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代浩罕駐喀什噶爾“呼岱達”考述

      2016-02-19 00:23:11尼扎吉喀迪爾
      關鍵詞:清朝

      尼扎吉·喀迪爾

      (1.陜西師范大學 西部邊疆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62;2.喀什大學 思政部,新疆 喀什 844006)

      ?

      清代浩罕駐喀什噶爾“呼岱達”考述

      尼扎吉·喀迪爾1,2

      (1.陜西師范大學 西部邊疆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62;2.喀什大學 思政部,新疆 喀什 844006)

      [摘要]1759年清朝統(tǒng)一新疆后,中亞浩罕政權與新疆南部的商業(yè)貿易關系日益頻繁。清政府為管理在喀什噶爾經商的浩罕商人,在喀什噶爾設置了“呼岱達(Hudaida)”。呼岱達和浩罕商人,對喀什噶爾等地對外貿易的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清朝國力的衰弱,呼岱達的職權范圍及作用發(fā)生了變化,并對喀什噶爾社會產生了較大影響。

      [關鍵詞]浩罕;喀什噶爾;呼岱達;清朝

      新疆南部與中亞地區(qū),在歷史上就有著密切的經濟文化關系。清代,在中亞地區(qū)以費爾干納盆地為主建立了浩罕汗國(1709年-1876年)。浩罕經歷了從清朝藩屬伯克政權到汗國的過程,并最終被沙俄吞并。此過程中,浩罕政府與南疆喀什噶爾、葉爾羌等地的商業(yè)貿易活動頻繁,并出現(xiàn)了浩罕政府的商業(yè)代表“呼岱達”。本文主要探討呼岱達的設置、職權及其變化等問題。

      一、呼岱達的設置

      浩罕汗國形成和擴張及社會經濟發(fā)展與清代新疆的貿易活動密切相關。雖然近代陸路絲綢之路衰落,但新疆南部的喀什噶爾、葉爾羌作為亞洲腹地最大貿易城市一直發(fā)揮重要作用。1759年,清朝統(tǒng)一新疆后,新疆在戰(zhàn)亂后迅速復興,出現(xiàn)“彼此相安、行旅無阻滯”的現(xiàn)象。隨著經濟活動的發(fā)展,喀什噶爾、葉爾羌的對外貿易空前繁榮,來往貨物,品種繁榮①清檔案有相關記載。如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檔案,滿文月折檔。請參潘志平著:《浩罕國與西域政治》[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頁。。而當時到喀什噶爾等地經商的外國商人中,大部分是浩罕商人,即清史中的“安集延商人”。浩罕商人來喀什噶爾等城市貿易愈來愈頻繁,這就需要管理雙邊貿易的制度,從而在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了“呼岱達”。

      浩罕所在地費爾干納地區(qū)在歷史上就是東西交通要道,商業(yè)貿易極為繁榮發(fā)達,來往商人非?;钴S。對此清史載:“其人善于商販,輕家重利,時往他部販易土物,來喀什噶爾等處易布帛、磁器(瓷器),販往別部逐利……現(xiàn)在,新疆等處貿易者,常數(shù)十百人往來絡驛。”[1]可以說,浩罕商人在中西方的商業(yè)貿易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浩罕商人大量進入喀什噶爾,其中不乏奸商。那彥成指責他們“漁利作好,貪利盤剝,賤買貴賣,回不聊生”[2]。在喀什噶爾浩罕商人的數(shù)量激增,清朝方面在乾隆年間就注意到這種情況。

      “呼岱達”也稱“胡岱達”,“胡達依達”,“呼岱依達”,是清朝政府對外貿易政策的一部分,并把“呼岱達”制度化,把它納入對外國僑商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3]。1760年,浩罕正式成為清朝的藩屬國,雙方之間的商業(yè)貿易也快速發(fā)展。清朝在浩罕商人中設置“呼岱達”,以保證浩罕商人的貿易活動。關于“呼岱達”之意,日本學者佐口透認為,“呼岱達的原詞不明確,看來可能和波斯語的‘呼大達’(上帝所給予的)一詞有關,或源于蒙兀兒斯坦汗國的強大氏族杜格拉特家族的Khudaidad(明史的忽歹達)可能和呼岱達是一詞?!盵4]后來,他認為:“喀什噶爾的阿奇木伯克與外國商界共同指定一位高級外商做監(jiān)理(滿語hudaida,即商目)?!盵5]潘志平先生也認為,實際上,呼岱達為滿語“呼達(岱)”和“達”合成,據《五體清文鑒》,呼達為“生意”,達為“頭目”,合起來即“商目”[6]。關于這個問題,還沒有較公認的、更具說服力的看法,有待進一步考證。

      關于設置呼岱達的問題,曾任喀什噶爾回務章京三音布查詢,據稱“喀什噶爾之回城,離官民所居之處二十里。每月集場四次,官民回眾均赴回城,自行交易。浩罕之呼岱達與來貿易安集延、布魯特等,均在回城。其如何貿易,向無章程,官亦不為經理。每逢集場之日,城守營員,派千把總一員,帶兵十名,在集彈壓而已”[7]??κ哺翣柣爻侵瘓?,指的是集市(維吾爾語稱“巴扎‘bazar’”)。

      浩罕呼岱達和商人在“巴扎”集合進行交易,無專門規(guī)定。具體的集市貿易由呼岱達負責,而在喀什噶爾的清朝地方官員則負責治安。

      二、呼岱達的職權

      關于呼岱達職權,在清史中記載并不多,與之相關的較有說服力的資料是19世紀初在喀什噶爾任呼岱達的浩罕商人薩賴占的記載。1818年,斌靜任喀什噶爾參贊大臣,那年就發(fā)生了“斌靜案”。史載:“斌靜在任,事事妄為,常于城外回莊樓上撒錢,招引回民爭拾,籍此窺看婦女,喚入衙署內奸宿。有安集延回子薩賴占之女,斌靜先曾奸宿,后反復傳喚,薩賴占……未令其女前往。傷旋平復,時侍衛(wèi)阿布都爾滿在彼頗知其事,并詢之前在喀什噶爾換防滿漢官兵,所稱僉同,雖未破落其女頭顱棄置斌靜署內,然亦幾釀人命,是其狂?;囊瑢嵰汛_鑿?!盵8]這個薩賴占是浩罕商人并駐喀什噶爾呼岱達,與浩罕統(tǒng)治者發(fā)生了派系斗爭,因而來到喀什噶爾襲承了他父親的呼岱達職務。薩賴占及其父親倆都在喀什噶爾任呼岱達。史載:“薩賴占之岳父庫爾班喜克比、那瓦普比與薩賴占,曾為先父(指愛里木之父納爾巴圖)辦理出入賬目之事。自我襲父之缺,仍用庫爾班喜克比、那瓦普比。薩賴占將一應錢財鑄錢之事俱交伊等掌管?!盵9]薩賴占因斌靜案中有罪,因此清朝政府罷免了他的呼岱達職務,故清朝控制呼岱達的任免權。呼岱達是寄居在喀什噶爾的浩罕商人們,“在清朝的承認下,實行自治式的管理所設置的代表,是浩罕商人的頭目”[10]。呼岱達的設置無疑是清廷容許范圍內之事。

      浩罕商人還跟阿奇木伯克勾結了起來,史載:“自乾隆年間,歷任阿奇木往往為浩罕妝點,恫嚇大人們??倿樵撘馁Q易入卡向阿奇木說通,籍圖免稅。大人們?yōu)榘⑵婺舅鶆?,任聽免稅。阿奇木及以下伯克就中取利?!盵11]又記載:“喀什噶爾居住外番行販安集延頭目二名。”[12]這里的安集延頭目就是指呼岱達。史料還記載:“夷商頭目公平定價,與內地商民妥為交易,并嚴禁官役人等,從中干預?!盵13]這個“夷商頭目”也是指呼岱達。

      呼岱達究竟有什么樣的職能呢?史書中這方面的記載并不多,但從零散的相關記載中可以尋找其職能。史載:“設立呼岱達,約束伊等買賣人安靜貿易?!盵14]呼岱達是浩罕商人的頭目。又記載云:“又查呼岱達一項,系專管在喀什噶爾貿易之浩罕回子,向來均由阿奇木伯克,于浩罕貿易回子中,責令老成者充當經理,其事非如伯克之由參贊布放者可比?!盵15]“安集延貿易出入,亦著呼岱達會同伯克隨時嚴查”[16],“喀什噶爾呼岱達,向由阿奇木伯克選派,浩罕伯克從不干預?!盵17]

      由此可知,呼岱達是由阿奇木伯克選定,協(xié)助阿奇木伯克管理在喀什噶爾的浩罕商人的管理員;呼岱達及伯克們共同管理浩罕商人的日常行動;看來,此呼岱達設置在喀什噶爾??偠灾翎愤_是代表清朝政府統(tǒng)治南疆阿奇木伯克便于管理浩罕商人而設置的,其任免與浩罕伯克沒有直接關系。

      這里應該注意的是,由清朝選任的浩罕商人的代表呼岱達,和浩罕汗直屬的征稅吏,或可以說是領事的哈子伯克或阿克薩哈爾,本來在權限上、職能上、性質上就不一樣,是絕對不能混同起來的[18]。而且,清朝承認浩罕伯克的征稅吏阿克薩哈爾,是1833年以后的事情。在那以前,根據清朝方面的說法,設置阿克薩哈爾,是沒有被認可的。阿克薩哈爾是“白胡子,即長者”之意,在中亞細亞,一般指的是“長老”,而到19世紀后半葉,在新疆指“征稅吏”“印度和俄國商人的頭目”“領事”等。但至少在18世紀直至19世紀20年代,回部還沒有浩罕的地方官阿克薩哈爾,只是呼岱達在逐漸地向阿克薩哈爾轉化[19]。

      開始之時,呼岱達只管理浩罕商人事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呼岱達在喀什噶爾所享受的權利擴大了。而后來逐漸變成浩罕政府試圖控制喀什噶爾對外貿易的工具。喀什噶爾的對外貿易大部分取道浩罕,這就進一步促使浩罕政府插手喀什噶爾,而喀什噶爾的貿易又反過來促進了浩罕汗國的經濟,對浩罕汗國的迅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呼岱達職權的擴大

      隨著浩罕的強大,浩罕伯克逐漸開始干預呼岱達的任免事務,從自己的立場對呼岱達進行控制。為浩罕實行羈縻政策,允許浩罕商人在喀什噶爾做生意。1813年,愛瑪爾汗(1811年-1822年在位)要求清朝允許“在喀什噶爾添設哈子伯克,抽收安集延回眾貿易銀兩”,“浩罕伯克愛瑪爾汗遣使呈請在喀什噶爾添設哈子伯克,自行辦理安集延事務,不必阿奇木伯克管理”。[20]清朝拒絕了愛瑪爾汗的要求。1820年(嘉慶25年),愛瑪爾汗重提了7年前的要求。嘉慶對此諭旨:“喀什噶爾呼岱達向由阿奇木伯克選派,浩罕伯克從不干預,乃愛瑪爾承襲后,前次即請設哈子伯克抽收稅務,業(yè)經松筠等嚴行駁斥。嗣復更換名目,先將博塔占私作為阿克薩哈爾,茲又欲令托克托和卓接替管理,實屬貪利妄行瀆請,自應嚴詞駁斥。斌靜等既將博塔占、托克托和卓,遣還浩罕地方,著嚴飭各卡倫不準縱令再來內地?!盵21]

      據以上史料可知,愛瑪爾汗不顧上一次被拒絕的事實,向清朝提出了更無理的要求,并秘密地把名叫博塔占得的人任命為呼岱達,再讓托克托和卓來替換他,并讓清朝政府予以承認。

      愛瑪爾汗要求把喀什噶爾的浩罕商人事務,即清朝認可的呼岱達之事,置于自己直接管理之下。他試圖廢除呼岱達,代之以自己任命的征稅官,以直接向在喀什噶爾的浩罕商人征稅。愛瑪爾汗提出的這一些請求的借口是,和卓家族后裔要攻打喀什噶爾,試圖想滋事,但被他阻止住。他想的是,既然如此有功于清朝,那就完全可以向清朝當局提出種種請求以索取好處。這個企圖雖然沒有實現(xiàn),但這些事實說明,對浩罕統(tǒng)治者來說,和喀什噶爾等回疆各地通商卻是非常必要的。他們對自己可從喀什噶爾貿易中得到的好處是十分可觀的,并且想逐步地控制本國的商人。顯然商稅是浩罕政府的重要財政收入之一。

      著名史學家毛拉·木沙·薩依然(1836年-1917年)的著作《伊米德史》中,也有呼岱達相關的記載。他說道:“張格爾和卓木叛亂后,浩罕統(tǒng)治者派遣使者到北京,請求在七城(指新疆南部)設置一位阿克薩哈爾(呼岱達),負責管理在七城經商的浩罕商人。若有野心的壞人到該地(七城),該阿克薩哈爾嚴查并交給我,我來嚴懲。從此可避免偉大汗(指清朝皇帝)傷心之事的發(fā)生?!盵22]這段記載與清史中的相關史料是一致的。

      浩罕商人在喀什噶爾等回部城市,地位較高,幾乎壟斷了喀什噶爾與帕米爾周圍各地之間的商業(yè)貿易。他們在喀什噶爾設置呼岱達,作為自己的代表。雖然清朝采取了“不準浩罕商人與回子通婚”[23],但這條禁令難以貫徹。他們還是有跟喀什噶爾的維吾爾人通婚的情況,并和本國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逐漸在喀什噶爾形成了一種社會勢力。

      浩罕統(tǒng)治者不能因強硬態(tài)度而破壞通商關系,因為他們害怕對清朝提出過分的要求,導致通商斷絕的危險。因此,盡量回避和清朝發(fā)生正面沖突,表面上努力維持著和平友好關系,依然保持著朝貢之禮,繼續(xù)利用清朝恩惠貿易的制度。但是,浩罕統(tǒng)治者的野心愈來愈大,企圖完全控制帕米爾周邊貿易。

      1832年清朝與浩罕議和,是當時新疆的重大事件,也是鴉片戰(zhàn)爭前夕清朝政府處理外交關系的重要事務。這次議和內容的重要一點就是浩罕要求在喀什噶爾重新設置呼岱達和恢復通商關系。關于這次議和,貝柳(H.W. Bellew)有如下敘述:“1831年,清朝看到浩罕再次入侵邊境的事實,派遣了四名使節(jié)前去浩罕表示愿意和睦相處。浩罕派遣使節(jié)阿里木帕德沙到北京去交涉,締結了如下的四條協(xié)定:(1)浩罕對由回教徒商人帶到‘阿爾特沙爾’(即南疆六城)各城市的商品,有根據伊斯蘭法課稅的權力;(2)作為政治代表而派駐在喀什噶爾的浩罕監(jiān)督官,有在各城市任命征收這些賦稅的代理人‘阿克薩哈爾’的權力;(3)居住在各城市的外國(浩罕以外的國家)回教徒,應該完全置于這些代理人的控制之下。(4)作為以上的代價,浩罕汗應該監(jiān)視、抑制和卓家族,不使他們入侵回部。1833年,該使節(jié)在由北京回來的途中,被任命為浩罕駐在喀什噶爾的監(jiān)督官,并開設了官署。他的職權,根據條約規(guī)定,適用于‘阿爾特沙爾’。這個地區(qū)浩罕的影響最大。”[24]這次議和的內容,美國學者弗萊徹(J. Fletcher)認為:“(1)浩罕有權在喀什噶爾派駐一名政治代表(阿克薩哈爾,即呼岱達),并在烏什、吐魯番、阿克蘇、英吉沙爾、葉爾羌與和田派駐商務代辦(也稱阿克薩哈爾),他們受喀什噶爾代表的管轄;(2)這些阿克薩哈爾應有領事權力,對來到六城地區(qū)的外國人有行使司法和治安權;(3)阿克薩哈爾有權對外國人運入六城地區(qū)的全部貨物征收關稅?!?[美]費正清,劉廣京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劍橋中國晚清史》[M]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369頁。浩罕甚至要求更大的特權:“隸屬于喀什噶爾、葉爾羌、和田、阿克蘇、烏什和吐魯番的商人們的扎卡特稅(zakat,即天稅)、察臺(蒙兀兒草原)的賦稅、伊犁地區(qū)的賦稅、莫臥里亞一直遠至希齊札爾地區(qū)的賦稅……都在穆罕穆德阿里汗的權力控制之下”。這份資料來自于《Ta’rikh-i sihgari》,無名氏手稿,大英博物館東方8156號(完成于1874年)。

      議和的內容涉及到呼岱達及其職權,是重要的資料。對于這次議和,潘志平先生通過研究1832年浩罕伯克給清朝的一份察合臺文寫的稟告文書,提出不同的觀點。他認為,議和地點在喀什噶爾,該使節(jié)到北京的主要使命是朝覲皇帝;浩罕方面所提出的以上四項要求,均得到了滿足。清朝方面從未要求浩罕監(jiān)視、抑制和卓家族*關于1832年,清朝與浩罕議和,魏源、毛拉木薩·薩依然、瓦森、瓦里汗諾夫等,皆有記載及論述。參見潘志平著:《浩罕國與西域政治》[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7-171頁。。議和導致浩罕得到了更多的權力,從而使浩罕呼岱達的職權已超出了清朝當局的容許范圍。浩罕呼岱達代表浩罕統(tǒng)治者,居然在喀什噶爾向第三方征收商稅,國家權利遭到嚴重干涉及破壞。一般說來,清朝推行的政策在效果上是有利于浩罕商人而不利于喀什噶爾等城市的本地商人,因此當?shù)厣倘嗽谀撤N程度上只得依附于浩罕商人。這無疑是有利于浩罕呼岱達及其職權范圍的不斷擴大。

      浩罕汗國時代,伊斯蘭教強盛,并對新疆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浩罕和和卓家族后裔的侵略、掠奪活動是相輔相成的。和卓家族后裔以浩罕為根據地,經常入侵喀什噶爾,而浩罕統(tǒng)治者也常利用和卓家族的后裔。呼岱達的設置,本為負責在喀什噶爾等城市的浩罕商人,然而其逐漸地向政治領域滲透,干涉當?shù)氐恼?。尤其是積極參與了和卓后裔對喀什噶爾的入侵活動。浩罕駐喀什噶爾呼岱達及商人在新疆南部占有的特權和享有的地位對清代新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永貴,蘇爾德.回疆志(卷4)“浩罕條”[Z].

      [2]容安輯.那文毅公奏議(卷77)“嘉慶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奏”[Z].

      [3]潘志平,王熹.清前期喀什噶爾及葉爾羌的對外貿易[J].歷史檔案,1992,(2).

      [4][10][18][19][日]佐口透.18世紀-19世紀新疆社會史研究[M].凌頌純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449,499,458,459.

      [5][美]費正清,劉廣京.劍橋中國晚清史(上卷)[M].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79.

      [6]潘志平.浩罕國與西域政治[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58.

      [7]文慶等.籌辦夷務始末(卷1)“道光三十年三月癸丑,薩迎阿奏”[Z].

      [8]草振鏞等.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卷36)“道光六年十二月辛酉”[Z].

      [9]容安輯.那文毅公奏議(卷19)“嘉慶十四年八月一日奏”[Z].

      [11]容安輯.那文毅公奏議(卷19)“道光九年二月五日奏”[Z].

      [12]和寧撰.回疆通志(卷7)“喀什噶爾·外蕃部落條”[Z].

      [13]清宣宗實錄(卷214)“道光十二年六月丙申”[Z].

      [14][16][17]清宣宗實錄(卷283)“乾隆十六年五月癸未條”[Z].

      [15]溫達等撰.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卷3)[Z].

      [16]清宣宗實錄(卷82)“道光五年五月丁酉,慶祥奏”[Z].

      [17]清宣宗實錄(卷366)“嘉慶二十五年一月乙酉”[Z].

      [20]松筠等.欽定新疆識略(卷3)“事宜.嘉慶十八年”[Z].

      [21]清仁宗實錄(卷366)“嘉慶二十五年一月乙酉,諭”[Z].

      [22]毛拉·木沙·薩依然.伊米德史(維吾爾文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82.

      [23]托津等.欽定回疆則例(卷8)“續(xù)篡條”[Z].

      [24]T.D.茀賽斯.1873年出使葉爾羌的報告[A].喀什噶爾史[C]..H.W.貝柳.加爾各答:1875.185.

      (責任編輯賀衛(wèi)光責任校對戴正)

      On Kokand Hudaida in Kashgar in Qing Dynasty

      Nizhaji Gardier

      (Institute of West Bordering Studie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Kashgar University, kashgar, Xinjiang, 844006)

      [Abstract]After Qing dynasty unified Xinjiang in 1759, the trade relation between Kokand and southern Xinjiang had developed greatly. To manage Kokand merchants in kashgar, Qing Dynasty established Hudaida in kashgar. Both Hudaida and Kokand merchants had played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foreign trade in places like Kashgar. However with the decaying of Qing Dynasty, great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terms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roles of Hudaida, and this left great influence upon Kashgar society.

      [Key words]Kokand; Kashgar; Hudaida; Qing Dynasty

      [作者簡介]尼扎吉·喀迪爾(1982—),男(維吾爾族),新疆喀什人,講師,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新疆地方史和少數(shù)民族史。

      [收稿日期]2015-10-26

      [中圖分類號]K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140(2016)01-0114-05

      猜你喜歡
      清朝
      論清朝的秋審制度
      滿蒙聯(lián)姻政策的特點及其歷史作用探析
      學理論·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6:26:06
      淺析阿拉善定遠營城在清朝期間的發(fā)展
      青春歲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4:05:44
      清前期的商業(yè)政策與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和鞏固
      古代文明(2016年4期)2016-11-14 23:02:50
      清代史料筆記《永憲錄》研究
      從清朝官場制度看腐敗
      求知導刊(2016年2期)2016-03-05 22:42:08
      清朝時期滿語的國際傳播
      試論團練使后市在朝鮮與清貿易交往中的地位
      雪蓮(2015年17期)2015-11-28 20:49:13
      解讀雜寶紋的寓意
      紡織導報(2015年2期)2015-04-07 05:32:44
      清入關前后謁陵禮儀的演變
      黑龍江史志(2014年5期)2014-11-25 22:07:46
      藁城市| 山阴县| 手机| 同江市| 白朗县| 沂南县| 灵丘县| 绥宁县| 永宁县| 鲁山县| 前郭尔| 萝北县| 灵川县| 牟定县| 哈尔滨市| 浦东新区| 华容县| 鲁山县| 祁连县| 乌苏市| 霸州市| 山西省| 新竹市| 迁西县| 龙井市| 浙江省| 邵阳县| 普兰县| 金秀| 威远县| 文登市| 湖口县| 晋中市| 宝应县| 陈巴尔虎旗| 无极县| 互助| 米泉市| 巢湖市| 新和县| 郓城县|