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日班古麗·如孜,阿依姑·那買提
(1.岳普湖縣岳普湖鎮(zhèn)農(nóng)技站,新疆喀什 844400;2.岳普湖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新疆喀什 844400)
岳普湖縣2015年果糧套作示范總結報告
——紅棗—小麥—西瓜套種復播模式
米日班古麗·如孜1,阿依姑·那買提2
(1.岳普湖縣岳普湖鎮(zhèn)農(nóng)技站,新疆喀什 844400;2.岳普湖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新疆喀什 844400)
文章詳細闡述了岳普湖縣一年三熟栽培技術種植模式推廣情況,并分析研究了該種植模式下的經(jīng)濟效益,結果表明“紅棗—小麥—西瓜復播模式” 在增加農(nóng)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岳普湖縣 多熟高效種植模式 技術
多熟高效種植模式是科學合理地利用當?shù)毓?、熱、水、土等自然資源,通過合理間作、套種模式與高效農(nóng)田技術綜合集成相結合,使資源配置最優(yōu)化,從而達到單位面積土地產(chǎn)出率最大化的高效種植制度。多熟高效種植模式的成熟發(fā)展是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向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轉變的重要標志。
2015年,吐魯番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與岳普湖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簽訂了一年三熟栽培技術種植模式示范協(xié)議書,按照南疆綠洲間套復種一年三熟農(nóng)作制與土壤培肥研究的要求,在該縣大力推廣小麥套種紅棗及復播西瓜技術應用面積0.333 3萬hm2,技術示范面積23.33 hm2,培訓農(nóng)民與骨干225人次。
當年小麥播種時,每播幅4.5 m小麥,預留出1.5 m作為翌年紅棗定植帶。田間為對稱設計,紅棗種植5行,定植株距1 m,小麥種植6個播幅。以667 m2地計算,紅棗占地166.75 m2,小麥約占地500.25 m2(復播西瓜占地面積與小麥種植面積相同)。
3.1 小麥栽培
3.1.1 播種及管理
2014年9月15日灌底墑水,灌水量100 m3/667 m2左右,待適墑后,施農(nóng)家肥2 t/667 m2、尿素15 kg/667 m2、磷酸二銨30 kg/667 m2。施肥后立即深翻整地,耕深20 cm以上。10月2日機械播種,行距12 cm,播深4~5 cm,播種量25 kg/667 m2。播種前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進行拌種,即200 kg小麥種使用400 g三唑酮。11月18日澆冬灌水,灌水量70 m3/667 m2。開春后澆返青水,灌水量60 m3/667 m2,澆水前追施尿素10 kg/667 m2。小麥拔節(jié)前灌水80 m3/667 m2,灌水前追施尿素10 kg/667 m2。用36%奔騰5 g/667 m2進行化除,對水15 kg/667 m2。
3.1.2 小麥中后期管理
在揚花灌漿期,噴施濃度為0.4%~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0 kg/667 m2(120~150 g磷酸二氫鉀對水30 kg)。針對小麥主要草害阿曼草在5月初人工拔除1次。6月5日機械收獲。
3.2 復播西瓜栽培管理
3.2.1 播種
種子用溫湯浸種的方式消毒,即用50~55℃的溫水(二開一涼)浸種4 h,中途換水1次。復播西瓜7月4日栽植,栽植前施優(yōu)質農(nóng)家肥1 t/667 m2,磷酸二銨35 kg。復播西瓜選用早熟、高產(chǎn)的新優(yōu)2號,生育期100 d。
3.2.2 合理密植
留苗密度560株/667 m2。采用寬床窄株的種植方式,行距3.5 m,株距40 cm,點穴栽植。8月5日澆第1水,8月20日澆第2水,8月30日澆3水,9月15日澆4水,9月28日收獲。
3.2.3 西瓜整枝和管理
7月25日整枝,采用單蔓整枝,主蔓留瓜。每隔50 cm,用土塊壓住瓜蔓,防止蔓葉幼瓜被風吹動而造成損傷。打掉主蔓以外所有杈子,控制蔓葉生長。剔除根瓜,在主蔓上選留1個瓜。蹲苗后(8月20日)澆第2水,8月19日追施二銨5~6 kg/667 m2,8月30日澆第3水,9月15日澆第4水。
3.2.4 病蟲害防治及收獲
7月20日噴施25%腈菌唑乳油1 000倍液和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劑600倍液,每隔10 d預防1次白粉病。7月29日噴施15%噠螨靈乳油1 500倍液防治紅蜘蛛。9月25日開始收獲。
3.3 紅棗栽培管理
3.3.1 休眠期的管理
及時清雪減輕冬害程度。1~2月份下大雪及低溫持續(xù)時間長時進行清掃樹體、樹盤積雪,加厚綁扎防寒物預防棗樹受凍。
3.3.2 萌芽前的管理
冬季修剪在棗萌芽前(3月份)進行,因為冬季寒冷多風、氣候干燥、剪口易裂,剪口芽不易萌發(fā),所以冬剪不宜過早。此段時間對樹體噴3~5°B é的石硫合劑。
3.3.3 展葉期(5月份)病蟲害防治
棗癭蚊:在5月初棗吊5~6片葉展葉時,選用48%樂斯本2 000倍液防治。
3.3.4 花前—花期(6月份)管理
(1)追花前肥,澆花前水。在花前追肥時要施氮磷復合肥。施肥方法:距樹干30㎝兩邊開溝施,深度20㎝左右,每樹500~1 000 g,結合追肥進行澆水。(2)促花保果,噴施葉面肥。為提高坐果率,在花期噴施0.2%~0.3%的硼肥或0.3%磷酸二氫鉀或清水,并且加入赤霉素溶液(1 g赤霉素加20 kg水),隔10 d噴1次,連噴3~4次。
3.3.5 幼果期—果實膨大期(7月份)管理
(1)施膨果肥,澆膨大水。在果實膨大期追施紅棗專用肥,結合追肥澆膨大水。(2)噴施葉面肥?;ê笥坠谥凉麑嵵?,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15 d噴1次,連噴2~3次。(3)防治紅蜘蛛。噴施1.8%阿維菌素乳油1 000倍液混配15%噠螨靈乳油1 500倍液。
3.3.6 果實膨大期—硬果期(8月份)管理
(1)打頂。對旺長枝進行打頂摘心,加快苗木生長。(2)控水控肥。8月中旬后嚴格控水、控肥,適量噴施矮壯素,促使苗木木質化。
4.1 經(jīng)濟效益分析
4.1.1 小麥經(jīng)濟效益分析
小麥品種為新冬40,平均單產(chǎn)324 kg/667 m2,按2.5元/kg計算,收入810元/667 m2,麥草收入150元,毛收入共計960元/667 m2,除去物化成本371元(機耕費90元、收割費20元、種子45元、水費40元、肥料171元、農(nóng)藥5元),加小麥農(nóng)資補貼費108元/667 m2,小麥每667 m2純收入為697元。
4.1.2 西瓜經(jīng)濟效益分析
該西瓜品種為新優(yōu)2號,平均單產(chǎn)2 500 kg/667 m2,按0.8元/kg計算,毛收入2 000元,除去成本267元(磷酸二銨30 kg/667 m2×3元/kg=90元、尿素10 kg×2.4元/kg=24元/667 m2、種子60元/667 m2、機耕費40元、水費20元、葉面肥和農(nóng)藥20元、地膜1 kg×13元/kg=13元),西瓜每667 m2純收入為1 733元。
4.1.3 紅棗經(jīng)濟效益分析
該定植的紅棗品種為灰棗,樹齡為6~9齡,株數(shù)74株,單株產(chǎn)量平均4.4 kg,單產(chǎn)325.6 kg/667 m2,按市場價每公斤10元計算,紅棗每667 m2產(chǎn)值為3 256元;除去每667 m2成本205元(磷酸二銨50 kg×3元/kg=150元、水費25元、葉面肥和農(nóng)藥30元),紅棗每667 m2均純收入為3 051元。
4.1.4 純收入
小麥平均純收入為697元/667 m2,西瓜平均純收入1 733元/667 m2,紅棗純收入為3 051元/667 m2,合計純收入5 481元/667 m2。
4.2 結論
紅棗—小麥—西瓜復播模式特別適合岳普湖縣多熟高效種植模式,在調(diào)整種植結構增加農(nóng)民收入方面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值得推廣。
5.1 氣候特征
岳普湖縣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降水稀少。光熱資源充足,年光照時間2 500~3 000 h,太陽總輻射量為140 kcal/ cm2,生理輻射量為70 kcal/cm2,全年平均氣溫11.7℃,無霜期長達243 d,適合種植果糧間作模式,包括核桃、紅棗、杏、巴達木等。
5.2 水文條件
岳普湖縣為喀什地區(qū)葉爾羌河、克孜河、蓋孜河等3條河流同灌縣,水資源十分豐富。以山區(qū)降水量和冰雪融水為主要來源,是喀什噶爾沖積平原下游的地下地表水匯集區(qū),但由于喀什噶爾河每年來水量極不均勻,全縣年均地表徑流量3.391 7萬m3,引用量年均2.302 9萬億m3。
推廣技術措施不能及時到位,產(chǎn)量和效益不能完全實現(xiàn)。主要原因有:(1)水土不平衡,水資源緊缺,地下水礦化度高,水利設施不夠完善,灌溉水利用率低;(2)土地較為分散,土壤鹽堿重,土壤自然肥力低;(3)農(nóng)民思想保守,對發(fā)展一年三熟種植的認識不足,政府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積極措施不被理解,有抵觸情緒,最終表現(xiàn)為投入低,管理不到位。
(1)加大土地歸并整理力度,提高秸稈還田比重,以增加土壤肥力、治理鹽堿為重點;爭取國家、自治區(qū)項目資金支持,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推廣膜下滴灌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系數(shù);制定出臺惠農(nóng)政策,開采地下深水資源,規(guī)劃土地開發(fā),保持縣域水土平衡。
(2)依靠科技進步,把一年三熟種植推廣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田間示范傳遞上,實行與農(nóng)民面對面的技術指導,發(fā)揮示范輻射帶動作用,發(fā)展壯大農(nóng)村科技示范戶、專業(yè)戶隊伍,讓農(nóng)民真正從發(fā)展多熟高效種植中得到實惠。
(3)尊重農(nóng)民意愿,正確的引導農(nóng)民積極地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鼓勵農(nóng)民發(fā)展多熟高效種植,致富農(nóng)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