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杰,李嚴斌,徐雪梅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骨科,湖南 衡陽 421001
?
如何提高骨科研究生的解剖臨床應用能力
范偉杰,李嚴斌,徐雪梅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骨科,湖南 衡陽 421001
針對目前骨科研究生解剖學知識缺乏及解剖知識與骨科臨床脫節(jié)的問題,結合實踐提出并實施了改革解剖學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需要骨科醫(yī)師與骨科研究生、解剖教師的互動,通過提出臨床問題、收集骨科手術視頻及脊柱四肢解剖視頻,結合X光片、CT、MRI等骨科影像資料強化研究生學習臨床解剖知識,從而將解剖與骨科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使其臨床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骨科學;碩士研究生;解剖學;教學改革
隨著交通運輸業(yè)、建筑業(yè)、采礦業(yè)等行業(yè)的發(fā)展,骨科患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骨科在外科系統(tǒng)中病床數(shù)量也顯著增加。骨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關乎我國骨科學術水平,關乎千百萬骨科患者的健康。
眾所周知,解剖學是骨科的重要基礎課程,脊柱四肢解剖結構是骨科疾病發(fā)病的解剖基礎,也是骨科X線、CT、MRI診斷的基礎,更是骨科治療的基礎。骨科的手術入路選擇、重要結構損傷的避免、固定原理、生物力學的理解、脊柱四肢組織的修復重建均與解剖學息息相關[1-2]。
然而,隨著骨科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及招生政策的調整,骨科研究生在臨床實踐中所表現(xiàn)出的骨科解剖知識的缺乏及解剖知識與骨科臨床的脫節(jié),嚴重影響了臨床實習。如何提高研究生的骨科解剖知識和應用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因素。
1.1臨床解剖知識及應用能力現(xiàn)狀
雖然解剖學在大學本科就已經學過,在碩士研究生學習的第一個學期也有選修,但是大多數(shù)骨科碩士研究生在進入臨床后卻表現(xiàn)出對骨科相關解剖的茫然;不能正確理解各種手術入路及入路中的結構;不知道手術入路中關鍵的解剖點;不理解骨科重要神經血管的空間結構,不能將骨科疾病的發(fā)病、治療與解剖知識聯(lián)系起來。
1.2臨床解剖知識缺乏的原因
造成骨科碩士研究生解剖知識欠缺及應用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無臨床經驗的骨科碩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增加是原因之一。由應屆本科生及其他無骨科臨床經驗考入者對骨科臨床沒有完整概念,對骨科必備的基礎知識沒有充分認識。所以,在學習解剖學時往往只為獲得學分,學習目的不正確,對解剖知識的掌握膚淺,學習效果不佳;第二,考研模式的影響。一方面,本科生為了考研放棄大量的實習時間,忽略了基本功的訓練;另一方面,國家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考內容僅包含醫(yī)學綜合、英語、政治三門,誤導考生不重視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第三,解剖學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難以滿足研究生培養(yǎng)的需求[3]。雖然部分學校提供了尸體解剖的機會,但因解剖學教師對骨科了解尚淺,又缺乏針對性的解剖學統(tǒng)一教材,且骨科解剖涉及內容廣泛,故解剖教師難以了解學生的需求,更難以引導研究生將解剖學與骨科聯(lián)系起來,導致教學方式和內容與學生的需求脫節(jié)[4-5];第四,解剖學一般安排在進入骨科臨床之前的理論課程學習階段,因對骨科無完整概念,不了解解剖和骨科的關系,故學習方法如同本科階段;第五,長期以來,解剖學教學由解剖學教師承擔,沒有發(fā)揮骨科醫(yī)師豐富的臨床解剖知識特長。
如何增強骨科研究生臨床解剖知識及臨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骨科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2.1啟發(fā)骨科研究生將解剖與骨科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
為了讓研究生了解骨科臨床解剖對骨科學的重要意義,研究生進入臨床后,在查房、術前討論、病例分析及術中,導師組和其他骨科醫(yī)師可對研究生提出如下與解剖相關的問題:①病變骨(包括骨折)周圍有哪些結構可能累及;②骨病及不同的骨折發(fā)生的解剖機制;③在超聲、X光片及CT、MRI上識別病變組織及毗鄰結構;④可采用哪些手術入路進行手術,手術中經過哪些重要結構?如何避免重要結構的損傷?⑤采用哪些方法固定骨折,固定原理是什么?⑥在手術中,要研究生辨認手術顯示的結構。教師當時并不給出答案,要學生查資料,下次再提出相同的問題,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對學生的提問,以問題為導向,將解剖知識融會到骨科中,增強了骨科學的教學效果,也提高了學生對骨科臨床解剖的興趣[6-8]。
2.2言傳身教,發(fā)揮骨科醫(yī)師的臨床解剖特長
一個好的骨科醫(yī)師,不僅對骨科知識精通,而且對相關的解剖知識也精通,特別是自己亞專科領域,相關解剖知識應相當豐富。比如關節(jié)外科及運動醫(yī)學醫(yī)師對關節(jié)的骨形態(tài)、韌帶、血管、神經的解剖了如指掌;創(chuàng)傷骨科醫(yī)師對四肢骨、肌肉、神經血管的解剖非常熟悉;手顯外科的醫(yī)師對皮瓣和神經的解剖知識精通;在骨科實踐中,如果骨科醫(yī)師利用平時帶教的機會,主動給學生講解骨科相關的解剖知識,結合臨床病例講解解剖結構和臨床骨科的關系,給學生傳授骨科影像解剖知識,引導學生將解剖學與骨科學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2.3充分利用骨科臨床及解剖影像資料
骨科有大量的手術視頻,通過收集、觀看手術視頻,既可以讓研究生學習骨科知識,又可以使他們學習相關的解剖知識,一舉兩得。骨科每天需要閱讀大量的X光片、CT片、MRI等影像資料,通過對骨科相關影像學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解剖水平?;ヂ?lián)網的發(fā)展,給解剖學的教學提供了方便,可以從互聯(lián)網上收集到骨科相關的三維解剖視頻,對學生理解和記憶相關的解剖知識十分有益。
2.4增加研究生學習骨科解剖的時間
目前,研究生的理論學習時間都集中在第一學期,主要優(yōu)點是上課時間比較集中,便于管理,但研究生剛進入學校,沒有骨科經驗,不能體會骨科跟解剖之間的聯(lián)系,所以學習目的主要是掙學分,學習效率不高。如果將骨科解剖時間改在第三或第四學期,學生對骨科有一定了解后,加上導師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對學生不斷提出與解剖相關的問題,使學生有學習解剖的愿望,明確學習的目的,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11—2014級骨科碩士研究生經過導師與解剖教研室聯(lián)系改在第三或四學期安排學生一個月時間學習骨科解剖,結果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能針對臨床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觀察、學習,并能將解剖與臨床聯(lián)系在一起,提高了學習效果。
2.5骨科教師與解剖教師互動,增強解剖教學的趣味性
解剖教師和骨科教師的互動和相互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科之間的滲透,兩個學科之間可以產生交叉課題,對教師的科研有幫助。骨科醫(yī)師和解剖教研室的教師交流后,對于骨科醫(yī)師來說可以增加對骨科相關解剖知識的了解,可以在標本上觀察和模擬手術,對骨科臨床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于解剖教研室的教師來說,可以了解骨科醫(yī)師對解剖學的要求,了解骨科學的基本內容,甚至可以與骨科醫(yī)師合作做骨科臨床解剖課題。另一方面,兩個學科交叉后,對研究生的解剖學教學大有幫助。解剖學教師能針對骨科臨床應用設計解剖課的教學內容,授課過程中能針對骨科中的應用講解,做到解剖聯(lián)系骨科,增加骨科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9]。部分院校實行雙導師制,密切了骨科導師和解剖教師的關系,也是密切骨科和解剖相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3]。
2.6根據(jù)研究生的專業(yè)特點,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
目前,解剖學的教學主要是教師講解、學生記憶的教學模式,只有少數(shù)學校提供研究生解剖標本的機會。如果解剖學能根據(jù)骨科碩士研究生的專業(yè)特點設計教學模式,效果會更好。另外,目前還沒有針對骨科研究生的解剖學教材,更沒有針對骨科亞專業(yè)的教材,需要根據(jù)研究生的專業(yè)特點,選擇與骨科專業(yè)相近的教材,或者骨科導師與解剖學教師共同編寫或確定新的教材。
總之,針對目前骨科研究生的臨床解剖學知識缺乏及與臨床脫節(jié)的問題,改革解剖學教學方法很有必要。這種教育方法是以問題為中心及項目教學法的綜合應用,在學生獲得一定的臨床經驗后有針對性地學習臨床解剖知識,可使骨科研究生的臨床能力有顯著提高。
[1]Thanacharoenpanich S,Pakpianpairoj C,Liupolvanish P.The remodeling of the neck-shaft angle after proximal femoral varus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Legg-Calve-Perthes syndrome[J].JMed Assoc Thai,2012,95(10):135-141
[2]閔少雄,靳安民.脊柱外科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yǎng)方式的探討[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4,22(4):684-685,762
[3]冉建華,汪克建,賀桂瓊,等.外科系列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應用解剖學教學的思考[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9):890-892
[4]車宇.骨科碩士研究生的解剖學教育體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31(4):62
[5]林志欽,王瑋.醫(yī)學研究生人體解剖學課程教學改革及實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7,16(1):52
[6]肖朝倫,袁余資,江袁,等.PBL教學模式在研究生《運動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27(12):107
[7]秦毅,何仲義,劉娟,等.通過應用解剖學課程教學強化對研究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5):121-122
[8]劉殿剛,武艷.項目教學法在臨床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局部解剖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2(7):560-561
[9]呂運成,李嚴兵,王瑜,等.人體解剖學跨學科培養(yǎng)外科學碩士生的思考[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2,14(14):911-913
How to improve clinical anatom ical ability of orthopedic graduate students
Fan Weijie,Li Yanbin,Xu Xuemei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In view of the deficiency in orthopedic graduates'anatomical knowledge plu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anatom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orthopedics,this paper proposes reforming anatomy teachingmethod by relating to our practice.The teaching method requires interaction between orthopedic surgeons,orthopedic students and anatomic teachers.The students'clinical anatomical knowledge can be reinforced by posing clinical questions,collecting videos of orthopedic surgeries as well as spine and limb dissection,combining with x-ray,CT,MRIand other orthopedic imaging data.In thisway the graduate students can both significantly improve clinical ability and connect anatomy with orthopedics.
orthopedic surgery;graduate student;anatomy;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004-5287(2016)03-0347-03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