèi)涵。薩特認為,存在主義實質(zhì)上是強調(diào)人生何以可能的學說,“這種學說還肯定任何真理和任何行動既包含客觀環(huán)境,又包含人的主觀性在內(nèi)?!盵1]在薩特看來,實際上就存在兩種存在主義:一種是以雅斯貝斯和加布里埃爾·馬塞爾為代表的基督教的存在主義;另一種是以海德格爾和薩特本人為主要代表的存在主義的無神論者。薩特強調(diào)存在主義的無神論者主張存在先于本質(zhì)的觀點。
在薩特看來,存在主義是一種使人生成為可能的學說,它的中心觀點是存在先于本質(zhì)。薩特認為上帝既然不存在,那么就至少有一樣東西是先于本質(zhì)而存在的;只有首先存在這個東西,我們才能對它進行說明。薩特指出存在先于本質(zhì)是指必須先存在人,只有人才能給人自己下定義。因此,存在先于本質(zhì)的第一原則是人就是人,人除了是自己設(shè)定的那個樣子外,什么也不是。換句話說,就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給自己設(shè)定樣子,他認為自己就是那個樣子同時也愿意成為那個樣子,人是成為自己愿意的那樣。人首先是存在,自己給自己的生命進行規(guī)劃,人只有在試圖成為什么時才取得存在。人只有把自己推向未來的東西,而且明確地知道自己在這么行動時,才能談?wù)撈渌囊磺袞|西。“人只是他企圖成為的那樣,他只是在實現(xiàn)自己的意圖上方才存在,所以他除掉自己的行動總和外,什么都不是;除掉他的生命外,什么都不是?!盵2]
由于存在先于本質(zhì),因而存在主義就會促進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真實面目,并且每個人都勇于承擔自己存在的責任。因此,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質(zhì)。因為一方面存在先于本質(zhì),人是自由的,人為自己規(guī)定愿意成為的那樣,不存在任何的決定論。另一方面,否定上帝存在的存在主義也沒有上帝為人們提供使我們的行為具有合理性的命令或價值。人具有完全的主觀性,我們甚至可能完全看不到任何個體身上存在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人性的普遍性的東西。每個人都是一種人類類型。薩特強調(diào)人是無依靠的、自由的,所以個體必須自己作出選擇,而只要你作出了選擇,你就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人生充滿了選擇,每個個體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是絕對的、不可避免的,同時也是無法逃避的,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因此,在薩特看來,每個人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是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思想是指:一方面人類自始至終都存在自身以外,人要想使自己存在就必須把自己投出并消失在自身之外。另一方面,人只有不斷地尋求進步、追尋超越才能生存下來。人只有以自己為中心,在超越的過程中才能夠掌握客體。這個超越是指人不斷地突破自己,完善自己。薩特認為存在主義之所以是人道主義有三個原因。首先,是因為人就是人,人為自己立法,人除了是自己設(shè)定的那個樣子外,什么也不是。其次,人是自由的,人自己決定自己而且必須為自己作出決定。最后,薩特強調(diào)人必須不斷地超越自己,追求發(fā)展,人只有在自身之外找到一個更高的自己或者反映人的理想的獨特追求,才能體現(xiàn)出自身人的本質(zhì)。因此,薩特認為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在薩特看來,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是由人的主觀性和超越性共同構(gòu)成的??傊?,薩特認為,以存在先于本質(zhì)為第一原則,以人的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質(zhì)為核心的存在主義,才是真正的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是反對有神論,以個體的人為出發(fā)點,以存在先于本質(zhì)為第一原則,以人的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質(zhì)為核心的存在主義。薩特真正的關(guān)注人的生存問題,它揭示了人是自由的、不受約束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在最大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存在價值,給個體以最大的尊重和包容。人要在自我創(chuàng)造中展現(xiàn)自己的價值,選擇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薩特的這種思想激勵了個人不斷地發(fā)展進步,努力創(chuàng)造出自己最大的價值。對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飽受戰(zhàn)爭之苦的人們來說,是一劑強心劑,使得他們重拾信心,投入新的生活。不僅如此,薩特的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思想也給那些處在困境和磨難中的人以希望,讓他們對未來懷有希望,盡可能地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生。這種思想告訴人們,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怎樣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選擇,也需要自己承擔責任的勇氣,它鼓勵人們勇于面對一切現(xiàn)實狀況,始終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是一種樂觀的存在主義,是一個行動的學說,它有助于調(diào)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它強調(diào)個體的自由,認為“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3],“必須始終在自身之外尋求一個解放的或者體現(xiàn)某種特殊的目標?!盵4]對于人類個體來說,它提出了人的生存意義和人如何成為可能的途徑。對于社會整體來說,薩特的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鼓勵人類個體不斷實現(xiàn)自我超越,每個人的自我超越反過來也會推動社會的不斷自我超越,促進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在當代社會中,薩特的這種思想仍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它強調(diào)每個個體都應(yīng)該把超越性和主觀性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個體的最大進步,從而帶動整個人類社會的飛躍。因此,薩特的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是一種行動的哲學,是入世哲學。
[1]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2.
[2]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18.
[3]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31.
[4]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31.
B565
A
2095-4379-(2016)30-0233-02
楊梅(1991-),女,漢族,河南信陽人,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