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新
?
淺談小兒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特征及治療方法
王焱新
【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特征及治療方法。方法 對消化性潰瘍患兒進行臨床觀察分析。結果 本組34例消化性潰瘍患兒經治療后,嘔吐腹痛等癥狀逐步緩解至消失,均痊愈出院,治療有效率為100%。結論 兒童的消化性潰瘍癥狀沒有成人發(fā)病癥狀典型,為避免誤診,需立即進行消化境內道檢查,盡快確診,使患兒病情得到有效治療。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臨床特征;治療方法
消化性潰瘍指的是在十二指腸與胃之間發(fā)生的慢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及多發(fā)病。男性發(fā)病率一般多于女性,部分患兒伴有家族史。本文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4例消化性潰瘍患兒案例,對其的臨床特征及治療方法進行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消化性潰瘍患兒共34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11例,年齡在5個月~14歲,病程5 h~2年。其中十二指腸潰瘍21例,胃潰瘍12例,混合性潰瘍1例。
1.2 治療方法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目的在于消除癥狀,加快潰瘍愈合速度,避免病情復發(fā)。
1.2.1一般治療指導患者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進行有規(guī)律的飲食,防止患者精神緊張及過度勞累,培養(yǎng)樂觀愉悅的心情。切忌暴飲暴食,對胃黏膜有傷害的藥物盡量少用。
1.2.2藥物治療主要是提升黏膜防御的能力,對中和胃酸及胃酸分泌進行抑制,及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1)抗胃酸治療:抗酸治療的時間及強度與潰瘍的愈合成正比。①胃酸分泌抑制藥物:質子泵抑制劑,主要是在胃黏膜壁細胞上起作用,使壁細胞中的H+- K+- ATP酶活性得到減少,阻擋抑制在細胞質內的H+遷移至胃腔,避免胃酸分泌[1]。大多使用奧美拉唑,每日清晨頓服,用藥量為0.6~0.8 mg/kg;H2受體拮抗劑(H2RI):對胃壁細胞H2受體與組胺的結合進行有效抑制,控制胃酸的分泌,使?jié)兊挠霞涌焖俣?。通常使用的藥物是西咪替丁,每日口?次,每日用藥量為10~30 mg/kg。②堿性抗酸藥物:一般使用氫氧化鋁、碳酸鈣、氫氧化鎂以及其復方制劑,用來加快潰瘍愈合的速度,使癥狀得到緩解。(2)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如果消化性潰瘍中出現(xiàn)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時需使用抗菌藥物。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藥物有:克拉霉素15~20 mg/kg?d;奧美拉唑0.6~0.8 mg/kg?d;阿莫西林50 mg/kg?d;呋喃唑酮5 ~10 mg/kg?d;枸櫞酸鉍鉀6~8mg/kg?d;甲硝唑20~30 mg/ kg?d口服,療程10~14 d。必要時需進行聯(lián)合用藥,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所在的環(huán)境位置較為特殊,很難使其根除[2]。使用方案分別為:①以質子泵抑制劑為中心藥物,搭配2種抗生素,進行2周聯(lián)合用藥,或者搭配1種抗生素,進行1周聯(lián)合用藥。②以鉍劑為中心藥物,持續(xù)2周時間使用枸櫞酸鉍鉀搭配2種抗生素或是枸櫞酸鉍鉀搭配H2受體拮抗劑及2種抗生素。(3)胃黏膜保護劑:①使用麥滋林-S顆粒劑對潰瘍的加速愈合及胃黏膜的保護具有有效價值[3]。②硫糖鋁:與蛋白在酸性胃液中發(fā)展成大分子復合物,在潰瘍表面上形成糊狀物,具有保護作用,對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加強作用,可以加快潰瘍的愈合速度。每日分4次口服,用藥量為10~25 mg/kg[4]。
本組消化性潰瘍患兒共34例,均因飲食不當、幽門螺桿菌感染、身心壓力等原因引起疾病,其中5例患兒伴有家族病史。患兒經治療后,嘔吐腹痛等癥狀均逐步緩解至消失,34例患兒均痊愈出院,治療有效率為100%。
兒童的消化性潰瘍癥狀沒有成人發(fā)病癥狀典型,所以經常出現(xiàn)誤診情況,故以下情況需時刻警惕,嘔吐、嘔血及便血、糞便呈現(xiàn)陽性、腹痛反復發(fā)作、胃腸功能不佳且伴有潰瘍病家族史的患兒,均有可能是消化性潰瘍患者,此時應立即進行消化境內道檢查,盡快確診[5]。
不同年齡患兒的潰瘍,其發(fā)病類型、部位以及病情發(fā)展歷程均不同,臨床體征以及癥狀也有所不同,癥狀不典型的患兒多是年齡小的[6],各年齡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特征有其各自特點。新生兒時期,此時期的潰瘍多為繼發(fā)性的,死亡率相對較高,出現(xiàn)率高的原發(fā)病包括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敗血癥、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缺氧以及窒息等。主要癥狀是突發(fā)性消化道穿孔及出血。急性發(fā)病較為常見,具體現(xiàn)象為腹脹、黑便、嘔血及腹膜炎等,常出現(xiàn)漏診的情況。嬰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是原發(fā)性潰瘍,具體表現(xiàn)為突發(fā)性嘔血、黑便,發(fā)病急,病程前期階段,會出現(xiàn)嘔吐及食欲減退,在進食之后,患兒會出現(xiàn)腹脹、腹痛、生長發(fā)育開始遲緩及啼哭等現(xiàn)象[7]。學齡前期這段時期的原發(fā)性潰瘍明顯增多,腹痛感分明,一般處在臍周,會有間隔性的發(fā)作,和飲食之間沒有特別關系,患兒多數(shù)會有嘔吐、惡心的感覺。學齡期多數(shù)患兒為十二指腸潰瘍,由于年齡的不斷增長,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與成人相似,具體表現(xiàn)為臍周疼痛及上腹痛為主,伴有惡性貧血、夜間痛、饑餓痛、噯氣及反酸等癥狀[8]。少數(shù)的患兒還有出現(xiàn)昏厥、無痛性黑便,嚴重時可能會引起休克。
消化性潰瘍是兒童消化內科中一種常見的疾病,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醫(yī)生對患兒的臨床觀察認知及治療方法均得到逐步提高。小兒胃黏膜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當潰瘍發(fā)生的誘因消除之后,通過治療,患兒的潰瘍會很快愈合。
參考文獻
[1] 李九英.不同三聯(lián)療法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0,29(23):118-119.
[2] 高茂玲.奧美拉唑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2):97-98.
[3] 蘇國兵,尹忠元,段柏萍,等.252例小兒消化性潰瘍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旬刊,2010,23(2):57-57.
[4] 趙丹.小兒消化性潰瘍27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8):90-91.
[5] 鄭豐強,吳翔.小兒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10):75-76.
[6] 申雁冬.小兒消化性潰瘍臨床診治論析[J].醫(yī)學信息,2010,23(4):1131-1132.
[7] 劉元順.小兒消化性潰瘍病40例療效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1(35):98-98.
[8] 王振麗.小兒消化性潰瘍120例臨床分析[J].北方藥學,2013(7):88-89.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in Children
WANG Yanxin Digestion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Children's Hospital of Harbin,Harbin Heilongjiang 1500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in children.Methods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peptic ulcer.Results In this group,34 cases of peptic ulcer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vomiting abdominal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gradually ease to disappear,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100%.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symptoms of peptic ulcer is not typical of adult onset,in order to avoid misdiagnosis,it is necessary to immediately carry out the digestion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examination,diagnosis as soon as possible,so that the patient's condition has been effectively treated.
【Key words】Peptic ulcer,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
【中圖分類號】R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07-0020-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015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兒童醫(yī)院消化內科,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